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
2019-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直着蓝
坑,原意指洼下去的地方,也指陷害。在有坑的地方,一不注意,就容易掉下去。
现代人用“坑”这个词,更喜欢用它的喻义,比如坑人、坑爹。
大家一谈到“坑”,就有一种被欺骗、不满意的感觉,看来“坑”在大家心里没有好的形象,因为它不能给人带来好处。
然而,“坑”却给唐朝的一个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这个机灵的商人叫窦乂(yi)。
在唐朝的京城长安,有两个超级繁华的商业市场,一个叫东市,一个叫西市。
在这两个市场,生意相当火爆,铺面价格也相当的贵,商人窦乂(yi)想在更兴旺的西市,修铺面来卖,可在西市好的地段,地价非常的高。
机灵的窦乂(yi)找遍了西市各个地段,发现在西市的郊区有一个大的洼地,当地人说的烂泥坑,这个地方的地价最便宜,因为大家都不看好这个地方,于是窦乂(yi)立即买下了这个烂泥坑。
当窦乂(yi)买下这个烂泥坑以后,所剩资金就不多了,何况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填满这个烂泥坑。
窦乂(yi)与身边的人商量了一下,想出了一个填坑的好办法。
窦乂(yi)在这个烂泥坑的中间立了一根长木杆,杆顶放一个靶子。
然后,叫身边的人到街上去宣讲,谁用石头打到了杆顶的靶子,就奖励两个煎饼,那些贪玩的熊孩子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既得玩了,还可能得煎饼吃,何乐而不为。
接连几天,有几万熊孩子来打靶子,把西市街道上的石头找完后,又到西市的郊区去找石头,结果郊区的石头也被找完了,打中靶子者寥寥无几。
这下让窦乂(yi)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几乎没有花多少钱就把烂泥坑填满了。
随后窦乂(yi)将被填满的烂泥坑修了很多铺面,卖了不少钱,用现在的话说,叫很有头脑的地产商。
“坑”古往今来都有,用不好,就会出现坑人、坑爹的现象,用得好,就会为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