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马克电视剧两性情感

这不是《北京女子图鉴》,是北京爱情故事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88人  GirlPub

Hey,大家好

我是毛小毛

五一小长假,在家没事,刷了6集《北京女子图鉴》。

前两集还是不错的,我差点哭了。看着陈可(戚薇饰)拒绝妈妈安排的公务员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北京。

和很多北漂青年一样,北京在陈可的眼里,是闪闪发光的梦想之都。呆在四川,对她来说,意味着一事无成,会过着一眼看到头的生活。

但是从第3集开始,我是真的要看哭了。不是感动得哭,而是尴尬得想哭

在聊《北京女子图鉴》之前,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东京女子图鉴》。

里面的女主绫,男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富二代男朋友嫌弃她不是本地人,骗她说自己是不婚主义,分手后立马跟另一个富二代女生结婚。

有钱的服装店主只是想包养她。然后找了个实力相当的普通男人结婚,发现老公出轨,连孩子都有了。

最后,偶遇看到初恋,想过去搭讪,发现初恋结婚也有了孩子。

绫是个很虚荣,但是有更有上进心的女生,她想要虚荣的生活,有钱且帅的男友。

但是她在事业真的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并没有什么男朋友上司给她指导工作,也没有男人带她参加聚会,认识高端人士,也没有说,认识的客户也是富二代,最后成了男朋友。

东京女子图鉴剧照图

再来看看《北京女子图鉴》,同样爱慕虚荣的女主陈可,到了北京,人生像开了挂一样地顺风顺水。

桃花运贼好,一集一个男人,一个比一个多金,又是介绍工作,又是送香奶奶包、卡地亚手表的。

运气也贼佳,给轻轻松松跳槽,09年就拿着7000块的工资。有4套房的老板,便宜租了一套给她,还跟她说家里的包包随便用。

????

竟然有点羡慕。

但是,这是真实的北漂生活吗?

应该不是吧。

从现实出发,我们一一来解析一下。

刚去北京的人,第一个问题一定是住哪。

电视剧里的陈可,刚去的时候,借住在一个大学男同学租的房子里,曾经的好兄弟。

开始我就疑惑,陈可不是有男朋友吗,居然还跟一个异性同住,就算是老同学,也应该男女有别啊,更何况,人都是会变的。

果不其然,住了几天后,这个好兄弟终于忍不住去扒陈可的衣服。“你每天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受不了了啊”。

深夜在街头大哭了一顿以后,陈可就借住在了发小王佳佳租住的地下室。这才回归了一点真实。

在北京,关于住的问题,生活可比电视剧戏谑多了。

我有个朋友薯片,去年毕业到北京工作,和朋友一起合租在一个小房间里,每个月平摊2500块的房租。

今年4月底的一天,房东大叔突然找到她,要求她和朋友抓紧时间离开出租屋。大叔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得知,她们租了一个“公租房”.

这位一年只涨了500块房租的“和蔼”大叔并没有房子的产权,因而不能转租,邻居发现之后他怕摊上大事,才使出“赶人”这招。

你无法想象在北京面临失去住处的恐惧。那段时间的无碍一边应付房东的催促,一边忙着寻找新的住处,一边还要处理工作中的七七八八,每天精疲力尽。

解决了房子问题,接下来就是工作了。

电视剧里的陈可的第一份工作,是骚扰她的男同学介绍的,就算跟人闹翻但对方给的工作不能丢。

虽然工作不怎么样,只是一个前台,但就像陈可自己说的,如果没有那个同学,可能自己连这样的工作都找不到,自我认识可以说很清晰了。

然后通过发小王佳佳认识了吴总,跟着吴总参加了一个莺莺燕燕的油腻中年饭局,虽然心里很恶心,但对油腻大佬给予的机会欣然接受。

第二份工作就这么来的。

忍不住吐槽一下,不是独立女性奋斗史吗,这怎么都是靠别人上位的啊。

我认识的北漂青年可不是这样的,还是刚刚说的薯片,是一名记者,先不说通过了多少轮面试才辛辛苦苦进去的。

每天的工作内容也是很辛苦的,参加活动、发布会、采访、整理录音、写稿等等。虽然规定每天上八小时的班,但是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哪里有新闻,就往哪里跑。

真的应了那句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哪个刚开始工作的人,不是忙碌、上进、闯祸、学习再上进的。

接下来就是爱情了。

我问朋友看这个剧有什么感觉。

她说,其他我都可以忍,但找个男朋友这么容易的?虽然说中国的单身男性比单身女性多了3000多万,但那3000多万人去哪了?都在陈可家门前排着队?

而且全是优秀帅气又多金的?

我说如果是矮的丑的挫的来演,你也不想看了吧。

大城市的爱情,别说找男朋友不容易了,找到一个眼睛不眨一下就买个大牌包的男朋友更不容易。

这种充满了外省青年的巴黎化乌托邦场景我们看看就好。

真正的北漂们不会像陈可这么开挂吧,身边还有各种神助攻。

这一定不是女性奋斗职场剧,不然怎么会没有拼搏、没有低谷、也没有被打压到低谷的绝地反击呢?

或许,也只能说。

陈可漂的北京不是我们认识的北京,陈可混的职场不是我们身边的职场。


我问薯片,北漂是什么感觉?

她说,三言两语说不清,但一定不是《北京女子图鉴》里这样的。

那这部剧到底在讲什么?独立女性、奋斗、北京?怎么都看不到啊?

薯片说,你也不能怪编剧。

人生需要刺激,电视剧需要剧情。假如演绎一个北漂数十年来日复一日地奋斗,并最后放弃回家。又有什么意思呢?

在北京

脱单和脱贫都没这么容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