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导图之上,还有什么?
结论:思维导图是工具,是载体,但不是最终的可交付成果。你不要妄图透过一张图达成你的目标!
这两年,思维导图被更多人知晓,这是好事,而随之而来的商业力量,让原本思维导图的功能被无限放大,就好像你买了苹果手机,商家就告诉你,你可以成为像乔布斯这样的人。这个比方,很夸张,你也会立马反应过来,这是骗人的。但实际思维导图现在的传播市场,就是以这个荒唐的走向发展。试图告诉你,有了思维导图,你就通往了学霸之路或者企业家之路。
而商业搅浑的市场,是我们这些专业老师最不想看到的。因为思维导图的热门,而老师是非常大的缺口。有些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就自称老师,甚至出书,误人子弟!这是需求和供应的缺口,是商机,但也因为是教育,不可以妄为!再来,如果仅仅是获得资质,又如何?就好比,你通过了心理咨询考试,你就给人做心理辅导,也许别人病得不严重,给你医治反倒加重病情,最后自杀了!又或者,你获得医生资质,难道你就可以不实习就乱开药敢动手术刀了吗?!这背后是对于职业的亵渎与对责任的无视,我们不可以以赚钱为目的的胡乱作为!这是教育!!教育是要有良心的!你得为大众学习者负责!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个体或社会部门加以监管!
01.思维导图是什么?有什么用?
虽然百度上都有,但我还是简略分享下:
1、思维导图(Mindmap),注意英文!很多不是思维导图(思维图:Thinkmap),却被翻译说成了思维导图。这导致,你说的思维导图和对方理解的思维导图,可能完全是两个样子。举例来说,
思维图⬇️:图片来源百度。
伪思维导图⬇️:图片来源百度
01:
02:
请问你们看到上方两张图有什么感觉?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1、这会不会太浪费时间?这个画要画好久吧?
2、内容太多,头大!记不住啊!还不如我原来的线性笔记,一行行写呢!
3、我看不懂。
以上,估计很多人会有同感。但其实这不是思维导图,却被冠上了思维导图的名称,这导致对思维导图好奇的人,错以为思维导图太花哨,没有用!
真正的思维导图是怎样的?⬇️
这是我看完一章节书,在5分钟内完成的思维导图,最后写成了1393字的文章。【MM每日阅读】《原则》实践18/365 - 简书
真正思维导图判别最核心的3点:
1、放射型展开。而非单面书写。因为遵循大脑阅读模式,这样的形式更便于大脑快速接收信息。
2、关键词。真正思维导图中,是不会一句话一句话写在线条上的。因为关键词类似我们搜索百度一样,关键词可以引起大脑更多的联结、思考和记忆。另外,关键词在书写上,会有逻辑关系表达,并列关系和递进(从属)关系。而不是顺着我们阅读顺序往下的。这也是为什么关键词虽然精炼,但不影响我们理解。
3、线条是连贯的,而非方框来中断。这和我们思考有关。如果每写一个关键词,就要人为用方框隔开,我们的思维也会受到影响,不够连续。
除此之外,
线条(和字)的颜色,不是为了好看,是便于我们透过颜色进行分类。好比城市的地铁线,不同线会用不同颜色来做区分。
图像,是为了便于我们记忆理解,而非需要像美术那样,精美好看。(当然,艺术类的导图不作为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列。)比如,我的学员贺飞飞这张,是用来给孩子背诵古诗的,图像就更便于记忆。
以上,简略而言,思维导图,可以理解成是我们思维导出的图,本质作用是帮助我们思考,记忆。由此,应用范围根据个人需求,会有不同。常见的是学习笔记、工作汇报、时间规划等。
02、思维导图之上,是什么?
思维导图有了这些基本功能,并不等于,我掌握了思维导图,就可以成为学霸,或者高效的企业家。
这里面有个前提:思维导图之前,是思维。也就是说,如果你本身有一定的学习思维方法,加上思维导图工具,你可以学得更快更好。我举个例子,我之前教孩子用思维导图写作文:同样的方法,其中A孩子就写的非常好,比喻、描写都非常生动,B孩子仅仅做到语句通顺。这其中的差别是,A孩子本身就非常热爱阅读,他有很好的语文基础。B孩子平时就不爱阅读。虽然都教了思维导图构思作文的方法,他们也都在15分钟内完成了300多字(3年级)的文章,可是质量会有差距。这是思维导图的问题吗?这是背后两个人的基础差异。
你思维里没有的东西,你妄图用思维导图帮你创造,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也常听到,学习思维导图的人用它来做笔记或者日常规划,还是会说我记不住啊!我依然执行力不行啊!
这个逻辑,就好像我文章最开始写的,买了苹果手机,就能成为乔布斯这样的人,你觉得可信吗?
回到刚才的问题,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前提是你做笔记的学习思维有没有:为什么做笔记?我要记录的重点是什么?我想达成什么目标?
用思维导图做规划,前提是你对执行、对目标、对时间管理是否有很好的认识:我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想达成什么成果?我今天的安排与我的年度目标有什么关联,为此我是否需要放弃或精简?我如果没有完成重要事情,要如何总结改进?
你期待一张图解决你的问题,那是不可能的!思维导图不是神话。
回到思维导图之上,还有什么?这个问题,说白了,你得学会如何思考,或者说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帮你更快的思考,实现目标。
我以个人真实案例来说明。五一放假,正好到了换季时候,那就需要整理衣橱了。好不容易休息,我当天就一直拖延,直到晚上11:30才开始行动。因为时间紧迫,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我需要先做个思考。于是,我用思维导图做了这样3分钟的思考图⬇️:
1、我的目标是什么?完成当季衣服的分类。
2、关键行为是什么?分类:过季和当季。当季中分上装、下装、连体装。
3、具体步骤是什么?分类→检查→陈列。
因为我提前做了这样的思考,头脑非常清晰,目标很明确。所以当晚我只花了2小时,就完成了整体分类,当季衣服的归类、整理和摆放陈列。
并在第二天,我针对昨日整理,做了个盘点分析⬇️:
1.衣橱里有哪些?风格确定为日常职场商务和休闲浪漫女人风。
2.如果要买,可以再配饰上留意。
3.总结这次高效整理的方法:规划(思考-关键-步骤)→执行。
我想透过这个案例,跟大家说的是,思维导图是载体,是辅助你实现目的的工具,但它不是结果。重要的是思维,对于一件事,我是如何思考的,我是如何抓到关键点的,并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我更快更高效的整理思路,最后落实到行动,高效的完成目标。
以上,就是特别想分享出来的。你不要妄图透过一张图达成你的目标。这背后,在思维导图之上的是,思维!你是如何思考的。
当然,高效的思考方法和思维导图的结合处,我也会陆续分享出来。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价值,欢迎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感谢!
努力成为知识生产者,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我是童栎程,教学思维方法,用思维导图落地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