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92、六卿内乱

2018-08-15  本文已影响51人  枫离秋

公元前497年,赵鞅跟赵午(邯郸午)说:把当年卫国给我们的五百家迁移到晋阳,充实晋阳的人口。

原来卫国由于敌不过赵鞅的进攻,于是进献了五百家的人口给赵鞅,赵鞅也欣然退兵。开始不知道怎么安置,就暂时安置在邯郸。

所以现在赵鞅要求,迁移人口去晋阳。

但是等到赵午回到邯郸,跟邯郸的父老一说。

邯郸人表示不同意,他们说:这五百家是卫国示好的诚意,如果迁徙到他地,就会断绝和卫国的友好。

赵午一听,也有道理。但是赵鞅吩咐了,也不能不从。正在他犹豫之际。

父老们提出一个方案,说:拿这些人去攻打齐国,然后齐国人就会来报复,我们此时再把这批人迁移到晋阳。这样一来,卫国人就不会起疑心。二来,你也可以向赵鞅交差。

赵午一糊涂,就听从这些人的主意。我始终没弄懂为什么会有这种主意。这不是凭空招祸,况且卫国和齐国早就是盟友。

我们要了解一下,邯郸氏和赵氏的关系。

邯郸氏是赵氏的一支,由于赵盾的堂弟赵穿被封在邯郸,所以赵穿这一支,就被称之为邯郸氏。

邯郸氏和赵氏关系很近,当年赵穿为了赵盾还杀死晋灵公。而赵盾也很优容这个堂弟,一直保着他,连弑君都没有杀死赵穿。最后自己还落下弑君的恶名。

到了赵盾死后,赵氏一族势力极大,而赵穿就想要进入晋国内阁,但是没有进入。后来他死后,他的儿子赵旃任邯郸大夫。

一直到了下宫之难,赵氏几乎全灭,当然邯郸氏也受到波及。所以邯郸氏的靠山一倒,这日子是不好过。

虽然后来赵武复兴了赵氏,但是邯郸氏知道光靠赵氏是不行的,于是结交中行氏为靠山。

所以赵旃之子赵胜娶了中行吴的女儿。那么对于赵氏而言当然是不可忍受的,这属于自家亲戚,胳膊肘往外拐。这六家,互相可以说是争斗不休。

所以到了赵鞅这一代,对于邯郸氏也是若即若离。

结果赵午这么一干,果然齐国和卫国结盟,准备攻打晋国的河内地区。

齐国人准备非常详细,他们说,我们现在攻打河内,等消息传到绛都,要几天。等他们商议出一个对策,来攻打我们,至少几个月吧。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攻打河内,结果没想到。

有一次,齐景公和卫灵公一起在宴会上饮宴,这个时候,士兵报告说:晋国大军来了。

齐景公说:来的正好

于是请卫灵公一起驾车,攻打晋军。

等铠甲穿好,登上战车,又来报告说:没有晋国军队。

这就很奇怪了,一个国家的士兵素质这么差?有没有军队来,都看不清楚。很有可能就是齐国人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话说回来,赵鞅听说赵午的举动以后,震怒,召来赵午,就把他囚禁在晋阳。

赵午的随从涉宾希望来见赵午,赵鞅要求他们把佩剑解掉才能见面。

涉宾不同意。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赵午即使犯错,也无非就是违背命令,至于如此戒备吗?

其实,赵鞅就是想要借赵午这件事情,把邯郸彻底控制在自己手里。说明邯郸虽然是本家亲戚,但是始终是赵氏的眼中刺。

而邯郸可能也知道赵氏怎么想的。所以涉宾始终不同意。

于是赵鞅跟邯郸方面说:赵午犯下大错,我私下对他进行惩罚,你们按照自己愿望重新立继承人。

于是把赵午处死。

这个举动也非常反常,这明显是把事情搞大的举动。似乎就是逼邯郸方面造反。

果然,等到赵午被杀的消息传到邯郸,赵午的儿子赵稷和涉宾一起扯旗造反。

于是赵鞅顺理成章派上军司马籍秦包围邯郸。

这个举动,却如同导火线,变成了晋国内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我们上面说过,邯郸氏和中行氏是有姻亲关系的,荀寅是中行吴的儿子,那么赵午就是他的外甥。荀寅听说了赵午被杀以后,一看自己外甥被赵鞅杀了,非常愤怒。

而赵氏和中行氏的关系非常不好。为什么呢?

自从赵武成为晋国执政以后,赵武去世,韩起接任。韩起执政年头非常长。

而中行氏没有得到明显的升迁。所以我们讲中行吴才去伐戎狄,结果大量土地还被韩起夺走了。而赵鞅他的父亲,赵成年纪轻轻却因为赵武的缘故,成为中军佐。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中行氏和赵氏关系不好,实际上和韩氏关系也不好。

所以对于韩赵联盟,常年把持朝政,中行氏立下非常多的军功,却被这些权贵遏制着,当然他们非常不满。而原因也非常奇葩,之所以他迟迟难以晋升,就是因为韩起执政27年,始终不下台。

所以中行吴郁郁而终,中行吴死后,他的儿子中行寅继承其位。

中行寅,当时人评价非常低,孔子就说

子路曰:「由闻晋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矣,其亡何也?」孔子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贤者知其不用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财而仇之。怨仇并存于国,邻敌构兵于郊,中行氏虽欲无亡,岂可得乎?」

这就属于,有野心,没能力,无德行之人。

而中行氏也有其盟友。这就是范氏。

公元前501年,士鞅去世,其子士吉射继承其位,为范氏宗族长。

这个范氏和中行氏、智氏历来是盟友,比如说,公元前554年,中行偃还托孤给士匄。可见其关系匪浅。而且此时,中行寅和士吉射是亲家有姻亲关系。

士匄死后,赵武成为执政,随后就长达几十年的韩赵联盟的执政阶段。那么原来占优的范氏和中行氏就被压制。

所以范氏就处处给韩起弄问题,比如说士鞅收受贿赂,导致鲁昭公不能回国。

士鞅比中行吴运气好在,他的寿命长,他终于熬死了韩起。其次,没想到下一个执政魏舒命短,所以他能登上执政。

而范氏和赵氏当然不对付,所以士鞅非扣留下乐祁,完全无视赵鞅的影响。

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些,其切肤之痛,还是利益。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邯郸地区至少智氏、范氏、中行氏虎视眈眈。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占领邯郸地区,不仅可以增加封地,还可以化零为整。

所以范氏、中行氏对邯郸地区是垂涎三尺。

而范氏和赵氏更是有一个争论点在于,范氏的封地,他非常靠近卫国。所以为什么赵鞅要结交好乐祁,也是为了制约范氏。

而对于卫国,他也非常强横,比如攻打卫国,也是这个原因。

那么韩氏和赵氏关系不错,但是韩氏是不是为了赵氏出头,尚未可知。因为韩氏主要希望向郑国地区发展。

而魏氏对范氏、中行氏关系就不怎么样。比如魏舒执政以后,瓜分祁氏、羊舌氏的土地,就没有封给范氏和中行氏。

因为魏氏本来就是政坛的边缘,而当年他是支持栾氏,但是栾盈被灭,还是因为魏舒倒戈。

所以魏氏是偏向于韩、赵联盟的。

后来,魏舒自己去打猎,结果死了。士鞅执政以后,“去其柏椁”。虽然有理由,但是在死者为大的中国,这件事情怎么说都有点挟私报复。

而智氏关系最为奇怪,智氏和中行氏关系匪浅,因为本来两家都是同祖同宗。但是奇怪的是,在魏舒分地的时候,分给了智氏但是没有分给中行氏,这个区别对待也是很有意思。

现在智氏的宗族长是智跞,智跞和中行氏关系极其深厚。荀跞的父亲是荀盈。

荀盈死的时候,荀跞极其年幼。但是晋平公本来想要废除智氏的卿位。但是被中行吴保全下来,并且在他的保护下,年幼的荀跞才成为下军佐。这个关系可以说有再造之恩。

但是荀氏和智氏关系最后弄得非常僵。主要原因可能是荀跞对于中行氏的保护有了抵触心理。

并且中行吴死后,中行寅为人没有德行,当然两家就有了间隙。

而据《左传》记载,说

大夫梁婴父很受荀跞的宠爱,荀跞甚至想要让他进入晋国内阁。而晋国内阁只有六个席位,一家一个,没有空缺。所以他就去掉一个,让梁婴父进入。

而此时他是晋国的执政

所以,在邯郸这次内乱中,六家就可以分成两派

1、赵鞅、韩不信、魏曼多、智跞的派别。

2、赵稷、范吉射、中行寅

前面说到六卿的相互关系,主要分成两个联盟,

1、赵鞅、韩不信、魏曼多、智跞

2、赵稷、范吉射、中行寅

可以看出,第一个集团实力雄厚,而第二个集团则实力稍逊于前面。我们可以把第一个联盟,称之为韩赵联盟。而第二个联盟称之为邯郸联盟。

这还是仅仅从表明上看待,如果看看其内部的构成,则会更加鲜明。

首先是内部不和,

范吉射成为范氏族长以后,他的弟弟范皋夷不受他宠爱,于是范皋夷心生不满,说:

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

所以范氏内部不和,范皋夷就支持韩赵联盟。

但是前面的六卿关系也只是在理论上的推导,比如说,韩氏会不会帮助赵氏,或者是观望中立这也是没准的事情。

所以话说回来,在赵鞅派出司马籍秦攻打邯郸以后,范氏和中行氏就联盟,围攻赵氏的宫室,赵鞅逃亡到晋阳。

在这件事情之前,赵鞅的家臣董安于已经获悉消息。

所以他就劝告赵鞅先发制人。

赵鞅说:晋国有法令,发动叛乱者死。即使我们后发也可以保全。

董安于说:这又何必呢?不如让我一个人去攻打范氏和中行氏,未来追究起责任,也是我一人所为。

赵鞅始终没有同意。

实际上对于弱势一方,往往采取闪电战的策略。而且也是唯一可行的战略。他的战略目的就是乘着,敌方观望,没有拧成一股绳,突然袭击。打掉他的主力,迅速拆散他的力量排布。

范氏和中行氏深知这一点,如果让赵氏和韩氏和其他力量会合,他们可就没有多少胜算。所以趁着,这些家还在观望的时候,突然袭击赵氏。

而赵鞅也深知这一点,他之所以说后发制人,

因为他在过去已经经营晋阳很久,这是他的根据地。他的战略目的就是死扛着,只要等到其他家加入他的联盟中,就可以打败那二家。

所以这二家攻打赵氏的消息传到其他家中,举国哗然。

其他五家,开始表态了。一共是韩不信、魏曼多、智跞、范皋夷、梁婴父。

这五家表示支持赵鞅。

他们希望驱逐掉中行氏和范氏,让范皋夷取代范吉射,梁婴父取代中行寅。

那么攻打范氏和中行氏要有理由。理由是什么呢?

于是智跞就来找晋定公说:晋国有法令,作乱者死。现在范氏、中行氏、赵氏作乱,却只驱逐赵鞅,这未免不公平。请国君驱逐范氏、中行氏。

当然智跞来找晋定公,只是找寻名义上的合法性,晋定公早已是傀儡。

于是同年十一月,韩氏、魏氏、智氏带着晋定公起兵讨伐荀寅和范吉射。

结果万万没想到,打了半天,没有战胜范氏、中行氏,还被这二家打败。

范氏和中行氏决定反击,攻打这三家。

这样一来,这两家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那三家是带着君主来的,你去攻打三家,相当于要造反夺权。

而齐国叛臣高强此时投奔这二家,就跟他们说:久病成良医,现在那三家其实同床异梦,你去挑拨他们的关系,也不能办到。何必攻打国君?我就是因为攻打国君,你看我的下场如何。攻打国君,就算让你打赢了,你怎么收场?

这二家不听,攻打晋定公。这样一来,底层贵族和国内民众集体反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政治一个极其微妙的设定

1、中小贵族和民众支持国君,是受到西周礼乐制度的影响,实际上礼乐制度早就名存实亡,但是对于底层人非常有吸引力。所以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力,实际上并不涉及高层,而只是维护乡土宗族的完整性。对于国君来说,只是作作秀,来维护帝国的统治。

2、国君和底层人实际上是有利益冲突的,但是底层人绝对不敢反对国君,而是反对国君底下的官僚系统。但是他们不知道,官僚系统只是国君统治的工具。这就是法家和儒家思想的愚民思想的应用,其中法家是体,而儒家是用。

3、国君和官僚系统是互相排斥,又互相统一。因为国君实际上不怕底层人,在中国夺权大多不是民众,而是官僚系统的反叛。所以国君处处要提防手底下的人,但是又不得不利用他们,否则国家机器无法启动。这就是法家思想在高层的运用。

所以中国古代帝王,必须一手握住儒家思想,这样就能控制民众。一手握住法家思想,这样就能控制官僚系统。

而由于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最终使得整个官僚系统出现逆淘汰现象,最终导致王朝覆灭。

这样一来民众支持国君,战略上的被动局面开始变化,形成了战略的相持阶段。

范氏、中行氏败退到朝歌。韩氏、魏氏向赵氏求情。之所以要保全赵氏,原因在于,如果晋国灭掉中行氏、范氏、赵氏,那么韩氏、魏氏联合起来都未必能够对付智氏。所以此时必须通过权力制衡,来保全赵氏。

赵鞅进入绛都,在公宫中盟誓。这样,赵氏的不利局面开始改善,向有利于赵氏转变。

智氏不愿意赵氏做大。

智氏宠信的梁婴父对智跞说:不杀掉董安于,赵氏必然做大,不如借口此事,把矛头指向董安于,而向赵氏问罪。

所以智氏就问罪于赵氏,对他说:范氏、中行氏作乱,这是董安于挑起的,既然如此,就要服从法令,处死。

赵鞅对此很犹豫,赵鞅除了犹豫谋士被杀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联盟内部混乱,则范氏、中行氏随时可以卷土重来。

董安于此时提出,说:如果死我一人,可保赵氏周全,我愿意赴死。

于是当夜自缢,赵鞅看到以后,非常伤心。

随后把他的实体暴尸于众,主要就是让智氏看到。

对智氏说:罪人已经伏法,于是向你答复。

智氏看到董安于死了,也愿意和赵氏结盟。于是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的联盟正式达成。

此时赵氏就要清楚范氏、中行氏的势力。而其势力有两个,一个就是二家败退的朝歌,一个就是邯郸地区。

公元前496年,晋国发动战争,包围朝歌。

范氏和中行氏,联合析成鲋,小王桃甲,率领狄人的军队企图攻打绛都,没有打赢而撤军。析成鲋进入成周,而小王桃甲进入朝歌。

此时,晋国的内乱开始引起了齐国的注意。

齐景公一看,这必须浑水摸鱼一番。

于是公元前496年,齐国和鲁国、卫国会见,表示要支持范氏、中行氏。

很快又和宋国会盟,希望帮助范氏、中行氏。

这样一来,齐国、鲁国、宋国、卫国四个国家开始干涉晋国内乱。此外虽然没有会见郑国,但是郑国早已叛晋,所以也是这个联盟的一部分。

同年,郑国在齐国的授意下,帮助范氏、中行氏,去攻打晋国。

晋国攻打范氏、中行氏的军队,胜利,并且俘虏了籍秦,高强。又打败郑国和范氏的军队。

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获籍秦,高强又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

这样一来,由于晋国内乱,晋国对于国际事务的控制力大大下降,进一步地巩固了反晋联盟。

主要有这么几类势力

1、以齐国为主导的中原国家,主要就是齐国、宋国、鲁国、郑国和卫国

2、盘踞在晋国周边的戎狄势力

晋国包围朝歌,一直持续了两年,在公元前494年,

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

同年,

齐侯,卫侯,会于乾侯,救范氏也,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

而这个鲜虞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戎狄势力的代表。

在战事僵持的时候,

冬,十一月,晋赵鞅伐朝歌。

双方互相增兵。也就是说,原来范氏、中行氏势力不如那几家联合,但是由于国际力量干预,反对晋国力量突然增大,这是赵氏没有想象到。

并且齐国非常支持范氏、中行氏,不停地给他们运粮草。

齐人输范氏粟

于是战略进入了相持阶段。

上面我们讲了,由于国际势力的干涉,使得这次范氏、中行氏的内乱更为复杂。

而此时,国际上发生了几件大事,大大改变了形势。

其一、鲁定公逝世、鲁哀公即位。这件事情后叙,而在这里不展开。

其二、卫国发生了内乱。卫灵公有个夫人叫做南子,所谓子见南子。就是讲孔子和南子的事情,引起了儒家历史上的不小的公案。

而南子为人漂亮而且风骚,但是卫灵公对她却不是很宠爱,反而喜好一些男宠。

南子当然对此不满,而南子原是宋国公主。她在宋国的时候就和宋国的公子朝私通已久。

而嫁到了卫国,自然想念公子朝的点点柔情。

卫灵公知道以后,当然是选择原谅她。不仅原谅她,还专门从宋国请来公子朝和南子私通。

公元前496年,卫灵公为了夫人南子,和宋国会见。主要就是召见公子朝。

卫灵公的太子蒯聩当时把孟地献给齐国。

回国途经宋国的时候,听到人唱歌说: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

意思是,已经满足了你求子的母猪(南子),为什么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公子朝)?

蒯聩听了,感到极为羞耻。于是决定杀死南子。

当然光是南子风骚,这也不至于杀死她,主要是她还意图干涉朝政。

因此,早就有大臣对此不满。

去年,有一个大夫公叔戌想要除掉南子,南子向卫灵公告状。

公叔戌又将去夫人之党,夫人诉之曰,戌将为乱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戌来奔,卫赵阳出奔宋。

最后阴谋败露,公叔戌逃奔鲁国。

所以南子对这种事情有很深的提防。那么太子怎么办呢?

太子于是找到了一个武士,叫做戏阳速。

对他说:记住,你跟我去朝见南子,我要是一回头,你就杀死她。

于是两人朝见南子,太子和南子叙事。

太子突然回头,突然回头。结果戏阳速没有动手。

太子又多次回头,戏阳速都没有动手。

南子就看出了端倪,就知道太子有鬼。

于是嚎哭离开,跑到卫灵公那里,哭诉太子要杀死自己。

卫灵公于是下来驱逐太子和他的党羽。

太子逃奔宋国。

太子失败以后,越想越气,就跟别人说:都是戏阳速,否则不可能出现这个局面。

戏阳速听了也反驳说:都是太子的过错。我要是杀死南子,他就会把我当成替死鬼,如果我不答应,他还是要杀死我。既然都是死,我凭什么要杀死南子?

太子随后从宋国逃奔到晋国赵鞅门下。

公元前493年,卫灵公去世。

在去世之前,他遗命公子郢为国君。

公子郢说:

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图之

没等继承人问题解决,卫灵公去世。

南子也力主立公子郢,但是公子郢又推辞说:太子的儿子公孙辄还在,应该立他。

于是就立了公孙辄,

于是卫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

而晋国的赵鞅就看到了希望,他想立太子为君。

于是赵鞅亲自护送太子想要去卫国。

结果在夜间迷了路。

阳虎此时投奔赵鞅,他推算说:军队如果向右渡过黄河,然后再向南走,就应该是卫国。

于是到了卫国的戚地。

戚地人捏不准卫国的权力交接,毕竟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赵鞅于是让太子免冠束发。找了八个人穿着孝服,大哭不止。

就对戚地人说,这是国内人来迎接太子,还不开门?

而《史记》记载

卫人闻之,发兵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

卫国人听说太子在赵鞅的护送下回来,于是攻打太子,赵鞅于是占领戚地自保。

反正,赵鞅的军队就在戚地固守下来。

在这一年八月,齐国人向范氏运送粮食,齐国让郑国的子姚(罕达),子般(驷弘)运送。

范吉射亲自迎接,刚好进攻戚地。

两军相遇于戚地(现在的河南濮阳地区)。

此时赵鞅所属军队,并不是很多战车。因为本来只是护送太子回去,能带多少人?

阳虎于是分析说:我们车子少,不如把中军战车的旗帜插在车子上,主动和子姚,子般攻打。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以为我们是主力部队,这样就可以打败他们了。

实际上就是疑兵之计。

于是为了打赢此战,就要依靠士兵的士气。于是赵鞅发布了战前动员书。他是这么说的:

范氏、中行氏无道,违背天命,斩杀百姓,意图独揽大权灭亡国君。我们国君本来依仗郑国,但是现在郑国竟然帮助乱臣贼子,各位应该顺从天命,服从君令,推行仁德,消除耻辱,皆在此战。战胜敌人,庶人现在是工商,可做官。奴隶可获得自由。上大夫可得到县。下大夫可以得到郡。士可以得到土地十万亩。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奖励是很有历史意义。主要有

1、工商业者做官。对于工商业者是没有参军的义务和权力,因为军队也要是贵族。做官更是痴心妄想,中国古代工商业地位非常低。但是现在只要胜利,就可以打破这个阶级壁垒。

2、奴隶可以恢复自由。奴隶本来是主人的私有财产,现在只要能够打赢战争就可以免除奴隶身份。

那么这会带来什么?

最大的影响就是战争规模扩大。为什么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比春秋时期大上好几倍,就是他从贵族间的战争,下移到全民族的战争。人数迅速扩大,所以最后战死的人变得非常多。

在战争一开始,赵鞅让太子坐在自己的旁边。但是两军差距实在太大,主要就是人数差距。远远望去,郑国人山人海。太子害怕,从车上跌下来。

为赵鞅驾车的邮无恤伸手抓住太子,很不屑地说:和一个胆小的女人一样。

赵鞅看到这一幕,也是又好笑又好气。

赵鞅于是对全军说:先大夫毕万(魏氏先祖)是个普通人,但是七次战争都俘虏敌人,诸君努力,未必死于敌手。

赵鞅的侄子赵罗第一次参加战争,身体发抖,险些从车上掉下去,于是驾车的繁羽和宋勇就把他绑在车上。

旁边人看到就很奇怪,就问他们,他们说:哦,他疟疾犯了,战不起来了。

实际上这场战不能算很大规模的战争,因为双方都没有想到,双方都是仓促应战。但是赵鞅这方军队差距太大。

而此时太子更有意思,他向祖先祷告,关键他的祷词太有意思。

他说:列祖列宗在上,郑胜(郑声公)作乱,晋午(晋定公)处于危难,不能平定,于是派赵鞅来讨伐。我不敢贪图安乐,于是上了战车。希望祖先保佑,我不至于伤筋动骨,不至于伤害我的面容,完成大事。不敢给祖先带了羞辱,生死就不请求了,佩玉也不敢爱惜。

战争一开始,郑国人仗着人多,就开始全面压制晋军。

赵鞅扑倒在车上,郑国人用戈击中他的肩膀,把车上的旗帜抢走了。此时原来胆小的太子,如今竟生出了莫名的勇力,拿起戈冲入敌阵,救下了赵鞅。

郑国一下子被打懵了,于是败退,随便俘虏了赵罗。可能他被绑着,逃都没法逃。

那么郑国人原来是运送粮食的,结果被赵鞅一下子抢夺过来。

对于范氏而言,成周部分也有支持的势力,当初成周送给范氏土地。之所以成周在这次内乱没有反响,主要就是势力太弱,只有挨打的份。但是成周还是给了范氏经济上的资源。

而公孙尨原是范氏的臣子。专门帮助范氏收税的。

有一次他被赵氏抓住,献给赵鞅。

赵鞅没有杀他。

于是此次战斗中,公孙尨感念赵鞅,于是率领部下五百人进攻郑军。

抢回了被郑国夺走的军旗。

此时赵氏意图趁势进攻,于是派前锋部队攻打郑军。但是郑军收拾残部,压制了晋国的进攻。

前锋损失惨重。让赵鞅发出感叹说:小国也不敢轻视啊。

战后论功的时候,

赵鞅很得意地说:我被敌人击中,吐血不止,但是还舍命击鼓,理应有功劳吧。

太子说:我在车上救了你,带兵追击敌人,在车右中功劳最大。

邮无恤说:我为你驾车,马的肚带都断了,我还能控制马匹,我在车夫中功劳最大。

三人大笑起来。

这次铁丘之战,打赢了郑国,最主要就是夺了粮草。而范氏没有粮草,当然就没能支持下去。

赵鞅不由得地说:好啊,好啊,可以了。

他的手下傅傁说:

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艾也

意思说,虽然把郑国打败了,即使灭了范氏、中行氏,但是还有智氏。

这一番话把赵鞅惊醒了。因此这就给智氏灭亡,打下伏笔。

铁之战,是晋国内乱的转折点。在铁之战之前,赵鞅并没有握有充足把握,可以打赢这场战。但是在铁之战之后,形势就转换为对赵鞅有利一面。

在铁之战前,为什么赵鞅不能没有充足实力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赵鞅所在的韩赵联盟,内部不和。

主要就是当时作为执政的智氏和赵氏极端不合,而其余家又完全处于观望的态势。相反范氏、中行氏,有以齐国的反晋联盟支持,戎狄集团支持,成周集团提供经济支援。所以当范氏和中行氏败退到朝歌,因为齐国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竟然一直坚守。

2、赵氏联盟自身不稳定。据《孔子世家》记载,

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卫,入主蘧伯玉家。

当时佛肸做中牟宰。赵鞅攻打范氏、中行氏,攻打中牟。

于是佛肸听说赵鞅喜爱贤能之人,所以就叛变了。

佛肸在叛变前,还希望孔子一起去赵鞅那里。孔子接受了邀请,也希望去赵鞅那里实现抱负。

子路就问孔子说:中牟叛变国家,本来是不善的事情。君子不应该和他来往,你怎么能和他一起前往去赵氏呢?

孔子说:但是我总要有个地方实现政治抱负吧。况且,洁白的东西,出淤泥而不然。坚硬的东西,怎么磨都不会变薄。

说完这番话,他就要启程去赵鞅那里。结果听到赵鞅杀死窦鸣犊、舜华。

于是孔子就放弃了计划。

子贡就觉得奇怪,说:您不是说要找个地方实现抱负的吗?怎么现在又不去了。

孔子说:窦鸣犊、舜华这二人是贤能之人,当初赵鞅未发迹的时候,全靠他们才得以从政。但是现在赵鞅却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因此君子见到不义的行为,就应该避开。

实际上孔子应该知道,赵鞅是个很务实的人。阳虎在其他国家,他人见到都避之不急。但是赵鞅却不在乎,因为阳虎能为他成就事业。相反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政治抱负根本在赵鞅那里实现不了。

而且中牟地区是一个战略要地,

我们可以看到中牟刚好连接朝歌和邯郸,控制了中牟,邯郸的护卫就不存在了。

总之吧,对于铁之战之前,赵鞅做了很多努力,希望扭转战争形势。主要有这么几点,

其一、通过盟誓来凝聚内部人心。主要证据就是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是1965年-1966年出土的玉片。这些文物主人到底是谁?其实并没有定论。一般认定为赵鞅在晋国内乱时期和赵氏人盟誓的证据。

其二、公元前494年,赵鞅抛弃朝歌,而去攻打势力薄弱的邯郸地区。齐景公害怕邯郸失守,于是

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

在铁之战以后,由于齐国的粮草全部被赵鞅夺走了,导致范氏持久战的梦想破灭了。

而范氏这边,由于粮草短缺,只能趋向于防御保守政策。而赵氏也采取了新战略,就是切断你的资源供给,困死你。

比如说,成周的刘文公和范氏历代结为姻亲。因此成周势力亲近范氏。

在朝歌危难之际,开始向范氏运送粮草。

赵鞅率兵攻打,刘文公于是杀死他的大夫苌弘,向赵鞅谢罪。在《庄子》中记载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苌弘是个贤能之人,因为蒙冤而死,民众把他的血用容器盛起来,三年以后,他的血就成为了碧玉。

说明苌弘含冤而死。

同时,公元前493年,荀跞去世。赵鞅成为中军将,成为晋国执政。这样一来,赵鞅的权力大大提升,能够调动的资源也变得丰富了。

公元前492年,这已经是内战的第六年了

三年,春,齐卫围戚,求援于中山。

原因在于,由于范氏和外界的所有通信都被赵氏切断。比如说,粮草被夺取了,成周降服了。

于是齐景公为了打开一个缺口,和卫国一起围住戚地,并且求援于中山。为什么呢?

也就是两面攻打戚地。而戚地现在被卫国太子蒯聩战略。

而对于赵鞅而言,他根本就没有理齐国这次行动。因为现在朝歌已经弹尽粮绝,只要攻打朝歌,大局底定。

于是公元前492年,赵鞅猛攻朝歌地区。赵鞅军队驻守朝歌的南面。

此时城内已经弹尽粮绝,荀寅于是准备突围出去。

此时北门不是赵鞅的主力,于是派部下从北门进来。在这个混乱之际,范吉射和中行寅突围出去。荀寅逃奔邯郸。

朝歌就这样陷落了,而朝歌的陷落,几乎标志着内乱基本就大局已定。

而此时,赵鞅处死了士皋夷。

十一月,赵鞅杀士皋夷,恶范氏也。

当然赵鞅这只老狐狸,怎么可能只是厌恶一个人杀死他。再说了,赵鞅厌恶范氏也不是一天两天。原因很简单,士皋夷自己与虎谋皮。

他想要成为范氏宗族长,赵鞅凭什么让你成为宗族长。赵鞅实际上就是要把范氏的势力驱逐出去。

说回来,虽然内乱基本平定,但是国际势力并没有放弃。

公元前491年,也就是攻打朝歌以后的第二年,

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甯跪,救范氏,庚午,围五鹿

齐国和卫国再次率师攻打五鹿,意图救援范氏。

齐国和卫国的意图还是为了牵制赵氏的兵力。但是实际上这个时候,根本达不到目的。因为只要攻下邯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于是赵鞅率师攻打邯郸,在猛攻之下,邯郸投降。

冬,十一月,邯郸降,荀寅奔鲜虞,赵稷奔临

随后齐卫两国联军,发现赵鞅压根就不离他,急忙北上救援邯郸。但是没有阻止邯郸陷落。

于是只能跑到临邑,迎接赵稷。

并且拆掉临邑的城墙,以防晋军驻守。

同时齐国大夫国夏,攻打晋国,占领了

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

这种战略,使得晋国四处开花,打乱了赵鞅的部署。

于是齐国趁机会见鲜虞(中山国),然后把荀寅安置在柏人。

赵鞅面对这种情况,还是老一套,猛攻柏人。

在猛攻之下,柏人陷落,范吉射和荀寅逃奔到齐国。

自此,晋国内乱由此结束。晋国六卿也就成为了韩、赵、魏、智四家。

那么范氏、中行氏为什么败了?主要有这么几点

1、人才

未来要说的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豫让。豫让本来想要投奔范氏、中行氏,结果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豫让投奔这二家,这二家没有看得起豫让。于是豫让就以一般人来对待他们。

所以在战争中,大量的人投奔赵鞅。

2、妥协

政治领域,一个最重要的智慧,就是忍让和妥协。比如《易经》说

谦:亨,君子有终。

《易经》的谦卦,并不是我们理解的虚心。他是指政治博弈中,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思想。

对应乾卦中的,

初九:潜龙,勿用。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这三部分。

在老子认为,谦虚就如同空虚的山谷,好像无为不争,但是却能容纳一切。

因此,赵氏在弱小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用强,而是示弱,团结其他三家。包括并不反对士皋夷的主张。到了大局平定,就果断地把他干掉。

相反范氏、中行氏不听高强的话,导致只能败退到朝歌。

3、仓促行事,没有计划

我们看战争的规划,我们能看到赵鞅在四处谋取打破防线。但是似乎范氏、中行氏处处都是被赵氏牵着走。除了起兵的时候,是占有主动权以外。而败退到朝歌,由于他能调动的资源其实很有限。虽然初期处于优势,但是由于并没有主动把握战争的主动权,最后几乎被逼死在朝歌。

在六卿内乱结束后,赵鞅开始收拾残局

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

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

而齐景公在战争结束后(公元前490年),也溘然辞世。齐景公的去世,使得齐国朝政发生巨变,齐国的陈氏家族也加紧了夺权行动。

而齐景公在这次内乱中,他为什么要救助范氏和中行氏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作为盟主,他必须要做出表现

2、通过战争,尽可能地削弱晋国。但是问题是,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这买卖也不值啊。

当然不是,齐景公为了尽可能减少成本,所以在初期,不派兵,只是通过运送粮草。在后期,也不正面救援朝歌和邯郸,而是在外围打乱赵氏的阵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