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水渠(二)
孩子们在解决了管道漏水的问题后又迎来了新的问题——水流到一半不流了。这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开始从观察到尝试,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
“水还是没有过来!”沙池里的小朋友正等着用水。
“我们去看看水流到哪里了?”芒果和几个孩子闻声赶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再来倒水试一试!开始倒水!”
“水在这里就不流了!”大尧最先发现了问题所在。
“为什么水流到这里就不流了呢?”在一旁观察的我想孩子抛出了问题。
“可能是因为水太少了吧?”
“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我回答道。
“要不我们再多倒一些水试试吧!”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测又开始尝试。但是即使增加水量,水依然流到一定的位置就不流了。
“水又停了!”
孩子们对此很疑惑,明明增加水量了呀。
“我知道了!”班里的陶陶好像发现了什么。
“这里是斜坡,这里的水罐都在地上就是平的,水就没办法往前流。”
“我知道了!因为我妈妈跟我说过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
这里,孩子开始意识到“坡度和水流的关系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坡度”问题呢?支撑管道的架子是有限的,但是从水池到沙池的距离又太远。
“我们可以用别的东西垫着水管!”
“可以用轮胎!”说着,孩子们去找来了1轮、3轮、4轮不同高度的轮胎。孩子们开始把不同高度的轮胎放在水管的不同位置。
第一次摆放轮胎结束,孩子们开始倒水尝试,发现这次比不放轮胎的情况更糟糕,因为水不往下流了。
“我们放的不对!这里高、这里矮,应该是越来越矮。”观察力比较强的陶陶发现了问题。孩子们随及开始比较不同轮胎的高度,然后按照由高到矮到顺序摆放在管道下面。
“我们还可以把管道从这个架子下面穿过去!这样就不会很高了!”芒果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他发现,管道不仅可以放在架子上方,还可以放在底端,这样就解决了架子高度一样高的问题。
这一次,孩子们会成功吗?
“321!防水!”
“这次水流的很远啦!”
“我们接到水啦!”沙池里的孩子也传出了信号。
孩子们欢呼起来,解决问题得到的快乐可比一根棒棒糖有趣多啦!
教师思考:
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孩子们遇到了新的问题——管道的坡度问题。对于“坡度”这一概念,教师没有第一时间给孩子们做出解释,而是引导、等待孩子们自己发现这一问题,并在实践中尝试将其解决。所以,“实践操作”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