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上的经济学家
今天剽悍晨读为大家分享的书是《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分别用了5个例子来向大家说明如何用经济学观点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里我选择了其中两个来写。
1、要不要办健身卡?
健身房有不同会员卡,不经常来的可以办次数卡,经常来的版月卡,年卡,有效期内不限次数。事实是,买年卡的人预计的使用时间比他们实际使用时间要多出70%以上 ,纯属浪费行为。
我们日常购物,买的物品不是年卡形式,而是终身都能使用,然而有多少是使用了5年的,有多少是使用了一年的,而又有多少是使用了几次就搁置不再使用,最后丢弃的,这样看来物品的利用率是极低的。
如果说上面这个例子有点牵强,那换成我们在网上购买付费课程,我们加入了多少付费社群,我们买了多少分享课程,我们订下了多少阅读专栏,社群是月卡,年卡制,分享课程和专栏文章因为可以随时回听,是终身制。然而我们真的实实在在去结合自身实行所买课程知识的有多少,或者说我们真的有去思考或学习的又有几分,甚至我们真的每个付费课程和专栏都有看完听完吗,还是说你可能大部分都是没有去看的,一直搁置在那儿,而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的打开率只会更低。
因此,作者蒂姆•哈福德建议,换成按次数付钱的会员卡,除非你的意志力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真的培养出健身习惯后,随时可以再办张年卡,而我们自己学习也是一样的。
2、家庭教育问题
在这里文章说明了孩子是更重视及时反馈的,有较高“贴现率”,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学校或培训机构会通过一些小技巧来教导孩子,比如通过每个小朋友在行为举止或者学习积极性,问答表现等方面来奖励或扣除五角星与棒棒糖,在当天最后统计出谁的个数最多,谁就成为小队长,组织同学们去活动室活动或放学后整队拿着班级牌带领大家到校门口去见家长。
通过类似的一些方式,在奖与罚的过程中告诉孩子们哪些是可以做,很棒的,值得鼓励的行为,哪些是错的,我们不能做的事请,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当这种小小奖罚措施长久实行,孩子习惯之后,也就为家长对孩子在其他方面进行沟通和教育找到了一条好的路径。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事都可以用经济学来指导我们如何去做,晨读文章看完就有看这本书的冲动,之后一定会去买来看,也建议大家来多读书,并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