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杂谈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孩子,你的生活自理能力去哪儿了~~

2019-03-01  本文已影响2人  45f4ff1473e7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餐、睡眠、入厕、穿脱衣服、整理等。

但是,现在很多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洗手、不会自己擦脸、上厕所、穿脱简单的衣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在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忽略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百家号:90后的星星老师说幼教

1.哭闹就妥协

孩子年龄小,能力较弱,刚开始学习自理总是力不从心,当遇到困难时会害怕、着急、担心,不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哭闹就是他的信号,于是家长就开始心软,妥协,不再坚持。

2.过度宠爱

怕孩子吃苦,许多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长由于过度宠爱,不让他做,认为孩子小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等他长大学也不晚,那么就会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如果在他有兴趣、有意愿要去做的时候,你不让他去体验、尝试,把他的这一份积极性打灭了,等他再长大时,你想让他去做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他已经没有兴趣,而且他也习惯——由你做好一切了!

3.怕麻烦

觉得幼儿自己吃饭、穿衣服动作慢,还不如自己替他做的快,尤其是早上起床洗漱,很多家长着急上班,就会嫌孩子拖拖拉拉,便举手代劳,让孩子失去一次次锻炼的机会。

今日头条:90后的星星老师说幼教

家长们的这些观念造成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弱,影响他进入幼儿园以后的生活,给他将来学习、生活、处事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影响。(如:孩子上大学,父母陪着照料衣食起居)

因此,加强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得到发展,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生活,而且也能在集体当中表现得更出色。

那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父母又要怎么做呢?请听下回分解———

荔枝:90后的星星老师说幼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