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写越快乐之《精进》读书笔记之选择之惑

2018-10-28  本文已影响21人  韬声依旧在路上
精进 - 图片来自简书App

关于作者

采铜,作家,2016年进入亚马逊中国年度新锐作家榜。他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剖析人们思维里的种种禁锢,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放于困惑的熔炉中反复冶炼,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

关于本书

《精进》采用了影响人生的七个关键切面,一一设计了精进的路径,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最大的可能。

核心内容

作者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等七个方面阐述了我们可以走什么样的路能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我们想要的目标。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 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选择之惑 - 图片来自简书App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然后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不是对比所有的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选项。

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才是你做出最优选择的原动力。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标准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所谓“选择”,就是“审分寸”。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我们来复盘一下,最近一周(时间维度可以自行设定)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当我们陷入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是,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在《第三选择》这本书中提出了你的方法、我的方法,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三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和双赢。

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你是不是也想做一个斜杠青年呐

按图索骥评估选择 - 假设有ABCD四个工作机会

职业咨询专家金属人老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了“职业价值”,可以让我们考虑工作时更加全面:

  1. 冒险 - 工作充满挑战,需要冒险
  2. 权威 - 在工作上运用自己的职位控制别人
  3. 竞争 - 工作中必须经常与人竞争
  4. 创造性与自我表达 - 在工作中经常能运用想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5. 弹性时间 - 可以自行决定工作的时间
  6. 助人 - 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提供直接的帮助
  7. 收入 - 工作能够赚大钱
  8. 独立 - 自己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要做什么和怎样做
  9. 影响他人 - 工作上能影响他人的意见或决定
  10. 智性刺激 - 工作本身需要相当程度的思考与推理
  11. 领导 - 在工作中能够指导、管理、监督他人
  12. 户外工作 - 工作的地点在户外
  13. 说服 - 工作的性质就是说服他人行事
  14. 劳动 - 工作需要用到很多体力活动
  15. 声望 - 工作能使自己在别人面前、在邻里之中有地位、有尊严
  16. 公共关注 - 工作能使自己很快地得到别人的注意
  17. 公共接触 - 工作需要经常与公众接触
  18. 认可 - 公众有利于自己变成公众人物
  19. 研究 - 工作上能发现新的东西然后应用它
  20. 例行性 - 工作有着固定的流程,不必经常改变
  21. 季节性 - 只在每一年的固定时段才工作
  22. 旅行 - 工作需要经常旅行
  23. 变异性 - 工作的职责经常更改
  24. 照顾小孩 - 工作的对象是孩童
  25. 手部操作 - 工作中大部分需要用到手部的动作
  26. 机械操作 - 工作中大部分需要用到机械等设备的操作
  27. 数字运算 - 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统计学或数学

作者认为需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培训指导 - 有优秀的导师或主管进行一对一指导或可参加有体系的培训
  2. 工作强度 - 工作需要经常性加班,工作节奏快
  3. 团队氛围 - 和谐、富有生产力的团队氛围
  4. 考评制度 - 有公正、透明、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
  5. 晋升空间 - 公司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
  6. 工作环境 - 公司为员工提供舒适、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
  7. 食物 - 员工在上班期间能获得营养、健康、美味的食物
  8. 艺术性 - 工作内容与艺术审美相关,以随带获得审美愉悦

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所谓的规则,都是你自己心中的某种假设,这种假设未必合理,只有通过扩展规则,打破边界才能获得更有探索精神的个人追求。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内外结合才能最大化地激发你的潜力,让你爹才能得以在合适的平台下充分地绽放。一个人的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而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受到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

核心观点

实践练习

个人感想

本次分享的主题是关于精进这本书中有关选择的话题,通过这个话题我会联想到一本书《决策的艺术》,而选择和决策是一个维度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做出最有利的选择,那么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会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有的是人生大事,有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能可以锻炼你的选择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你如何开启自己的人生故事,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如何在随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让定位可以标签化你的品牌,让个人品牌植入你的宣传和推广过程中,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应用,可以再次复盘你的个人品牌运营,让推广和营销能在磨练个人品牌的过程中给予最大的助力,我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时间会让选择更有价值,利用时间的复利充分展现你的个人价值,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自我成长践行迭代。若是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