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读书总结

2018-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永远在B口等你

过去半年,读书是随意而任性的,喜欢的就一口气读完,不太喜欢的总是慢吞吞。总结一下。

首先《霍乱时期的爱情》。整个故事明丽而动人,传递了爱情比死亡更伟大的信念。在书中,比时间亘久的是爱情,比生命更重要的也是爱情。

不过,这爱情并不是纯粹的——毕竟其中撒了谎。记得故事一开始就是为爱情自杀的事件。故事的结局是,在游船上,暮年的爱人在蜜月旅中迎来了霍乱。

第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灿烂奢靡,把酒言欢。生前热闹与死后冷寂形成明显对照。那座绿灯,指是盖茨比走向人生巅峰的信号,也是他跌入死亡的心魔。

第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托马斯爱的自如潇洒,特蕾莎信仰专一纯粹。不可承受的除了沉重,还有难以言说的空虚。

2017年在写了几篇例行性的新闻稿、宣传海报之后,突然觉得表达方式单一,遣词单调乏味。故而想读文学作品。文学读了实用性不明显,但私以为读点无用书,惬意无比。

年少时不喜外国文学,一看《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就犯困,因为人名长提不起兴致(也许这是不敢再刷一遍《百年孤独》的原因,虽然名字可以将之想象为张三李四王二……)

忽然想起来恶补外国文学。

初冬的一个晚上,朋友强烈推荐《霍》,说坐地铁时一口气读完。受其影响,我竟然也一口气读完。

时代在改变,读书以及求知的欲望常被压缩到最小。其实返璞归真,忘却时代的洪流,过古朴甚至原始的生活甚好。

曾经有人说少不读……老不读……

当时还不愿相信,现在终于明白,年龄以及心迹的改变最直接地就体现在读书的趣舍中。

少年时期过了,再读书总是多了些其他思考。

《霍》背后映射了拉美殖民地的什么概况?《了》反映了JAZZ AGE 期间美国年轻人的什么心态以及美国社会的什么变化?《不》中捷克人为什么失掉了自己的祖国?提到斯大林儿子死去又是何用意?布拉格之春究竟在民主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多远?

不凡的作品,一般说来都会承载着时代的特征,会显得深邃与厚重。

在这个层面上来看,文学与历史之间水乳交融。文学需要历史的深沉的内核和宏大背景,历史则需要文学的漂亮的外衣及娓娓道来的意趣。

不过之前也听人讲过,不朽的作品应该超脱时代的。比如吸引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张爱玲,其笔法灵巧辛辣,世俗味颇浓,易得人心。

不凡需要内容深刻,不朽就得代入感十足。二者得兼,必为好书。

也重温了葛亮的《朱雀》,主要目的是从中找寻中国近现代史的材料。

日本侵华、国共合作、国共内战、新中国政治概况。

三位女子的际遇,一段大概的中国变迁史。

受《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影响,想着学一学冯唐的表达,《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翻了几页,没再继续读,草草归还。

嗯,多读书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