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允许孩子哭居然是培养孩子情商的第一步

2020-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柠檬遇上姜

有多少父母,面对孩子哭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赶紧想办法让孩子停止哭泣,因为听着太烦了。

只要孩子一哭,大人哄孩子都是往“不要哭了”的方向去努力,结果孩子往往越哄越哭。很大的原因在于:

1.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认同和接纳。当父母觉得孩子哭就不是一件好事的时候,往往就很难接受孩子哭闹的这一事实。

于是,每当孩子一哭,大人想的就是赶紧把孩子的哭声止住,连安慰孩子的话都围绕着“不哭了”的核心进行。

而从孩子本身而言,自己的哭声父母就没有接纳过,情绪也从来不被理解,本来心里已经够难受了,还多了一层不被理解和接纳的委屈,孩子能不伤心吗?

2.孩子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哭了,肯定事出有因,说明心中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只能用哭声来表达。

就像孩子小时候肚子饿了或尿湿了都会用哭声来表达需求,如果大人第一时间读懂了孩子的哭声,及时满足了孩子的需求,给孩子吃饱或换掉尿裤,孩子马上就会停止哭声。

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为何而哭,在孩子需要吃东西或换尿片的时候依然无动于衷,还反过来嫌弃孩子哭得吵,甚至还斥责孩子,你说孩子的哭声能停吗?

需求都还没被看见,问题都还没解决,孩子的期待还没被满足,他当然还会接着闹,甚至越哭越凶,最终孩子崩溃大人也崩溃。

3.孩子哭了父母不耐烦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孩子一哭,父母就受不了,因为父母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允许哭,因为哭不是什么好事情。

面对我们受不了的事情,多多少少我们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你的不耐烦,会体现在你的所有言行举止上,孩子再小都能敏感地觉察到。

他会本能地觉得父母不爱他,嫌弃他,于是会更加伤心。本来事情没能得到解决就算了,父母还那么讨厌自己,徒增伤心,孩子也就哭得更加厉害了。

记得我闺女每次哭的时候,爸爸一凶她“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孩子一般都会越哭越凶,越哭越伤心,接下来会很难哄。

大人说这话传递出来的信息就能让人感受到了满满的嫌弃滋味,是一种不肯接纳孩子现状的方式,言语里充满不耐烦,是讨厌的一种表达方式,这哪里有爱呢?

爱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一种重要前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内心也就没有了安全感,哭闹自然会更加严重。

既然孩子哭闹指责或抱怨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我们该如何是好?

1.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本身并没有错。任何一种情绪都是一个人内心的相应呈现,或伤心或痛苦,或开心或幸福,情绪本身都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份情绪。

孩子在我们面前表达真实的情绪我们就不能接受,难道要孩子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吗?

还真的有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只要孩子一哭就凶,时间长了孩子真的不敢轻易哭了,因为不被允许,慢慢真的学会了隐藏真实的自己,而在父母面前只表现出自己好的那一面。

殊不知,这样习惯了压抑自己的孩子,会过得特别辛苦,内心也会充满痛苦,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都健健康康的,那当孩子在哭的时候,务必学会接纳他的情绪,哪怕是特别糟糕的情绪。

只有大人肯接受孩子的情绪,孩子心里的难过才不会升级,情绪慢慢也会平稳下来。

2.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既然孩子哭了是因为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想要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得从本质上去解决问题。

我们必须读懂孩子的情绪背后的需求,然后尽量去满足他的合理需求,比如饿了就喂,尿湿了就换尿片,孩子很容易就不会再闹了的。

当然,有时候孩子的需求并不现实,也不合理,大人不必事事满足,当你发现孩子的需求不合理的时候,大人就要守住原则,不能随意去满足孩子,但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满足的原因。

即使孩子接着哭闹也没有关系,允许孩子哭一会,哭出来了总比憋着舒服。

允许孩子哭,孩子心里的情绪就不会积压,因为哭是缓解情绪最有效的一种办法之一,哭出来了情绪也就缓解了。

3.共情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多哭一会。关于共情,意思是要求我们去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在他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替孩子把感受说出来。

当我们说出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就知道父母理解了自己,接纳了自己,内心多少会得到了安慰,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共情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爱被理解。孩子长大后,也学会去理解和照顾别人的感受,懂得安慰他人,知道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

这恰好体现出了一个人情商高的表现。允许孩子哭,是愿意接纳孩子的情绪的第一步;满足孩子的需求,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共情孩子的情绪,是提升孩子情商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