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也是我们最真实的人生
1.
我上高中二年的时候,有一个女孩是插班生,她瘦高的个子,略有些黝黑的皮肤,波波头。因为个子比同龄女孩都高,看人的时候总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因为她美,所以,我很关注她。哈,好吧,虽为女生,但更是颜控的我,也是非常喜欢美女的。
开始觉得她高傲,不易接近。谁知道后来,我们竟然有机会坐同桌,然后,她就成了我高三那年特别好的一个朋友。高考压力大,她说自己的成绩平平不知道是否能考一个好学校,为此她特意报了特长班,学的就是播音主持。很奇怪,要考艺校的是她,要学播音的是她,而我,竟然比她还紧张起来。搜刮了家里我姐学普通话时候的专业书籍给她看,还从各种书中摘抄绕口令,早读时候陪她一起练习。
也许,那时候的自己已经对朗读或者用声音表达自己兴趣浓厚了,只是自己全然不知罢了。后来毕业了,她进了播音学校,我进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校学了一个家人让学的金融专业。
2.
朗读的渴望就这样沉积于心,直到2014年,我开始听喜马拉雅电台。一开始,仅限于听,听蒋勋老师细说红楼,听得如痴如醉。我想,一个人的声音可以那么有魅力,让人听着他的声音就仿佛置身书中的场景故事。一颦一笑,一悲一喜,各种埋线,各种隐喻,在蒋勋老师的声音中我找了一种异常的宁静。
之后,我慢慢摸索,发现喜马拉雅原来可以自己录音,然后把想要阅读的美文和故事发布出去,给别人听。那样,仿佛所有人都成了你的倾听者,你就是那个把故事娓娓道来的人。于是,在2014年的8月份,我发布了自己的第一篇音频,那是我自己写的文章。当时声音稚嫩,各种情绪不到位,但是在朗读的时候,自己很享受过程。
就这样,有了第一篇,就有第二篇。从听蒋勋老师再到有了孩子之后的听“凯叔讲故事”或者“钱儿爸讲故事”。儿童绘本听多了,也想要跃跃欲试。想着为何不把自己给孩子讲绘本的声音录下来呢?就这样,各种尝试调动起了我对朗读的极大兴致。朗读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了。
3.
人们常说:一个人走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走一定会走的很远。我想,对于我这种略微有些懒散的人来说,一个人走怕是不会快也不会远吧。所以,我急切希望能有一群人和我一起走。或者是机缘巧合,或者是命中注定。阳历2016年的12月左右我通过“读写大本营”微信群,知道了有一个“大本营—朗诵读诗群”,我联系群主,加入组织。加入组织之后群主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愿意做我们群的小组组长吗?
我一下子懵了,入群第一天就升官?我还什么都没做呢?他们说组长是为了统计小组内真正对朗读感兴趣并愿意每天进行练声练习的人,有些不及时练习的可以淘汰掉,组内只留努力者。原来只是统计,我松了一口气,因为开始还害怕自己胜任不了呢。于是顺利成为朗读群的组长。每天带头朗读,选拔精英。
农历2016年12月底,马上就到了春节,朗读群的老大吕哥说:每组选拔精英,在大年初一至初六的时候要录新年祝福音频。他要通过公号的方式把大家的祝福发给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这消息一出,好激动。于是作为小组长的我行使了我非常重要的一个权力—选精英。我从小组内选出平时普通话说得比较好,并且勤奋练习的三名小伙伴,其中包括我自己。
在大年初五的时候,我和小元宝给大家祝福的音频发布了。激动万分。随后,承蒙吕哥厚爱,我又进了“勤朗天空金牌主播团”,我们主播团一共分为两组,一组为“大本营”录制音频,一组为“勤朗天空”录制音频,当然分家并不严格,有时还会互相串门朗读。
随后,我又开通了荔枝电台,在那里,我录制了大本营的指定音频—于丹老师的《重温最美古诗词》选段。收获一些陌生朋友的点赞和转发,更加增添了我的自信。同时,我也上传了平时和孩子的绘本共读的互动直播,自己听着那些我付出感情的绘本阅读,以及孩子那奶声奶气的声音。
我突然感觉,朗读、音频也和照片、视频一样,同是一种记录,它用一种更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爱,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努力。至此,我热爱朗读就像我热爱写作一样,快要离不开了。
4.
最后,送给所有热爱朗读的朋友一段话或者你可以称之为几句诗:
你从远处聆听我,
我的声音温柔的触动你。
这声音,
或深沉、或思索、或甜腻、或愠怒,
都是一种情绪,
都是一种表达,
它就是我们最真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