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不会告诉你的秘密:低谷时最该做的三件事》
2025-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北京梅子
我有的时候会心情低落,有的时候会不想动,不想出门不想社交。
总感觉自己是不是在躺平,但我知道自己还没有躺平的资格,于是也总想自救。
今天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说做这三件事能让自己走出低谷期,感觉非常实用接地气,容易践行,分享给大家。
一、动起来:让身体带动情绪
神经科学研究显示,运动时分泌的内啡肽效果堪比天然抗抑郁药。比如:"每天逼自己跳绳10分钟,两周后居然能看见阳光的颜色了。"
不需要专业装备或苛刻计划。在附近的公园快走20分钟,跟着视频跳一段健身操,甚至只是认真做三组深呼吸。当你的身体开始活动,僵化的思维也会随之松动,因为当汗水流下来的那一刻,眼泪突然就不重要了。
二、做善事:在给予中获得力量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实验室发现,帮助他人能快速重建自我价值感。但行善不等于捐巨款或做志愿者——给外卖小哥说声谢谢,帮邻居取快递,甚至只是在网络社区认真回答一个新人的提问。养个小动物,投喂他们,铲猫砂。很小动物互动,你会觉得自己不是个废物。"给予的本质,是让我们确认自己依然有能力照亮别人的世界。
三、新体验:打破思维的死循环
心理学中的"认知解离"理论指出,新鲜体验能强行打断负面思维的无限循环。可以小到换条路线回家,大到报名学潜水。重点不是学到什么,而是让大脑知道:"看,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
我们都会遇到想要躺平任捶的时刻。但正如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当我们不能改变处境时,我们仍然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和反应。"这三个方法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们从不同维度激活了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力——运动唤醒身体,善行连接社会,新体验拓展认知。
下次当生活重压让你喘不过气时,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自救公式:动起来+做善事+新体验=重新出发的勇气。要记住,低谷时的每一个微小行动,都是向宇宙发出的信号:我还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