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生旅途《人生感悟ABC》

同学少年多不贱

2018-12-01  本文已影响218人  昇夫

国学大师范曾先生说过,喜欢诗词,学习诗词,杜甫的《秋兴八首》一定要学,要熟读,或能背诵。因为它是律诗之冠。

近来恰巧读到。很喜欢其三首中的两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一遍一遍吟诵,颇有感触。

尚虽不能领会一二,将心比心,亦可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生活状况,处境,以及社会背景。通过此组诗,可以看出诗人晚年生活的穷困,悲苦,无奈。

同学少年多不贱

  《秋兴》八首乃一整体,实为一组长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时旅居夔州所作。

  其间安史之乱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社会动荡。此时,老朋友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面对江风秋景,加上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是在此非常寂寞、抑郁的心境下写下此诗。

杜甫一生可谓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晚年更是凄风苦雨,面对萧瑟的秋景,念及逝去的岁月,想起往昔京城的优厚,家国情怀。再想到曾一起出来打拼的同学们,都混得不错,有车有房,吃得好,穿得贵。对照自己,还在为生活奔波。由心感慨,也是真实的写照,心情状态可想而知。

同样才气冲天的李白为何就不至如此,相反过得潇洒自在呢?总觉得杜甫比李白大,实际李白是前辈。这种错觉,我想是因为读杜甫时给人愁苦抑郁,老气横秋的一副老态印象。而李白风流洒脱,经济保障也还不错,难怪现今的小姑娘大多喜欢李白,而敬杜甫远之。

李白经济胜于杜甫只是表象,实际上,我想还是大家不太喜欢杜甫的性格。拿到如今社会,光有才,不会搞人际关系,也难有出头机会。在这点,李白一定要胜杜甫。

杜甫的赚钱能力大概也不及李白,或者说,推销展示自己的才能逊于李白。想来性格决定命运,也是有道理。

李白把自己的才情充分展示给世人,还会点权术,比杜甫机灵。晓得攀皇亲国戚的玉真公主做朋友。据说,李白后来去敬亭山,也是为了追随玉真。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名句。内寓他和玉真依随对坐漫步的浪漫之意境。此等红袖添香之事,未曾在杜甫身上听闻过。

虽然世人给予杜甫极高评价,李杜合称,李在前,或许出于平仄顺口。有人这样评价:李白能写的,杜甫可以写;而杜甫写的,李白就未必可以。足见杜甫的才情不屈李白之下。然而,人死灯灭。至少杜甫活的时候一生少有幸福。儿子都饿死,不得不为之扼腕悯惜。

读到“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再来看杜甫一生的命运,结合晚年当时的处境,就不难理解这两句诗所包涵的内容。

之所以共鸣,感慨,不由想到自己。真的是同学少年多不贱,我自落魄成贱人。

在家乡,同组同龄人初中未结业就出来谋生活,极早成家立业,过得各自幸福。我出校门后,多在外打工,与他们少有交流。除了同学,我的朋友寥寥无几。特别是高中同学,一想来,就入心入肺,情至难抑。可我偏是个性格“古怪”不善交际的人,大概和我理解中的杜甫性格有一比,不怎么讨人欢喜。

同学少年多不贱

如今同学们个个都过得很好,我也由衷快慰高兴。能力有限,得罪人的本领倒信手拈来。时常用懂我不用解释不懂何需解释来宽慰自己。每是感慨问心无愧,不曾有伤人之心。然而,世事并不如我想的简单。

同学少年多不贱啊!地北天南将祝福。“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