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故事

2022-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向星晨

话说,在宋国有一个喜欢养猴子的人,人称“狙公”。

由于猴子慢慢长大,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所以他想用橡子来作为补充。

可问题是橡子也不多,于是他告诉猴子:早上给你们发三颗橡子,下午给你们四颗怎么样?

猴子们大吵大闹表示抗议。

他转念一想,猴子听到一开始说的三颗,觉得少,索性换种说法:那早上给你们四颗,下午三颗可行?

猴子们一听,欢天喜地的散去了...

这个,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

但是今天,我不是来解读成语故事的,我想从商业行为上来聊一聊这个事。

超市里有一款产品,标价100元,为了促销,搞了一个活动,有两种参与方式:1、扫码关注超市的公众号,可以直接打9折;2、扫码关注公众号,在公众号里面可以直接领取一个10元的红包,结账的时候可以抵扣现金。

假如你是该超市的顾客,你会倾向于选择哪一种参与方式?

一般情况下,大家会倾向于选择第二种。

因为第一种打9折,大家会觉得打折力度也不大,好像没什么用;但是第二种,你几乎是白得了10元的红包,心理上会有一种获得的满足感。回想一下,你在一个陌生的群里抢了一个群红包,点开后发现金额是一块钱,当时是什么心情?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那个超市的活动,稍微留意一点就会发现,两种方式的优惠力度是一样的。

怎么样,有没有点熟悉的感觉?

当然,对于商家的这种行为,其实也无可厚非。

在商业活动里,看似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实际上几乎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版本。

他们基于经营考量的这种微创新,也是市场竞争下的一种产物。

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应给予一定的理解,毕竟,我们是得了实惠的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