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普

2020-04-29 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NCCN指南 放疗及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whykm

放射治疗原则(ESOPH-G)

放疗一般原则;模拟和治疗计划

靶区(一般原则):

正常组织耐受剂量限度

脚注:

放疗剂量和支持治疗

剂量

支持治疗

脚注:
c.由于合并症或其它危险因素而存在无法手术危险的患者应接受50-50.4(1.8-2Gy/天)的放射剂量,因为较低的术前治疗剂量可能不足。
d.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了放疗剂量范围是60-66 Gy(1.8-2 Gy/天)。然而,没有随机证据支持超过50-50.4Gy(1.8-2Gy/天)剂量范围有任何受益或危害。

姑息/最佳支持治疗原则(ESOPH-H)

吞咽困难

梗阻

随访检测原则(ESOPH-I)

肿瘤分类 采取的治疗类型 随访建议
Tis或T1a伴或不伴BE 内镜下切除或消融 1.一旦所有癌变的或高危癌前病变的上皮被清楚后,建议行内景随访;2.在第1年,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然后在第2年每6个月检查一次,此后无限期地每年检查一次;3.不推荐将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监测手段
Tis,T1a 食管切除术 虽然切除的目标是切除所有Tis或T1a和BE的病灶,但是切除不完全的BE患者应接受消融治疗,然后行上述的内镜监测,否则,根据症状酌情行EGD检查。不推荐将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监测手段
pT1b(EUS显示N0) ER或消融 1.一旦所有癌变的或高危癌前病变的上皮被清楚后,建议行内景随访;2.在第1年,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上消化道内镜(EGD)检查,然后在第2年每4-6个月检查一次,此后无限期地每年检查1次。超声内径可考虑与EGD联合使用。一旦确诊BE,癌症或者淋巴结转移,需要进一步治疗;3.可考虑行影像学检查,如胸腹部增强CT,每年1次,持续3年,此后根据临床指征而定
T1b,任何N 食管切除术 1.影像学检查,如胸腹部增强CT:应该考虑每12个月检查1次,直至3年(当出现复发,患者可能耐受进一步的以根治为目标的治疗时);2.EGD根据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酌情而定;3.虽然切除的目的是切除所有T1b和BE的区域,但是切除不完全的BE患者应该接受消融治疗和内镜监测,在第1年,每3月进行一次内镜检查;在第2年,每4-6个月检查一次,然后在接下来的3年每年检查1次
T1b,任何N 放化疗 1.前两年,每3-6个月检查一次EGD,然后在加下来的3年,每年检查1次,应考虑行应相许检查,如胸腹部增强CT或PET-CT,前2年每6-9个月检查1次,然后每年检查1次;2.挽救xing食管切除术候选者可能需要根据影像学检查酌情行EUS/FNA

II期或III期(T2-T4,N0-N+,T4b),采用两种手段联合治疗(根治性放化疗)

文献表明,两种手段联合治疗后局部/区域复发是常见的。因此,对于这些患者,EGD是一个有价值的监测工具。大部分的复发(95%)发生在24个月内。因此,建议对这些患者至少监测24个月。

II期或III期(T2-T4,N0-N+,T4b),采用三种手段联合治疗

文献表明,局部/区域复发罕见;因此,在三种手段联合治疗后不推荐进行EGD监测随访,大多数腔内复发是通过其它影像学检查手段发现的。复发风险和复发率与手术病理(yp)分期相关。例如,yp III期的患者对比yp 0期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复发不常见)存在明显较高的复发率(并且在随访时发现复发的时间早)。文献还表明,90%的复发发生在术后36个月内;因此,建议至少监测36个月。

生存原则(ESOPH-J)

监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