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社会热点

承认吧,我们都给自己立了人设

2017-04-29  本文已影响374人  赵一初

越来越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都充斥着人设的年代。

人设,即人物设定,包括人物造型、外貌特征以及个性特点等,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形象。

娱乐圈是人设泛滥的重灾区。现如今,许多明星成名的第一途径不再是作品,而是在公众面前所展现出的人物设定,比如霸道总裁、老干部、小鲜肉、好妈妈等等。相比用演技、唱功征服观众,一个特别的人设对于明星来说更容易圈粉,不过与此同时,小心翼翼的维护人设也是明星工作内容中较为高风险的一个。

举最近的例子来说,白百何就是人设崩塌的典型。一向用“清纯”“率真”“年轻妈妈”的小妞人设获得大众好感的她,在遭遇了这次“出轨”风波之后,顿时陷入了本人与形象严重不符的尴尬境地。如果说没有丈夫陈羽凡的挺身而出,把焦点从“红杏出墙”转为“假面夫妻”,那么这个“出轨”的污点将永远伴随着白百何的演艺生涯,她在人们眼中的人设也只会变为“出轨女星”。

如今风波过去,昨日微博热搜“白百何风波后首次表态”占据榜首,视频中,白百何分享了从全职妈妈到职业女性背后的点滴,大谈“独立女性”。我们大胆的猜测,这可能是她的团队在风波过后给她设立的新人设——为爱坚忍的离异妈妈,这个身份可能更令人怜惜,毕竟我已经看到很多网友纷纷向她表示了自己的同情。

娱乐圈对我们来说很远,近一点,《我是范雨素》也是因人设引爆流量的一个例子。当然,我不是说范雨素的走红完全是因为她的人设而不是她的文笔,但不得不承认,其“一个社会底层努力求生的弱者”的人设,让许多人将对其文章的评判等同于自己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为表现自己对于底层人士的关怀,将文章的高度提升到了一个它本不能及的地位。(最新消息,这篇文章因违规无法查看)

△《我是范雨素》文章下方的评论摘选,用户名已打码

这篇文章究竟有没有写的那么好?像评论中所说的“文字在其中砰砰砰的炸裂”“这才叫祖师爷赏饭”“一笔疏开,一泄如注”?当时我看完这些评论,以为是自己对于文字的判断力出了问题。文字朴实、有所触动是没错,但击中我们的,更多的是文字背后的那个灵魂,那个不向命运低头、有如戴着脚镣舞蹈的漂泊的灵魂。

我们从范雨素的经历之中,看到了裹挟在大时代洪流中的小个体,那个尽管“苟且”却不忘追寻诗意的个体——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抵抗对这样一个鲜活又苦难的生命所带来的冲击,他们感受到了真实——所以,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个体,人们不由的对她笔下的文章有了另外的评价——“身处这样的环境,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实在是难得,”进而表示,“我们应该把这样的文字扩散出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个群体。”

和菜头的文章抨击了强行赋予范雨素文字以不相符的高度的人群,但也许是他的言辞过于激烈,很多人显然没有把“人设”与“文章”分开,认为和菜头对底层妇女过于刻薄。然而,正如和菜头所说,我们对一个人作品的评价不能基于他的身份和背景,否则这就是对于他作品价值的侮辱。但在人设泛滥的今天,或许很多人已经根本无法将人设与作品完全分开,人设已经在逐步的左右我们对于作品本身价值的判断。

那么大力宣扬这篇文章文字价值的人呢?是的,严格的来说,一本正经的宣称自己“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的文字了”也是对自己人设的一种修饰。有多少人这样宣称的人,是真正的能分析出这篇文章作为一篇非虚构故事的过人之处呢?恐怕很少,更多的是以这样的理由去吸引大家关注这个故事背后的人,去吸引大家“发现”底层人民。

但是,我们真的会为底层人民疾呼,为他们争取权力,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吗?恐怕不会。在我们自己尚且在苟且的时候,何尝有能力去真的援助他人呢?但是为什么要去转发呢?这恐怕就是中产阶级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同情罢了。相比在生活中真正的改变对底层人士的态度——给外卖小哥一句谢谢,或是对服务员温和的讲话——在网络上,转发文章也就几秒钟的事,但由此产生的,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展示,那就是更大的作用了。

我们同意某篇文章、转发某篇文章,其实在按下转发的那个瞬间,已经对接下来收到的回复有所期待。正如无数个新媒体培训课上,大V所强调的:别人转不转你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是看你是否说出了他想说又不敢说的话,或者说,你的内容是否包含了他所想要炫耀的部分。

以咪蒙为首的自媒体大V的影响力,其实和他们为民众修饰自己的人设所做出的贡献成正比。说白了,公众号们每天绞尽脑汁在琢磨的,就是“怎么样写才能正中各位的下怀?”毕竟,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用微信来social的时间,远比面对面交流要多。而这个时候,微信朋友圈,就是我们修饰个人人设的工具。

“这篇文章发出去,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很幼稚?”“大家都转发这篇,我不转发,好像显得有点儿冷漠”“今天来了这么高档的地方,可一定要发个朋友圈证明自己的逼格”“这有篇观点不一样的,赶紧转发一下,我可不想和别人一样。”“图片不P?坚决不能上传,那显得多糙啊”

相信你一定多多少少有过类似的想法,发朋友圈之前先预想一下大家会怎么看,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还有不少人习惯时不时删除过去朋友圈的,也是因为过去的朋友圈不符合自己想要立的人设——在微信这儿,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品牌公关,每一个产品都要严加筛选。

虽然“人设”这个词没有被我们常挂在心间,但是无形之中,我们都在不自觉的立某种“人设”。或者是“软妹”,或者是“社交高手”,或者是“成熟男孩”,或者是“学霸”。

发现了吗?人设,其实没有那么远,就在你我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设的制造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