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11)——转换角色,共迎春光
人生如戏,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在不同的环境下扮演着各不相同的角色。
比如我,在家里是妻子,是妈妈。到了父母家,是女儿,还是妹妹。在我自己建立的学习群里,是群主, 带着大家读书,还是一个读书人,群里的所有成员都是跟随我参加过学习的,所以同时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等,这所有的不同的角色都要及时的转换。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哪个地方就得遵守哪个地方的规则。在自己家里就不能做妹妹,不能做女儿,在父母家就不能做妈妈。角色、行为要符合当下的环境。
没有规则,无以成方圆。我想,当别人在我的地盘上不遵守规则时,比如建立学习群之初,邀请进群的每一个人我都进行了一对一沟通,说明了群的主要功能。建群以后,我也跟大家说,不建议发链接,无论是什么样的链接都不建议发。但是建议并且热烈欢迎发自己的原创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创。所以,当有人发一些游戏小程序,发广告的时候,我就很不开心,我觉得这是对我很大的不尊重。如果跟我沟通过再发,我觉得是可以理解,但一般还是不建议发。如果是在私下里,对方向我介绍这些内容我是不反对的。还是因为行为要符合当下的角色身份。
这就是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则,同时在不同的场合,每个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所有的行为都是与角色相匹配的。如果行为、角色与环境不相匹配,就会被别人所不容、不理解。
所以,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既要根据环境,还有根据对方的角色,当然我们还要知道转换角色的目的是什么?
是什么?

转换角色是为了搞好关系,为了高效率生活。
现在,还有部分家长暂时不能正常上班,孩子们也几乎都呆在家里。那么在这样一个超长的假期里,我们家长除了要做好爸爸妈妈的角色,有没有因为焦虑担心,自动把自己转换成孩子的老师呢?有没有把孩子自动转换为学生呢?
结果,本来刚刚还好好的,结果一会儿就鸡飞狗跳了。为啥?大多都是为了学习。也大多因为学习,部分父母和孩子都快成仇人了。也看到朋友圈里有些小朋友发信息,表示在家里很烦,因为父母不让玩游戏不让看手机,而他们自己却抱着手机不放。
所以,昨天我们分享了要合理恰当满足对方的需求,不能一味打压。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是正常的,但不能过度,不能因此而失去了父母这个角色,要多关心孩子的情绪,感受,想法等。
真正把孩子当孩子看,不容易。
今天我们分享一个处理缓解情绪的小技巧。现在还处于隔离状态的我们,一定会有各种情绪。情绪是能量,需要出口。大人的情绪需要出口,孩子的情绪也需要,大人和孩子的情绪都有了出口,才能心平气和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才能有效沟通。
这个小技巧任何人都可以做,不分男女老幼——“蝴蝶拥抱”。
做的时候可以采取坐姿,也可以是站姿,愿意躺着也是可以的。总之,感觉怎么舒服怎么来。
第一步: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中指尖放在对侧锁骨下方,指向锁骨的方向,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半合上眼。
第二步:将手想象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缓慢地、有节奏地交替摆动你的手,比如先左手,后右手。
第三步:缓慢地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绪和身体的感受。在这一刻,你在想什么?你脑海中有什么样的景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样的气味?
第四步:观察你的想法、感受,不去评判它们。把这些想法、感受看作天上飘过的云彩。一朵云彩来了,又去,我们只需静静地目送,不去评价它的好坏。
现在感觉怎么样?
可以重复做6-8次“蝴蝶扇翅”。当感觉到身心平静下来后,就可以放下手了。
注意:可以在开始之前,先做3次深呼吸,结束时也做3次深呼吸。类似于一个小小的仪式。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让我们的生活庄重起来。
有事没事,来几次蝴蝶扇翅,家长孩子一起扇翅,一起体验轻松愉悦,各位各位,让我们一起期待轻松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