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7年,我看到了什么?——母校之行
11月初的天气,白天偶尔能到25度,不冷不热刚刚好。最近很忙,不小心攒到了一天假期,于是我终于迎来了工作近2年,唯一的一次双休。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我的周末都是只有一个项目——带孩子。这好不容易的2天时间,如果能带着孩子出门一趟,想想都有点兴奋。
如果放在以前,我可能即使有想法,激情过后也会打退堂鼓。因为我会觉得女儿只有3岁半,还是太小了,不适宜出远门,或者说,在哪都能玩,回趟老家也能见识不少不一样的东西,等等。
但是很显然,因为今年长进了,我不再只想不做,而是想了就去做,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也得做。所以,至少一开始,这个起心动念,没有被扼杀在摇篮里。
但是有了起心动念,如何落地呢?
带着一个小屁孩,离家200公里,我应该怎样才能让她吃好,睡好,玩好?到了目的地,怎样找交通工具,如何安排住宿,确保安全舒适?酒店是离学校近一点还是离地铁站近一点?我该怎么样寻找一些公益性的城市服务?比如说共享电车,热水等等。
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觉得都可以被解决掉,那出门就变得势在必行。
一开始出发,女儿很兴奋。快到我们检票的时候,她一直拉着我站在检票口,我和她商量一下去凳子上休息,她都不愿意,就等着坐长长的火车。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觉得自己考虑的足够全面,但还是算错了,一个三岁半孩子的精力。在家平时我们中午1点午休,上午10点多正是她精力充沛的时候,可是今天出远门,她太兴奋,导致10点多的时候就开始昏昏欲睡。
就这样,我第一次抱着她在高铁铁站找方向,挤地铁。这时候很庆幸自己平时的简单风格,只背了一个小包,抱着她走,行程也没有太尴尬。
等到了酒店,吃了饭,准备好热水,我们才出门。
带着个孩子,在大学城,交通单靠2条腿肯定是不行的。我问了一些学生,有没有共享电车或者单车,但是中午很难有闲置的共享电车,而且共享单车没有后座,无法带孩子。
于是我就去找酒店前台寻求帮助,至少能知道哪里能租一个电车,或者我去租他们的也行。
很幸运,我遇到了一个很专业温暖的店长,她很会为旅客考虑,给我们推荐了带摇篮和泰迪的房间,同时又把自己的电车借给我们,就这样,我们下午就顺利出行了。
到了校园,我和女儿一起去找我记忆中的那片格桑,很显然,7年的时间,人体细胞都更新了一遍,更何况是不断辞旧迎新的学校。
学校的面貌变化很大,原来的格桑花园变成了茂密的竹子和错落有致的凉亭,原来的土山包变成了流水瀑布。有很多地方变了,也有很多地方没变。
走一路,我在不断给女儿指出,妈妈当年在哪看过书,睡过觉,摘过花。
最后我们在图书馆前面的一片树林玩了好久。落叶铺了一层,金黄金黄的。树林中的石凳上,同学们做着自己的事情,静谧而安宁。
就这样走走停停,我们走了2/3我记忆中的地方,留下1/3,天色渐晚,没有强求继续,往后余生,如果机缘巧合了或许会再来。
就这样一天的行程基本结束,晚上返回酒店,还车,逛夜市。
学校外的夜晚总是灯火通明,各种小吃和摊贩,我们买了糖葫芦,还有一碗特色甜汤,选了一家面馆。途中还遇到了一个耳环小铺子,我和女儿都很喜欢,我们第一次买耳环,老板很贴心的把耳环给我们都做了改造,因为我们都没有耳洞。
第一天结束之后,鉴于出行的经验,第二天一早,我们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先预定一辆共享电车。虽然临时停靠也会收费,但是我觉得总比走路或者打车值得。
就这样,我俩一起把学校周边逛了一遍。
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化和发展。
这个时候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得到”上《财富自由之路》的主讲人李笑来老师经常说:“7年就是一辈子。”
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7年一个周期,可以说,单从生理上来讲,7年后的自己和7年前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城市就和一个人是一样,人在长大变老,城市也在不断发展,以前生意火爆的店面,给学生们带来很多回忆的餐馆,小吃,总是会随着时间慢慢变化。
要么是消失了,要么就是升级了。因为时代在变,需求在变。
平时呆在一个三四线的城市,一年一年吃着老本,总觉得自己的思想还算比较新潮,没有被淘汰掉,但是如果真的走出去,会发现世界的变化,远远比自己的变化快。
《跃迁》的作者古典老师说:“看了世界,才有世界观。”真的是这样的。
这一次的返校之行,谈不上值不值得,就是一件事,想做,我做了,仅此而已。
我看到的很多事物和回忆中都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还是那么相似。
比如说街道上拥挤的交通,晚上灯火通明,成群结队的学生。还有白天饭点的时候,各种小吃的叫卖,还有不尽人意的卫生状况等等。
晚上回家之后,问女儿这二天经历了什么,她只记得一件事:“我坐了火车。”至于住了带摇篮的酒店,吃了黄桃冰糖葫芦,包括去了妈妈以前常去的图书馆,这些都被忘记了。
小孩子的脑容量都是有限的,表意识没有留下太多东西,但是潜意识,我相信她记住了很多。生命中总是有太多的人和事会走走停停,在以自己为主角的这场戏中,也总会出现太多的安稳和意外,这些无关其他,只是生命本来的样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