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警示:过度付出反而会养出"关系吸血鬼”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研究显示:89%的人际冲突源于边界模糊。
"你这周末没事吧?帮我接个孩子。"
"借我2000应急,你存款那么多……"
“哎呀!再帮我砍一刀吧!举手之劳。”
……
这些"理所当然"的请求,生活中你曾遇到过几个?
我想每个人都会遭遇这样的情况吧!他们总是“热心”地插手你的事,习惯性越界,甚至把你的包容当成理所当然。
起初我们总劝自己“算了吧”,可久而久之,心里的委屈却越积越多....
作家周国平在书中写道:“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现实中,缺乏边界感的不在少数。他们听不懂他人的“弦外之意",悟不到交往的“隐形规则”。
-—-:。:·。.。.:·。
我所在的楼层有四户人家。对门是一对小夫妻跟我很熟,左侧的老学究更是我的忘年交,但住在他对门的冷阿姨却让人敬而远之。
其他不说,单单她不收拾当天的垃圾让其在楼道过夜发酵就让人堵得慌。
盛夏酷暑那味道……本来举手之劳我可以代之,但老学究说不要惯她这臭毛病,直到有一次她家的厨余垃圾汁液快流到老学究门前了,我实在看不过帮她丢了去。
一起身,垃圾汁水不小心流到了我脚上,我非常恼火。我突然想起《被讨厌的勇气》里那句话:所有痛苦的关系都源于边界问题。
第二天,我住处门口直接出现了第二袋垃圾。
好家伙!直接丢到我门前来了!
不幸被言中,从此,帮她丢垃圾似乎成了我既定的任务。
不丢吧!满楼道都是那种腐败酸臭味,那简直是苍蝇的盛宴!丢吧!长此以往何时是个头?
更有甚者,前天我正俯身收拾她家垃圾时,她居然开门又递给我一袋。
“阿姨,垃圾袋放门口很容易招蟑螂,大热天的味道也大,希望您下次直接带下楼哦!”
“哼!这就受不了了!”随后就是大力的关门声。
我愣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
更绝的是,她似乎忘了白天的事情,当晚不幸跟她在电梯偶遇,她居然当众跟我上演亲密戏。
我跟她明明不熟,她却坚持贴着我耳朵耳语旁边一个女人的秘密。我后退几步几乎嵌进电梯壁,她却再次贴上来,那混合着韭菜盒子的呼吸喷在我颈动脉上让我……
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是条壁虎,能当场断尾逃生而去……
后来我终于明白,那些散发着酸臭味的不是垃圾袋,而是被践踏的边界感。
所有“顺手帮忙”的背后,都标好了吞噬自我的价码。
这似曾相识的种种,这边界模糊的情况,这理所当然的越界并非我初次经历。
-—-:。:·。.。.:·。
时光荏苒,曾经的人过往的事,仿佛就在昨天。当回忆的风轻轻掠过,庞翠花瞬间闪过我的脑际。

翠花?是不是好土的一个名字?但就事论事,她可是学霸一枚。
可惜!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来自江西婺源小山村的她很爱美,但比起婺源的美景,她输得很惨。
无奈天生一颗少女心,胖胖的身子总是裹着不服输的粉红连衣裙。
跟她不怎么好,只是同寝室而已,但她老说“我是你老公,你当我老婆”。
有一次我们正在吃饭,她在不远处大声喊我:“老婆!我脚崴了!你来扶我去医务室。”
我刚要起身,被薛红梅一把拦住。
“你恶不恶心?什么老婆?自己挪着去。”
薛红梅吼了她一句,嘿!奇怪!她居然径直去了,哪里崴脚了?无非想我陪她去医务室拿点棉签。
那时我母亲给的生活费虽然很少,但我舅舅是储备大军,别人有的我一样不少。
可庞翠花来自山村,手头自然拮据。我的护手霜永远在她抽屉里"暂住",家人朋友送我的一些生日礼物总能在她枕头下找到。
有时她还悄悄转送她的朋友,美其名曰:朋友送的,全新未拆封。
当我新买的护手霜再次被她悄悄拿走,我只好直言相告,惯得你是没边了。
“这护手霜我也要用,不过超市离这里也不远,现在去买还来得及。”
隔壁班的小文提起她来好像开了闸:“有次翠花失恋了,凌晨三点给我来电,说她失眠了睡不着,要我陪她聊聊。”
“但上个月我发烧到39度要她帮忙买药,她却说吃不吃药都是一回事,多喝热水不就好了嘛!你们城里人娇气得紧哩!”
我至今还记得小文拿腔捏调学翠花说话的样子。
“哎呀!人家都没吃过,尝尝有什么嘛!”所谓的尝尝就是把剩下的大半袋全拿走,剩下我们几个愕然。
“玛丽!这是你新买的衣服吗?好漂亮!咱俩谁跟谁啊?我先试试……”
“凯琳!这是你的香水吗?好香啊!我喷喷……”诸如此类,时间一久,大家都躲她远远的。
遇到这种室友你们会怎么样?
A.锁柜子;
B.开撕;
C.反向蹭用。
其实我当时很想问问她:"如果友谊是块蛋糕,你是否连上面的糖霜都要刮走?
"好关系就像两棵相邻的树,根系各自独立,树冠才能相触成荫。
这种“理所当然”的越界哪里说得完,我突然想起了刚来北海认识的寒梅。
-—-:。:·。.。.:·。

寒梅是我所在贵族学校的语文老师,看起来大大咧咧。我上班的第一天她就跟我编排学校某些老师的各种不是。
“我好困!我要休息了!”
“哎呀!你真没趣!”
这所学校是我来北海的第一站。但学生高昂的学费和一些基本的教学理念让我觉得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不到三年,当我的现任林校长向我抛出橄榄枝,我毫不犹豫选择“净身出户”。
寒梅比我早两年入职。第一次发工资她就跑过来问我有多少,并不停抱怨她比我入职早工资却比我少。
旁边的李先妃翻了她一个白眼:“工资是保密信息,就像体检报告一样,能随便给你看吗?”
这还不算,她每次来我办公桌不是顺走纸巾就是拿走大部分零食,有时连签字笔也不放过,就像鬼子进了村。
抽屉被她拉得哐哐作响 ,我耳边终于响起了边界崩塌的警报声。
以至于文竹!我最爱的盆栽文竹都开始往她那边倾斜生长 ,我当时仿佛听到文竹眼泪巴巴地求救:“我脖子酸了,快扶我一把……”
她可不仅仅针对我,校医鲁医生每次看到她去诊室,马上进入戒备状态,说“鬼子又来了!”她的存在像块人形磁铁,专门吸附别人房间里的小物件。
有次学校组织体检,她非要看一个同事的体检报告。同事告诉她是乳腺结节,良性病变。但她却一把抢过报告单,大声喧嚷:『怕什么?又不是癌症,看看都不行吗?』
眼看同事快哭了,我一把夺回来,“你怎么那么多事?”她悻悻然走开,末了不忘补充:『我表哥在肿瘤医院工作,你结节几级告诉我,死不了人的……』
这种步步紧逼的所谓“关心”,让人犹如脱水的鱼,窒息而绝望。
-—-:。:·。.。.:·。
人啊!人!我有时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生活中为什么有那么多脸皮厚、边界感拎不清的人。
每当她们提出无理要求,我们却总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拒绝。我们常常因为害怕冲突,而让自己陷入疲惫的泥潭。

毛姆曾说:“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杀死自己。薄情是护城河,无情是防盗门——成人的边界感生存法则。”
邦达列夫也警示: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何为边界感?说得直白点,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一位资深教育家在演讲中大声疾呼:设立边界不是自私,而是健康关系的开始。界限意味着尊重,尊重他人的同时,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边界感不是筑墙,而是修篱——既保护自己的花园,也让花香自由流动。 当你学会说‘不’,那些真正的是’才会更有分量。”
今后如果我们再遇到越界请求时,不妨试试温柔而坚定地说:‘这次不行哦!”至于关系会怎样,那就顺其自然吧!至少,你勇敢地喊出了“不”字。"
当你说出第一个不字, 世界终于把属于你的氧气还了回来。
也许设立边界的过程会引发他人不满,甚至会被人误会冷漠而自私。
但请相信——真正在乎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底线’而离开。那些因你拒绝就翻脸的人,本就是来占便宜的。
这个世界从不缺“老好人”,缺的是敢于说‘不’却依然温暖的勇者。
愿我们都能遵守边界,亲疏有度,远近相安!温柔待人, 更坚定爱己!!!
你经历过最尴尬的越界行为是什么?
你最讨厌哪种越界行为?
我们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