“难以企及”的自由——《逍遥游》教后

2019-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方好亦奇

《逍遥游》课上,我一边梳理课文内容,一边总结询问同学们庄子的写作思路,就这样自觉热情澎湃地讲到文章最后一段,内心早已服倒在庄子的强大逻辑里。

终于到选文最后一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我脱口而问:“在庄子看来什么样的人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话音刚落,讲台边一位思维比较活跃的男生便大声说起来: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嘛……

我向来喜欢思维活跃的学生,总是尽最大可能创设畅所欲言的情景和空间,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及内容。

针对该生的疑惑,我临时提出一个讨论话题:结合本文及我们当下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庄子所论述的自由的认识。

刚才的男生第一个发言——我认为庄子所说的自由逍遥不可能实现,现实中也没有“至人、神人、圣人”,并且详细地论证了自己的认识: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对外界的依赖,庄子自己也要吃饭穿衣,那不就是他说的有所待吗?

这位同学的发言既有观点又有论证,观点体现了批判性思维,论证体现了前段时间所讲的独立证明和归谬法,是一次非常精彩的课堂发言。

反思我当时的回应,处理地十分不妥当。首先,我并没有对该生给予任何言语肯定和鼓励,只是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我急于纠正其观点存在的问题,直陈道:首先,庄子所说的自由,并非是我们物质上的自由,他更强调一种精神层面的心灵的自由。

其次,庄子所说的自由是一个相对概念,比如说鲲鹏与燕雀的对比,宋荣子、列子与至人神人圣人的对比,虽然他们都被庄子否定——有所待,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拥有一定的自由。也即是说,在“自由”的上位概念下,还存在着有差别的下位“自由”。以我们周围的人为例,请大家想想你所认识的人都有着同等程度的自由吗?举个例子,监狱里的囚犯自由吗?国家主席自由吗?你们自由吗?很明显,都不是绝对的自由,并且自由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这又涉及到自由与束缚的辩证关系,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曾写过一首关于自由与束缚之间辩证关系的七律,如下:

题兴善寺盆景

百绕千箍得此身, 如何奄奄一息存。

残根本自林泉立, 弱体堪经刀尺侵。

章草天成犹费力, 高峡水迸最惊心。

由来倍感僧行苦, 方解如来自在因。

小结:

当我们再抱怨自己不自由的时候,不妨想想自由与束缚的辩证关系。虽然,没有绝对的自由存在,但并不等于自由就无法企及。

我们先看看庄子怎么说。庄子认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至人神人圣人”能够无所待,是最高境界的逍遥,是真正的自由。大家认同吗?

第一排中间一位女生发言:我不认同庄子的观点。我觉得庄子是在逃避,人生在世,就是应该在社会中创造价值,而不是为了不追求功名利禄,什么也不干,只为求一己心静心安。比如“曳尾于涂中”的故事,就是庄子逃避社会责任的表现。

我微笑着示意她坐下,肯定其观点的同时,启发大家思考“至人神人圣人”是怎样的人?

有同学给出解释:就是庄子所说“无己无功无名”的人,他们视功名为乌有,心中没有我在,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

我进一步启发道:无功、无名大家都能理解,这里面关键有一个“无己”,什么是无己,是没有自己吗?怎样叫没有自己?

教室一片默然。

我引用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概念跟大家简单做了说明。

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

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简单的说,“无己”就好像没有“本我”,就是克制人性中的各种欲望,摆脱俗世中的各种诱惑。这样,人就自由许多。

我不知道学生是否听懂并接受这个观点,总之课后反思我的解释,自觉很不恰当。

课下我想到佛教中的一个术语“我执”,辅助解释“至人无己”中的“己”也可以。

佛教所言“我执”,简单来说,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欲望、人性的弱点或观念里的偏执。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

当然,释法解道,也有其不足,仅补充罗列一些观点以加深同学们的认识思考。

那么,问题的实质是怎么获取自由呢?具体如何操作呢?

其实,庄子也告诉我们了。

上文我们在比较鲲鹏与学鸠的差异时,忽略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能够遵循并运用宇宙万物的规律,也即“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万物之性。庄子大费周折地以覆水拗堂,载芥抑或载杯为例,引出鲲鹏积风负翼的道理,再进一步论证飞行距离与舂粮数量的关系,即是获取自由的真经。发现自身条件和本性,并顺应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在实践中去运用,便能实现自由。此外,自由程度越高,所需的凭借也越大。故最高境界的逍遥,需要“御六气之辩” ——  驾驭六气的变化。所谓六气者,阴、阳、风、雨、晦、明 。

有同学疑问:庄子不是说“彼且呜呼待哉?”——他还凭借什么呢?庄子不是说无所待才是真的逍遥吗?

这里需要特地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天地之正,六气之变”已有单一的一事一物之本性规律上升到万事万物之本性规律的综合体,我们姑且用一个“道”来总括所有的规律。这时,我们凭借的不再是一事一物,而是万事万物的通而为一。并非不凭借,而是不凭借某一端一点。此时,“天地”“六气”相互贯通,通而为一。同时,人与“天地、六气”浑然一体,自然而然。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里,无边无际的空间里,哪里还需要凭借什么呢?

因此,“彼且呜呼待哉”一句,读者且不可望文生义,此“无所待”非真正“无所待”,我们需要了解庄子说这句话的语境,懂得其用意何在。

那么,再回头看女同学的观点,对庄子的固化印象及对逍遥游理解的片面化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我又补充了鲍鹏山的一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辅助学生对庄子的认识,摘录其中一段如下: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的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鲍鹏山说: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同样,一篇纵横捭阖,汪洋恣肆的《逍遥游》,是一种难以企及的自由。

今天,千年后的我们,试想体味其中的真意,妄图揣测这双冷眼下的内心,虽不自量力,但倘能有所顿悟,并能于人生之路有所裨益,也不枉庄子一片苦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