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
文:酷啡生涯
“自由职业者的0到1”系列文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生活在全面转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方面经济发展模式要转型,经济结构要转型,包括政府、行业、企业乃至个人也要转型。
十几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这些80后对工作的期望是进入一家大企业朝九晚五,以此得到稳定的收入和不错的福利。但随着知识付费、人工智能、互联网经济等影响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思维方式,随着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浪潮,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经济风起云涌,自由职业、斜杠逐渐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职业选择。
随着很多大企业的“请出35岁、40岁员工离开公司“,企业确实不是家。我们”迟早“都要面临这样的窘境,而且我们所说的“迟早”其实会比原来来得早得多。
我主动做出了选择,提前来到”自由职业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自由、也有更大的枷锁,有幸福、也有更大的烦心事,我想给你讲讲自由职业者的故事。
一提自由职业者,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上班,自由,太好了“,因为现在的我们“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
最近两年周围不上班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去咖啡馆也能见到很多不上班的人,有当自由撰稿人的、有做自由程序员的、有做保险理财顾问的。
他们不上班,但是不等于不工作,他们依然工作,而且比上班的那些人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地工作。
如果说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自由职业是为了自己,从以前的为别人打工变成为自己打工。
那么,不上班人群都在做些什么呢?
他们一般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1. 创业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浪潮,共也吸引到一些职场人士转身投入创业大潮。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摆脱对大公司和机构、平台的依赖,借助互联网工具,重新建构起自己的事业。
他们目标性强,不喜欢条条框框被约束,想要通过创业来实现财务自由。
但创业需要有一定人脉资源、有想法或有创新产品,抗压能力较强,面对非常高的失败率。
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为90%以上,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而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达95%。Funders and Founders发布的调查也显示,创业者第一次创业成功率只有12%,第二次创业成功率为20%。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2. 开店做生意
每一个女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开一家咖啡馆“。曾经的我也有过这个梦想,在海边开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吹着海风、看着海面落日的余晖,端着一杯咖啡看着远处大海的波浪,生活的时钟仿佛慢了下来,能够细细品味“岁月静好”的味道。
不管是开咖啡馆、饭店还是线下其他实体店,开店风险较大,起步资金至少几十万,在一二线城市起步资金甚至要上百万,开店对前期投入要求较高,风险还是很高。
而且开店以后的日常运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为了想要自由的生活而开店,但是开店之后发现还不如上班自由,因为上班的话至少有周末,自己开店之后则变成12*7工作模式。
3. 自由职业
第三种就是自由职业,自由职业的领域五花八门。自媒体人、自由撰稿人、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旅游达人、插画师、饰品手艺人、摄影师、糕点师、运营淘宝店、保险理财顾问。
自由职业需要依赖于一个人的某项特殊技能或者是资源信息,靠自由职业生活的人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属领域有一定人脉资源并且非常自律。
而且自由职业者中很多人是斜杠青年,多技之长,从事多个领域的工作。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于2016年6月至7月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法国和西班牙进行了一项针对8000余人的独立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在线调查。麦肯锡调查的“独立工作者”定义为:提供服务的工作者、销售商品的工作者和出租资产(比如空余房间)的工作者。这三种类型都要求工作者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且许多独立工作者可能会同时做两种以上类型的工作。
根据这份报告的估计,美国有5400万至6800万独立工作者,在另外5个欧洲国家这一数字在3000万至6200万之间。也就是说,这6个国家的独立工作者总人数可能达到1.62亿。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提供服务,只有2%-3%的独立工作者销售商品、1%的独立工作者出租资产。
麦肯锡研究报告领英也曾调查过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根据领英的《2015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报告》,
- 目前中国自由职业者主要为工作年限不长的年轻群体。在中国自由职业者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成。另外,中国自由职业者人数在年龄分布上呈现出“年龄越大,人数越少”的特点。处于31-40岁的自由职业者在总人数中占比为24%,而处于41-50岁之间,以及50岁以上的自由职业者数量分别仅占总人数的13%和2%。
- 在地域分布来看,中国自由职业者人数占比最多的大城市前5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然而,分布在这五座城市的人数占比仅为总人数的26%。在整体上,自由职业者更多分布于中小城市。
- 在行业上,消费服务业是他们的热门选择,该行业中的自由职业者占到总数的17%。中国自由职业者在类型上目前可分为三大类:专业人士、销售代理/无底薪推销员、个体户。其中专业人士主要指包括摄影师、设计师、独立翻译在内的拥有专业技能的自由职业者。另外,受“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个体户们的经营领域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实体店,如今,经营线上网店已成为许多自由职业者的选择。
这些专业人士成为自由职业者,可能大部分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销售代理、个体户等自由职业者更多的是为了生存而做的被动选择,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我周围已经出现了不少高学历、高专业背景的人主动选择从事保险理财顾问、经营线上网店等现象。
听说你不想上班,独自闯荡江湖,你准备好了吗?
说明:
本文参考了2015年12月22日LinkedIn 领英发表的《2015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报告》,以及2016年10月麦肯锡发表的“Independent work: Choice, necessity, and the gig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