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泡脚这件事儿
看到这个主题,你或许会想到病人行动不便时泡脚的画面。但到今天,我们的泡脚不只属于养生,泡脚可是与高校学生的科研挂钩了。
最近,据《钱江晚报》报道,浙江大学不仅把中医设为通识教育课,而且学生们还学会了“炼丹”。这门课全名《从神农到现代中药》,将选课的93位学生分成19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与中药相关的主题进行调研。
其中“泡脚课题”受到了极大关注。这个泡脚药方是一组成员从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中医经典古方中寻来的,制成药包进行泡脚。关键是现代科学方法的运用,小组成员们运用了对照法——每次只泡一只脚。
泡脚作为养生之道,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泡脚的历史有数千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祛湿除暑;秋天泡脚,润肺濡肠;冬天泡脚,丹田温灼。”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四季都可泡脚,但从抽象文字可能搞不懂泡脚到底好在哪。
关键是从科学角度来聊聊泡脚的原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更有说服力。
从生物角度的循环原理看,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关键,我们的脚由于离心脏最远,血液的回流循环不是很通畅,中草药泡脚可以通过温热效应下肢加快血液循环,使人体产生的废物毒素以新陈代谢的方式排出。
从物理原理来看,热能、水压作用等可刺激足部,促进机体抗体作用的发挥,那么我们的免疫功能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从而抑制或减少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达到调节脏腑代谢和防病治病的功效。
数据研究调查显示,80%的女性在经期都经受不同程度的痛经。如果你是那20%当中的一员,那在经期期间你可以使用良好的泡脚方法继续坚持。
另外,泡脚时的这几个科研数字要谨记。
1、据数据调查以及人群年龄分析研究,泡脚的水温不是越高越好,最佳水温在40℃-50℃之间。这是由泡脚实验的几名志愿者实践得出,三人在泡脚实验中时水温为40-50℃时,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的变化。
西南医院皮肤科主任郝飞教授也称,身体的各个部位耐热度不同,脚的耐热度较高,一般40℃-50℃为宜,水温超出50℃容易伤害足部角质层。
2、泡脚健康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时间过长的浸泡会使脚部发麻,不利于血液循环。使人体出现一定的透支症状,表现有心慌、出汗等等。尤其是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的人来说,泡脚时间过长甚至还会引起人的昏厥。特别是在冬季,医科专家提示,泡脚时间过长时血管从收缩状态迅速扩张,易导致脑缺血缺氧昏厥。
西南医院急诊科称,每年冬季不少市民都喜欢睡前泡脚,但因时间过长或水温太烫引起头晕的急诊病人,每年都会接到10多人。
但也不必因此畏惧泡脚,根据研究理论与数据科学泡脚,那么,你收获的也许都是满满的益处。冬季泡脚,良好睡眠离不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