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课程回顾
延宕了这么久,终于又在键盘上敲下了第一个字,在一日复一日的拖延之中,我感受着自己的涣散,也感受着随之而来的舒适和不安。涣散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是一切无法改变的失望和绝望,还是对自我的全盘否定?挣脱又陷落的起起伏伏之间,什么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在时光无情的碾压过后,关系,竟然成了生命最无力挣脱的魔咒!
在我每一次试图去回忆课堂内容的时候,在我无数次动用理智试图去分析自己的时候,心灵因为疼痛而无法自由的呼吸。每一句话都像是对自己无情的嘲弄和控诉,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虚弱和无力,我甚至觉得,就算是我弄懂了字里行间的意义又怎样呢?所有的过错都已铸成,所有的机会都已失去,所有的努力都已来不及!而所有的拖延其实都是一种下意识的逃避,害怕把自己看得太清楚,害怕那个真实的自己让人无法直视,敲打这些散发理性然而却是冰冷的词句,对我,实在是一件残忍的事!
有人跟我说:“糊里糊涂也是有痛苦的,一旦爆发更是不可收拾!”那么,让我再一次,用音乐的力量鼓舞着自己,去回望那来时的路径。
【儿童的顺从与虚假自体的发展链】
l虚假自体,不安全的环境或者愿望被反复的忽视将导致幼儿出现顺从的反应,即用顺从去满足养育者,这就是虚假自体的发展。
l这种顺从导致儿童与自己自发的,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核心保持一种隔离的状态。
在我强烈的渴望能够了解自己孩子的时候,发现我们已经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了,这不仅仅是年龄的跨度造成的,我看到了一扇门,这扇门紧紧的关闭着,只是偶尔露出一条缝,我试图通过那条缝进入他的世界,却发现那只不过是一种幻象,顽固的堡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造的呢?愚笨如我,单纯的以为,只要我付出关怀与呵护,孩子就是安全的、幸福的,我不知道,当我无法遏制歇斯底里的让自己愤怒的火焰无限蔓延的时候,我已经让孩子站在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悬崖上,他只有紧紧的抓住那一根救命稻草才能生存下去,选择顺从,也许是一个柔弱的人最本能的反应,他甚至来不及思考来不及选择!而当身边所有的口口声声说爱他的人,自以为是的发出无数条指令的时候,当他无辜的成为了沟通不良的大人们用以向对方发泄的载体时,啊,谁能看到他的无助他的孤独他的惶惑!孩子的选择困难,没有主见,容易受他人影响的性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无知和愚蠢可以造就什么又可以毁灭什么!
【黑暗恐惧的真正根源是不在场与缺失状态】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论述了儿童的焦虑起源:
“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因为这里太黑!”
“那有什么用,你又看不见我。”
“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光!”
孩子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所爱的人不在场,只要他有证据表明那个人在场,他就会平静下来。
每一个孩子,都有过身处黑暗的经历,无论多么黑,只要自己最爱的那个人在身边,恐惧就不再是无法忍受的煎熬。幼小的孩子,对安全的需要发自本能,要怎样的专注与陪伴才能让稚嫩的心获得满满的爱?当孩子缠绕膝前迟迟不肯独自睡去,作为孩子最亲的母亲,有否全身心的陪伴过孩子那一段难熬的时光,有否用自己的坚强给予过孩子面对黑暗的勇气?简单的喝斥漫不经心的嘲笑都足以摧毁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也将有可能永远让孩子对黑暗心怀一生的恐惧!爱孩子,就给他有品质的陪伴;爱孩子,就俯下身子静静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三类母亲如何造就孩子的退行和攻击性孩子的固化结构】
l神经质母亲如何导致孩子边缘化:情绪管理无能。
l早期母亲对孩子的理解无能与孩子定位低能之间的关系。
l着急的母亲如何破坏养育促进的环境感受力:高强度的打压孩子。
l第四类母亲,是三类母亲的总集合。
作为母亲,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不是事无巨细包办代替,不是有求必应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更不是把孩子看成自己一生的生活目标和重心,执拗的企望孩子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和心愿,甚至让孩子承载自己全部的情感寄托。爱一旦泛滥成灾是多么可怕,对于孩子来说,这不是幸福,而是枷锁,佩戴这样的枷锁,他人生的每一步都将走得无比艰难!把孩子置于他无法承受的位置上,他的每一次错误、每一次反抗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都会让彼此陷入神经质的疯狂中。你无法理解孩子,无法给予他想要的响应,缺少了肯定和鼓励的孩子,无法建立合理的自信,无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焦虑和争吵让人哪怕是身处怡人的美景之中,也会觉得眼前暗淡无光,丧失到对美起码的感受力!这样为人母亲,要花多少的代价来偿还?要忍受怎样的灵魂的拷问?!
【真话与秘密在客体关系中的隐秘边界】
l真话与假话之间是一种策略;防御和隐藏自己的不堪——无法定位与很能演的“奥斯卡演员”。
l虚假自体是一种伪装高手,其后面是巨大的自我否定。
l秘密是一种分裂性的表现。
l自我坦诚与秘密,只有真实的自体才是自然的,能感到真实与真诚,虚假自体表现出来的是不真实和无效的沟通。
人(大人或者是孩子)为什么要说假话?难道我们不想表达真实的自己吗?这是一种无奈、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当真实的自我连自己也感到厌弃,当自我的真实被现实所打压,表达真实不再是一件自然的事,它需要勇气才能付诸行动。如果掩饰可以获得更多的夸赞,如果迎合可以带来旁人得不到的好处,那么,一个虚假的面具难道不是比真实的面孔更加讨喜?表演,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在试图把自己伪装得更好更对他人口味的时候,常常能迸发出超乎想象的潜力。人,只有在哪怕呈现了自己的缺陷也不会否定自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价值没有人爱的时候,只有看清了人自身天然的伟大和渺小的时候,才能够了无牵挂的把真实的自己袒露出来,而这个时候的沟通与交流也才是有效的。
【什么是儿童的主观体验的品质,它将如何决定孩子成长中的内在动力的建构品质?】
l青少年学习动力的结构性分析。
l成人的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力结构性分析,枯竭感,早衰,心智折损。
l自体的真实性与虚假性的隐性分裂机制
人为什么会感到虚无?为什么会失去人生的方向?又为什么会产生漫无边际的无力感?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自我否定的情绪就像影子一样紧紧相随,任是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济于事。在人生最早的情感体验中,或许是从未尝过被赞美的滋味,或许是不管做什么在父母眼里都不如人,邻家的孩子、同事的孩子、朋友的孩子,总之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比自己的孩子出色比自己的孩子优秀。越长大一点,所积累的失败就越多一点,最后就如意料(诅咒)中的一样,真真切切的变成了你一直以为的样子!最后,你也弄不清到底本来就是这样,还是你把他想象成了这样。为人父母者,对孩子少一些打压、少一些比较、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福祉!
【原生家庭中的心智破坏与家庭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l亲子关系中最原始的一级:母子关系的品质与母亲自身人格的品质。
l意志的破坏力与强行侵凌。
l忽视与隐性的恶惩罚。
l病态的爱与不能分离的绑架:边界的重要性。
再有困难的孩子,只要和母亲的关系是良好的,就还有改变的可能,因为母子关系决定着一个孩子最原始的客体关系的模式。这个模式,将对孩子一生与人关系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为是母子,因为血浓于水,太多的母亲忘记了:孩子经由你的身体来到这个世上,他与你有着天然的情感链接,但他从来就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是和你大不一样的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轨迹。不愿意承认或者意识不到这一点,使用自己作为母亲自以为是的无上的权力,任意的控制和侵凌,忽略孩子做为独立个体的主体和表达,用隐性的手段把孩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一种罪,一种即使无意犯下也不可原谅的罪!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真实的情况是父母无法忍受和孩子分离,越是自体发育不良自身生活太多失败的父母就越是如此,这样的父母,更需要通过与孩子建立“无比亲密”的关系来弥补自身的空虚,通过对孩子无微不至无所不能的照顾来体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这样的绑架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孩子必须按照自己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来走,否则就会导致关系的破裂。边界,在一次次的侵凌中被毁灭,彼此生活在没有空间的狭窄的人生小道上,一不小心就互相伤得遍体鳞伤!
【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
l温尼科特的家庭内在动力与虚假自体。
l客体关系是一种潜在空间,需要开发和资源性思维。
l关系演化史中情感的本质性力量。
l客体关系的核心接口。
l客体关系视角下的“足够好的母亲”的维度与评估。
l客体关系中的破坏者与婴儿发育的阻抑(评估维度:攻击性与自我隔离——最容易产生单方面的破坏关系,疑病与退行,恐惧与心智防御性关闭)。
l婴儿发育的核心线路与资源联结的能力。
关系,是需要一种资源性的思维去开发的潜在空间,优质的关系是有边界的,它具备情感和合作的双重元素,既能互相滋养又能合力促进彼此的成长,病态的关系则是一种反复的拉扯。亲子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独特的一种,母亲作为孩子可以最直接享用的资源,会无限制的发出要求的信号,这恰恰是考验母亲心智发育水平的关键时刻。是适时的加以控制,还是无止境的满足,这里强调的是边界的问题,划分好彼此的责任和界限,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该自己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有边界感的孩子,长大后明白要实现目标自己应该怎么去联结相关的资源,也不会轻易的就单方面破坏合作关系,他不会抱怨别人给的太少,也不会过度担忧自己的处境。
【虚假自体的功能】
l通过服从环境的要求而掩藏和保护真实自体。
l照料母亲
l替代环境中没有提供保护的护理功能。
【虚假自体的分类】
l极端的,真实自体是被掩藏的。
l不太极端的,虚假自体保护着真实自体,而真实自体被认可为是一种潜能,并被允许有一种秘密的生活。
l趋向健康的,虚假自体寻求某种环境真实自体成为它自己。
l接近健康的,虚假自体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认同或模仿他人以保护真实自体不被冒犯和贬低。
l健康的,虚假自体代表一种日常的适应性“社会礼节”,这是一种健康的对社会化的理解和妥协,个体仍然是创造性和自发的存在。
我们常常误以为只有大人会照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为了不让大人担心和生气,为了照顾父母的心情,会“聪明”的伪装自己,在缺乏保护的环境中,他也能利用这个屡试不爽的虚假自体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可是虚假自体太活跃了,往往就让真实自体减少甚至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而唯有真实自体,才是那个最接近灵魂的“我”。怎样才能为真实自体创造更为广大的空间,是生命个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养育者需要探索的课题。你能否给予孩子成为自己的空间?对于孩子的错误你具备多大的宽容度?这其中折射出的是一个母亲人格的弹性!你是狭隘的,还是胸怀广阔的,直接影响孩子心智的形成!
【温尼科特的重大贡献:过渡性客体与中间区域,儿童心理发展的空间】
l过渡性客体与过渡性现象是指内部现实与外部现实之间所体验到的中间领域。
l安娜·弗洛伊德认为“过渡性客体征服了精神分析世界”,之前精神分析的文献还从来未表述过介于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间。
l婴儿从自己的主观全能状态逐步发展为越来越客观性,并能进行符号性思考,这中间有很多事情发生。温尼科特经过与母婴30多年的工作,发现儿童是通过对他的第一个“非我”对象,即他称为“过渡性客体”的利用来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至此,终于提出了一个既非完全主观也非完全客观的“中间领域”的概念,这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人类本质的一种表述。
温尼科特的“过渡空间”理论,我人类认识自我又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也是心理学领域一个完全崭新的发现。
过渡性空间既不属于内在的意识世界,也不属于可观察到的外部世界,它是中间区域,第三个精神世界。它存在于幻想与现实之间。
一个布娃娃、一块巧克力、甚至是自己可以吮吸的手指,都是孩子能够自主享有的“过渡空间”,这个空间为丧失了主观全能感的孩子提供了走向独立的契机,他可以不用完全依赖母亲来获得安全感和情感的需要。在过渡空间里,孩子获得了和在母亲身边一样安全、温暖的感觉。
对于成人而言,过渡性空间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存在,没有它,个人生存的巨大压力无处释放,心理的疾病会更多。只有在过渡空间里,人才会有创造性的迸发,正是创造性,使人感到了生活的意义。
【梅兰妮·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
l你是否真实的经历过一个人?
l想象的人物与幻想建构的能力
l建构与真实的边界
l现实的调教能力
l一直在等待的那个人
l投射性认同
l内投机制
l施虐与受虐结构
你是否真实的经历过一个人?你的父母、孩子,或者爱人,你有否用心的去感受过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悲喜与哀愁,当我们尝试换一种眼光和角度去对待一个人的时候,那些固着得太久的关系模式是否有松动的可能?我们有否可以做出哪怕一丝丝现实的改变?抱持与偏见总是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干扰我们的判断,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所有曾经经历的故事和伤痛,在心里生了根,一遇到适宜的土壤就会生根发芽,甚至开出有毒的花,而每一次的奋力搏杀,都只不过是又一次耗尽气力的拉扯。每一次的表达都是以关系的破坏开始,再以病态的依恋结束。
总是幻想,生命终能等到一个人,足够好、足够坚强独立、足够宁静和平。可是那个人是谁?那不就是我想要的自己吗?我最爱的、也最愤怒和恐惧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中,人生的可能性如此之少,以至于一簇小小的火苗,都有可能引发一场熊熊大火!
世事终是一场无常的烟火,简单宁静中的圆满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客体关系》课程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