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门诊

2020-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熊呀

10月底,考核2公里跑步,跑完一半左脚踩空了,当时没啥感觉,把剩下的1公里继续跑完了,晚上回到家,横竖觉得左脚僵硬使不上劲,绷脚勾脚,又没有骨折的感觉,心想,养个几天应该好了。

这一养,竟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左脚还是不利索,某一日,听说脚扭了要去打石膏,否则容易变成习惯性崴脚,大惊,遂决定去看医生。

平时难得去医院,基本都是去离家最近的YD医院,因为人不多,虽然坊间评论YD的医生水平不高,但是人家胜在排队不多,看病高效啊,适合我这样节奏匆匆忙忙的人。但是这次拖的时间长了,我觉得应该去找一个水平高的医生。

于是提前两天在网上约号,换了本地最大的一家公立医院,约了主任的号。约号的时候发现上午10点前已经全部约满,只有10:15,10:45有号,考虑到中午吃饭问题,遂约了10:15的。

今天早晨,请过假直奔医院,因为取号要提前一刻钟,停车也是个未知数,所以9点刚刚过,我就出发了。到了JY,突然想起来上一次来这里也是去年12月,因为感染水痘,连续在这里挂了一周的水,所以对基本地形还是熟悉的。顺着记忆中的方向,去到地面停车场,绕了两圈没有车位,果断换地方,又绕了两圈无果,跟着别人车后面拐角处路边塞一塞。我尽量不去地下,因为迷宫一般的地下车库,对我这个新手老司机来说,太挑战耐心了。

刷身份证、过自动测量体温的门进了门诊楼,发现大厅里、过道里到处排满了自动挂号机,可是我还是有点发怵,这不是没用过么,抖抖霍霍的,幸亏导医比较多,拿支笔在屏幕上戳了两下,吐出来一张单子,取号完成。

我仔细端详手里这个单子,从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一堆字中努力找出关键信息:21号,在门诊3楼G区,然后再找门诊楼里的指示牌,寻找通往G区的道路。身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插肩而过,我不禁感叹:这么高科技的大楼,我都有点犯晕,要是上了年纪的人来,怎么找得着医生哟。

手中这张单子,上面还有个条形码,没错,就是到这里来扫码排队的。扫一扫,预约的医生那里就排上了队,就不用担心被人家插队了,墙上的大屏幕实时显示当前的排队号,大喇叭还一遍又一遍反复播放着:请扫码排队,过号要重新扫码,复诊也要重新扫,条码当天有效,过一天请重新挂号……

扫完码,才9:45,离我的号还有半小时,于是打听了一下“一件事”联办窗口,去找老同事叙了会旧,此处略去。

10:15分准时回来,看了看电子屏幕,找不到我名字,又等了一会,还是没有,有点纳闷,跑去问护士:请问墙上的人名后面括号里的数字,是代表排队号吗?帮我看看是不是过号了。

其实,墙上才到数字11,而我是21号。

护士一看就笑了:是排队号!你没有过号!慢慢等!

看我一脸茫然,护士又问:你是不是第一次挂这个主任的号?

是啊是啊。

就是嘛,老病人都懂的,他的号很正常的,你能挂到他的号就不容易了,慢慢等吧。

那意思是我今天都要耗在这里了?

也不是,你放心,主任上午肯定会都看完的,因为他下午就不在了。

我一惊:惨了,万一我需要拍片,等我回来,主任肯定下班了,那我找谁看片子?找其他医生?那我挂主任的号干嘛?

思来想去,要么再约下一门诊日(下周一)他的号,赶紧约。果然,10点前的又没了。

……

最后,我等到了近12点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神仙医生,他花了一分钟时间压了压我的脚踝,说:韧带没有问题,要么去做个核磁共振吧——你可以去YD医院做。

为什么?

因为这里预约排队差不多要等两三个礼拜。

一个上午的等待,又回到原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