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灭苦之法
1 于五受阴调伏欲贪
1.1 大师说法
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阎浮提人聪明利根,若刹利、若婆罗门、若长者、若沙门,必当问汝:‘汝彼大师云何说法?以何教授?’汝当答言:‘大师唯说调伏欲贪,以此教授。’当复问汝:‘于何法中调伏欲贪?’当复答言:‘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阴调伏欲贪,我大师如是说法。’彼当复问:‘欲贪有何过患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汝复应答言:‘若于色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者,彼色若变、若异,则生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见欲贪有如是过故,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彼复当问:‘见断欲贪有何福利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当复答言:‘若于色断欲、断贪、断念、断爱、断渴,彼色若变、若异,不起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八)
有一些外地比丘向佛陀辞行时,佛陀要求他们临走前去拜见尊者舍利弗。尊者告诉他们说:佛陀全部的教法是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中调伏欲贪。
1.2 法次法向
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于受、想、行、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二七)
若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如是生,乃至行,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
(三六四)
法次法向,字面义是法的次第,法的方向。五受阴是对五阴的贪染而产生,是生灭法,缘起法详述了欲贪产生与灭除的原理,是生灭法,法次法向是指对五阴欲贪灭除的次第与方向。法向,指欲贪的逐渐减少最终灭尽。法次,欲贪灭尽的次第,有三步:
一、向厌。厌,因过分满足而产生厌恶。欲贪的产生是基于不满足,向厌,对五阴能产生满足感,并且这种满足感达到根本所需。
二、离欲。认清欲贪的本质能导致苦,从而对五阴不再执取,达到欲贪止息的目的。
三、灭尽。对五阴的欲贪永不再升起。
修习佛法的根本目标是灭除苦产生的根源,即欲贪,法次法向提出了欲贪灭除的次第与方向,因此,理解法次法向是重要的,佛法中的道品是按照这个原则展开的,是这个原则的具体实现方法,在修行时不违背这个原则也是修行如法不如法的根本区别。
1.3 一切不忍
1.3.1 法忍
微见小明者,谓得法忍。
(一一七七)
忍,心头一把刀,为了使心不受伤,只能让心一动不动。
当对四圣谛有“微见小明”,即对四圣谛稍有了知时,首先见到苦,这个苦是心头的一把刀,为了不使心受伤,应修法忍,即对于苦应不随着,不为苦所牵引。
1.3.2 不再加油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不如实知。’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缘故生有?’即正思惟,起无间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复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缘故有有。又作是念:‘取复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著、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缘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数增油、炷,彼灯明得久住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色取味著、顾念、爱缚,增长爱缘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我时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此老病死?何法灭故老病死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则老病死灭。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生?何法灭故生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又复思惟:‘何法无故有无?何法灭故有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又作是念:‘何法无故取无?何法灭故取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所取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油、炷燃灯,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灯明未来不生、尽、磨灭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二八五)
使灯熄灭的办法有好多种,比如直接吹灭,但在本经中,佛陀提出的办法是不再添加灯油,直接吹灭的办法虽然简单,但条件适合时,由于灯油还在,灯仍能重新点亮,只有在灯没有油了,那么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点亮。这个比喻反应了佛法灭苦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从根本上灭除苦产生的根源,灭苦具有彻底性。这个比喻也反应了佛法灭苦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不再加油,即不去加强苦产生的根源贪嗔痴,而是等待欲贪的自我消退,最终灭绝。从这儿可以看出贪爱的特征,当对贪不去加强时,贪爱本身会逐渐自我消失,就象灯油一样,会逐渐消耗怠尽。
经中把欲贪比喻为灯油,这体现了欲贪同样是无常的,是会消磨殆尽的,欲贪的这个本质是修习佛法灭苦的根本依据,如果欲贪是恒、是常,那么就无法灭苦。欲贪自我消退的特点也是修习具体方法的依据,在所有的修习方法中,都是以不增加欲贪为修行准则的。
在实际修习中,对欲贪的灭除之法简言之即是饥饿的修法,通过不去满足欲贪而达到欲贪最终自我的消退。一切正确的佛法修法都是如此,正视欲贪的表演,而不去满足欲贪的需求。有些修法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标,这些修法属于善法,不是究竟之法。对欲贪必定正面观察才能永断、不再升起,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虽然有效,但这种效果是不稳定的,容易退转。
1.3.3 一切不忍
火种,依三种见。何等为三?有一如是见、如是说:‘我一切忍。’复次有一如是见、如是说:‘我一切不忍。’复次有一如是见、如是说:‘我于一忍一不忍。’火种,若言一切忍者,此见与贪俱生,非不贪;与恚俱生,非不恚;与痴俱生,非不痴;系不离系,烦恼非清净,乐、取、染著生。若如是见:‘我一切不忍。’此见非贪俱、非恚俱、非痴俱,清净非烦恼,离系非系,不乐、不取、不著生。火种,若如是见:‘我一忍一不忍。’彼若忍者,则有贪,乃至染著生;若如是见不忍者,则离贪,乃至不染著生。
彼多闻圣弟子所学言:‘我若作如是见、如是说,我一切忍,则为二者所责所诘。何等二种?谓一切不忍,及一忍一不忍。则为此等所责,责故诘,诘故害。’彼见责、见诘、见害故,则舍所见,余见则不复生。如是断见、舍见、离见,余见不复相续、不起、不生。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我若如是见、如是说,我一切不忍者,则有二责二诘。何等为二?谓我一切忍,及一忍一不忍,如是二责二诘。’乃至不相续、不起、不生。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我若作如是见、如是说,一忍一不忍,则有二责二诘。何等为二?谓如是见、如是说,我一切忍,及一切不忍,如是二责。’乃至不相续、不起、不生。
(九六九)
欲贪既然能象灯油一样自我消耗怠尽,那么为什么欲贪始终不止呢,这是因为由于欲贪的原因,牵引众生造作,当不去满足这种欲贪,那么就会产生苦受,那么是否说可以说忍受这种苦受,欲贪就会消退吗?
佛陀说:忍有三种,一种是一切都忍,二是一切不忍,三是一忍一不忍。如果是一切都忍,这种知见是有贪嗔痴的。如果说一忍一不忍,那么这其中的一忍是有贪嗔痴的。如果说一切不忍,这样的知见是清净的,是没有贪嗔痴的。
在修习佛法中,见苦圣谛,苦升起时,佛法不是要求修习者去刻意的咬牙切齿地忍受这种苦,而是要求修习者如实知这种苦的升起,苦是非我的,既然不是“我”的,那么去压制或忍受都是错误的处理方法,苦是无常的,当苦升起,也必有消退时,如实知苦,而不是去忍,那么苦是会逐渐消退的。
1.4 修心法
尊者舍利弗问月子比丘言:“提婆达多云何说法?”
月子比丘语尊者舍利弗言:“彼提婆达多如是说法,言:比丘心法修心,是比丘能自记说,我已离欲,解脱五欲功德。”
舍利弗语月子比丘言:“汝提婆达多何以不说法言:比丘心法,善修心,离欲心、离瞋恚心、离愚痴心,得无贪法、无恚法、无痴法,不转还欲有、色有、无色有法,彼比丘能自记说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耶?”
月子比丘言:“彼不能也,尊者舍利弗。”
尔时尊者舍利弗语月子比丘言:“若有比丘心法,善修心者,能离贪欲心、瞋恚、愚痴心,得无贪法、无恚、无痴法,是比丘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四九九)
月子比丘是提婆达多的弟子,尊者舍利弗问月子比丘提婆达多所说何法,月子比丘回答说是心法修心,尊者舍利弗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完整的,正确的心法修心法应是离于欲贪、瞋恚、愚痴,得无贪嗔痴法,如此才能证得不受后有。
佛法是修心之法,应知这个修心之法的内容是特指的,通过本经可知,心法的关键是离于贪嗔痴,唯有离于贪嗔痴的心法才是佛法所指的修心之法,不能笼统地认为那些凡是号称修心的法都是正确的。
1.5 身受心不受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汝向何不重问世尊,云何苦患身,苦患心?云何苦患身,不苦患心?”
长者答言:“我以是义故,来诣尊者,唯愿为我略说法要。”
尊者舍利弗语长者言:“善哉长者!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患、色味、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摄受。彼色若坏、若异,心识随转,恼苦生。恼苦生已,恐怖、障碍、顾念、忧苦、结恋。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心苦患。
“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一○七)
那拘罗长者一百二十岁了,年纪很大,体弱多病,向佛陀求教长夜安乐的法,佛陀告诉他身苦患,心不苦患。长者依佛教言,变得诸根和悦,貌色鲜明,但对法义仍有疑问,就向尊者舍利弗请教身苦患、心不苦患的含义。
尊者舍利弗说:如实知色受想行识,如实知苦集灭道,心不随之转动,那么就不会产生苦,这就是身苦患,心不苦患。
身苦患、心不苦患在南传及北传佛法中被简称为身受心不受。从舍利弗的开示看:身受心不受是通过证知四圣谛达到的。
2 如实观察
2.1 观察眼,耳鼻舌身意
当正观察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生厌故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比丘,我说心正解脱。心正解脱者,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一八八)
观察眼,耳鼻舌身意的无常。
2.2 五受阴如实观察
2.2.1 如实观察五受阴
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三三)
如实观察的对象是五受阴,观察的内容是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当这样观察时,则对五受阴不再染着,不染着则能自证得涅槃。
2.2.2 如实观察七处善
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于苦、乐、不苦不乐受,不如实观察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观察故,于受乐著生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从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受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于受乐著灭,著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皆悉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六五)
如实观察五受阴,五受阴之集、五受阴之灭,如实观察味、患、离。
味,滋味。色,受想行识的滋味如实观察,则知其是无常、无我的。
患,过患。如实观察色、受想行识的滋味,则知若执取是会产生过患,产生苦的。
离,指法次法向。当如实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常、无我的,知道执取会产生苦,那么欲贪就会减少,最终熄灭。
3 如实显现
3.1 四圣谛如实显现
云何如实显现?谓此苦圣谛如实显现,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显现。
(四二八)
如果能依照佛法修习,会呈现出各类体验,这种如实呈现的全部体验就是四圣谛的展开。依照四圣谛理解修习时呈现的各类体验,法次法向,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四圣谛如实知,最终达到四圣谛无间等。
3.2 缘起法如实显现
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
(三六七)
如果依法修习,会呈现出各类体验,这种如实呈现的体验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如实呈现的是缘起法十二支;
二、呈现的每一支都依苦集灭道四个方面分别显现,即四圣谛分别显现;
三、呈现的这些法使修习者知世间法有共同的特性:无常、有为、有漏。
3.3 内寂其心,如实显现
当勤禅思,正方便起,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成就已,如实显现。
(四二八)
如实显现四圣谛的途径是内寂其心,内寂其心的方法是:勤禅思,正方便。
一、勤禅思,谓于四圣谛正思维;
二、正方便,谓善于因时因地精进修习佛法。
如实显现四圣谛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在佛法中,没有复杂难以理解或把握的修法,因此学习佛法没有资格的限制,几乎只要愿意学习佛法,就都能够修习修法。从历史也可以证实这一点,佛陀成等正觉之后,他的弟子极多,而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原始社会,那是一个文化、经济、科学都极为落后的时代,但他的弟子们都能正确理解佛法,并从中获得利益。
当修无量三摩提,专心正念。所以者何?修无量三摩提,专心正念已,如是如实显现。
(四二九)
勤禅思,正方便能达成三摩提,三摩提是音译,又译为三摩地、定,意思是排除一切杂念,心神平静,即内寂其心,如是在这种状态下,专心正念就能使四圣谛如实呈现出来。
4 修习三十七道品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我已说如是法,观察诸阴。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进得尽诸漏。若复善男子于我所说法,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诸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彼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彼触、受、爱、行,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而见受是我;不见受是我,而见受是我所;不见受是我所,而见受在我;不见受在我,而见我在受。不见我在受,而见想是我;不见想是我,而见想是我所;不见想是我所,而见想在我;不见想在我,而见我在想。不见我在想,而见行是我;不见行是我,而见行是我所;不见行是我所,而见行在我;不见行在我,而见我在行。不见我在行,而见识是我;不见识是我,而见识是我所;不见识是我所,而见识在我;不见识在我,而见我在识。不见我在识,复作断见、坏有见;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作如是知,如是见者,疾得漏尽。”
(五七)
修习三十七道品,观察五受阴,断除我见,那么就会很快断苦,得漏尽。
5 苦灭次序
如是净心进向比丘,粗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粗垢,欲觉、恚觉、害觉,如彼生金除粗沙砾。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金除去尘垢、细沙、黑土。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纯净。
复次比丘于诸三昧有行所持,犹如池水周匝岸持,为法所持,不得寂静胜妙,不得息乐,尽诸有漏。如彼金师、金师弟子,铸炼生金,除诸垢秽,不轻不软,不发光泽,屈伸断绝,不得随意成庄严具。
复次比丘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尽诸有漏。如炼金师、炼金师弟子,铸炼生金,令其轻软、不断、光泽,屈伸随意。
复次比丘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于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如彼金师,铸炼生金,极令轻软、光泽、不断,任作何器,随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于诸入处,悉能得证。
(一二四六)
本经佛陀宣说了苦灭的次序:
一、首先灭除粗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
二、次灭除粗垢,谓欲觉、恚觉、害觉
三、次灭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
四、觉知善法,思惟除灭,
五、于诸三昧有行所持。
六、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尽诸有漏。
七、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
6 久修自然断
譬如巧师、巧师弟子,手执斧柯,捉之不已,渐渐微尽,手指处现,然彼不觉斧柯微尽而尽处现。如是比丘精勤修习随顺成就,不自知见今日尔所漏尽,明日尔所漏尽,然彼比丘知有漏尽。所以者何?以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譬如大舶,在于海边,经夏六月,风飘日暴,藤缀渐断。如是比丘精勤修习随顺成就,一切结缚、使、烦恼、缠,渐得解脱。所以者何?善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
(二六三)
比如木匠经常使用斧头,时间久了,那么斧头的手柄就变得越来越细,最后就会断掉。但是这个木匠在任何某一特定的日子中不会觉得斧炳与前一天相比有什么变化,但这个木匠知道只要天天使用,斧炳是会折断的。又比如停泊于海边的大船,有粗大的绳索系着,这个绳索经风吹日晒,时间久了,也会最终断掉,但在任何特定的一天里,是看不出这根绳索有什么变化的。修习佛法也是这样,每天都精进修行,也许看不到每一天的进步,只要努力修行,当时间足够久了,就会断除贪嗔痴的束缚。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要问以后会怎么样,应该问自己是不是在时时努力修行中。
在本经中,佛陀明确指出修习佛法的内容是: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离开这些内容就不是修习佛法。另一方面,佛陀也指明修习佛法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对于从未有过修行经历的人,对于理解佛法并有初步的体验是很快的,但如果要更进一步,并彻证缘起法,那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经中虽然有闻法即能证悟的记载,但应当考虑这些人往往已经在其它方面有了极高的修为,他们缺少的是临门一脚,佛陀的开示帮助他们最后关键的一步,因此,他们可以相当快的证解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