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到心理,再到人工智能

十八、从状态区分体到性质,从性质到标记符号

2018-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程远

性质、符号、标记、语言、感知体(点)、的关系。

1. 性质:包含“最简性质”和“非最简性质”。

1.1. 最简性质:由“单个区分体子态组成”,或由“单个区分体子态段组成或构成”,或由“两个区分体的子态(段)或两个以上区分体子态(段)组成的各种性质结构体组成或构成或组构成”。如果用《“最简结构体”与心理、生理的结合(附录详版)》里的命名说法,则可以描述为:O点态或O点态段或O面态或O面态段直接组成或构成或组构成的、不能用语言解释的、直接由感官感觉的状态性质组成的,比如红、黄、绿、痛、痒、1、是、不是、有、没有、动、静、走、停、跑、等等。从通用语言的角度讲,拆解到不能拆解的语言“词”,也即不能用语言解释的词,是其中一种最简性质的标记符号。

[注:

(1) 另一种是不用于沟通交流的“非语言标记符号”,存在于每个人或动物的认知里。可能随机产生、稍纵即逝,也可能长期存在。

(2) 用物理理论的认知方法解释的颜色定义不属于最简性质。比如用波长解释红色,这样的红色定义不属于最简性质。

(3) 如果“动”只由感知状态直接组成,不能用语言解释,则属于最简性质。如果用“非静即动”的语言解释的性质认识,则不属于最简性质。

(4) 仅凭直观视觉印象认识的“树”是最简性质。如果要加上“会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泥土养分”等语言解释的性质才是“树”,则“树”不是最简性质。

(5) 分子、原子、质子以及所有更小的、不能被直接感知到的、可用语言解释的物理性质,都不是最简性质。所以,“还原论”至少应该有两个层面:一种是微观物理研究,一种是基础感知认知研究。前者应称为“物理还原”,后者称作“感知认知还原”。感知认知还原后的基础性质有:“用于沟通交流的语言(词)最简性质”;比“语言(词)最简性质”更基础的是“感知点”、“感知点状态”、“感知点状态转变(演变)规律”;

(6) 理论物理没有读音的“象形图示”,类同于原始“象形文字”。理论物理感知状态(指想象感知状态)在未用象形图、或公式、或自然语言描述出来之前,是一种物理研究者想象的感知状态,然后物理研究者用没读音的象形图描述自己的想象,象形图属于最简性质,然后物理研究者用公式(或者说符号式)表示象形图,公式是象形图的再标记符号。那么,公式是不是最简性质?如果说公式不是最简性质,可公式却是象形图的再标记符号;如果说公式是最简性质,可象形图却是没有声音发音的语言,公式并不可以用语言解释;那么,公式到底是不是最简性质?——事实上,实质客观是不存在悖论的,因为实质客观如果存在悖论,实质自然就无法演进下去。“象形图”、“公式”、“自然语言”都是实质客观的标记符号,它们本身不管怎么定义或命名对实质自然都没有影响,即不管它们是定义为“最简性质”还是定义为“非最简性质”都不重要。命名只是一个标记符号,不是事实本身,只要理解思想感知或事实本身,如何命名并不重要。——另外,用日常自然语言描述公式,日常自然语言可以认为是公式的再标记符号。

(7) 人的感官状态,实时感知状态(包括记忆感知)存在的可能状态非常之大。语言不可能描述所有细节(虽然所有细节加起来也是有限的。),而且就算可以描述所有细节,这样的描述也没有意义,因为就会不存在“通用抽象性质(公理、定律)”。所以,语言的本质作用就是用于归类感知状态,以节省记忆,以方便演算。]

1.2. 非最简性质:两种或两种以上最简性质组成的性质。“非最简性质”也称“复杂性质”。

2.

符号:包含“标记符号”和“非标记符号”。

2.1.

标记符号:性质的标记。比如,“有”是“有性质”的符号。

2.2.

非标记符号:非标记的符号。比如,回忆一个没有标记符号的感知面,回忆面(S面)里的任意一个不可分割的感知点状态都是非标记符号。

3.

标记:性质的标记符号。

4.

标记符号:包含“语言标记符号”和“非语言标记符号”。

4.1.

语言标记符号:用于交流沟通的标记符号。

4.2.

非语言标记符号:非用于交流沟通的标记符号。(注:非语言标记符号存在的具体证据:没有任何语言能力的聋哑人,会有避开危险的能力。)

4.3.

一切标记符号都由状态区分体子态组成、构成、或组构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