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赏析岁月拾遗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

【传习录读书札记245】德性才是治学的根本

2022-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朱子晚年定论》 33

临川吴氏曰:“天之所以生人,人之所以为人,以此德性也。然自圣传不嗣,士学靡宗,汉唐千余年间,董、韩二子依稀数语近之,而原本竟昧昧也。逮夫周、程、张、邵兴,始能上通孟氏而为一。程氏四传而至朱,文义之精密,又孟氏以来所未有者。其学徒往往滞于此而溺其心。夫既以世儒记诵词章为俗学矣,而其为学亦未离乎言语文字之末,此则嘉定以后朱门末学之敝,而未有能救之者也。

以下是吴澄的一篇文章:

天地创造人类,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都在于“德性”。

《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朱熹认为,德性,天理在我心的体现。所谓尊德性,即存心,就是存养扩充我心而与天理一样广大无边,无所不包。所谓道问学,即致知,就是致知而穷尽万物之理。

我心不被任何私意蒙蔽,不被任何私欲拖累,反复推敲已知的学问,切实践行已会的能力,这就是存心,即尊德性。

析理力求精确,处事避免太过不及,理义日日新,不断将未知变成已知,每天谨守礼法,过去没做到的努力做到,这就是致知,即道问学。

不能存心就无法致知,要做到存心又必须致知。朱熹认为基础是致知,“道问学”是为了“尊德性”。哪有凭空能尊德性的,而不去道问学的?哪有凭空去道问学,而与德行不相关的?

但是圣人之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承,士大夫治学迷失了本原,自汉到唐千余年间,除了董仲舒、韩愈二人有寥寥数语接近于圣人之道外,圣学的本原变得暧昧不明了。直到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的出现,其学问开始能与孟子的学说贯通,而与圣学一致。二程理学四传到朱子,朱子阐述圣学,文义精密,自孟子之后,还没有人做到过。

但是,朱子的门人往往拘泥于朱子的文字,而埋没了本心。既然如此,世儒只知记诵先圣的辞章,把圣学蜕变为俗学,其治学当然也就难脱在语言文字的细枝末节上纠缠的情况。宋宁宗嘉定年间以后,朱子一门都有这样的毛病,而没有人出来纠正。

前文我们说到,陆澄公开以朱熹的继承人自居,可见他并非要否定朱子,而是对朱子门徒舍本逐末的治学方法不满,而他就是出来拯救朱熹理学的那个人。

显然,陆澄的这种观点与王阳明对朱熹理学的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宋朝理学经元朝而至明,许衡和陆澄被认为是元朝发扬传播朱熹理学的正宗,王阳明在此引用陆澄的观点,无疑是《朱子晚年定论》的强有力注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