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让林奕含不自杀?
林奕含事件
4月27日,年仅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网络上有一段关于林奕接受电视记者采访的视频,镜头中的她,语气轻柔,但话语间压抑着痛苦。
从视频中得知她13岁时遭补习班名师诱奸的经历,后来创作了一本故事相似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小说故事很简单,「有一个老师,长年用他老师的职权,在诱奸、强暴、性虐待女学生」。
林奕含在访谈中提到写作时内心的挣扎:
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会有一点看不起自己
我很确定,这样的事情仍然会继续发生
我写的时候会有一点恨自己,有一种屈辱感
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会有一点看不起自己
我很确定,这样的事情仍然会继续发生
我写的时候会有一点恨自己,有一种屈辱感
林奕含的精神医师曾跟她说:集中营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
但被她否定了,纳粹集中营都不足以形容她的心境: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应该是
房思琪(她小说中的人物)式的强暴
对林奕含的心理分析
著名的NLP大师李中莹先生认为,26岁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在被性侵多年后自杀的背后,我相信不只是补习老师那一件事的结果,至少不是唯一的原因。性侵对女性是非常伤害的,但是其伤害有一半是行为事件造成的,另一半是受害人内心对事情的定位,包括旁人如家长对受害人的责骂及错误引导造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传统心理干预技术对这方面的创伤治疗,有理解及技术上的不足。
从林奕含自杀事件中可以看出,她自己对于13岁被诱奸的自我认知是“我看不起我自己”、“我写的时候会有一点恨自己,有一种屈辱感”,而且这种负面情绪长期强烈是占据了她的意识,以至于她认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应该是房思琪(她小说中的人物)式的强暴”。
林奕含的这种认知在著名的心理学大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阿尔伯特.埃利斯看来,就是典型的符合“REBT”理论的行为。
认知疗法的经典名著:《理性情绪》REBT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人们并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而是被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观念搞得心烦意乱的,人们带着这些想法,或者产生健康的负性情绪,如悲哀、遗憾、迷惑和烦闷,或者产生不健康的负性情绪,如抑郁、暴怒、焦虑和自憎。
当人们按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行有成效的人。人的情绪伴随思维产生,情绪上的困扰是非理性的思维所造成。理性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而非理性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非理性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非理性信念的特征有:
1.绝对化的要求。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
2.过分概括化。即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来评价整个人。过分概括化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
3.糟糕之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
正因为林奕含所受的传统教育及受侵害后没有得到有力的心理治疗,以至发生自然的悲剧。
走不出心理阴影的林奕含出生于1991年的林奕含,因为那段经历得了重郁症,每周都要固定接受治疗。
林奕含曾说,疾病剥夺了她引以为傲的一切。过去以满分成绩考上医学系,却因第三年病情发作再度休学。
因为生病,她没能重回校园,别人眼中容易取得的大学文凭,对她而言却遥不可及。
林奕含事件的启发
我们从小都会被教育成为一个诚实的人,不能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因为那是坏人的行为。这就是非理念信念,通常会以“应该是”的方式出现。可是,另一方面,由于竞争的压力,或者是生存的需要,人们往往又会做出一些与自己的价值标准完全相反,甚至背道而驰的行为,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这就是生活所呈现出来的“如是”。
当“应该是”与“如是”产生冲突时,内耗就产生了。这时,内在仿佛有两个自己,在内在不断打架,没白天没黑夜地争吵,就算你睡觉时也不得安宁,当你内在不断在冲突时,你又有多少精力经得起消耗呢?这样的日子,你又如何能够不累呢?
《理性情绪》中提到了以下几个观点
REBT观点4:忘掉那些“极其恐怖的过去”。你早年的经历和你过去的处境并没有直接引发你的情绪紊乱。真正的原因是你自己!由于自己的心烦意乱,你选择对诱发事件和过去的经历反应过激或毫无反应。你自己才是这种经历中最基本的一部分。
REBT观点14:你可以不再为任何事而惶惶不可终日或抑郁沉沦。如果最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这时你还能否保持淡定,不让自己惶惶不可终日或是整日愁容满面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你有这个能力。别忘了人类是具有创造力的。即使只是部分地运用创造力,也可以让我们在任何不幸中平静,甚至有时还能让自己快乐。
案例:
有一对夫妇曾有过一个聪明又可爱的儿子,但是他在6岁的时候罹患肺炎过世了,儿子的过世对他们的打击很大,很长一段时间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也正因为这样,后来他们也曾努力尝试再要一个孩子,但一直都没有成功。
在儿子过世多年后,有人会问他们:失去这么聪明的孩子很伤心吧?想想如果他现在还活着生活该多美好啊。你们伤心的时候,他会安慰你。现在他可能都已经结婚了,你们现在都可能抱孙子了。失去挚爱一定很痛苦!
“哦,其实没有,”这对夫妇会马上这样回答,“当我们想起马文和他离去并没有感觉到伤心。”
“你们不伤心?”人们都会很吃惊地疑问。
“对,我们当然不伤心。他是一个好男孩,他在世之时所经历的时光都是快乐幸福的。现在他离开了,我们相信在天堂上帝会给他最好的照顾,在那里他会永远继续快乐幸福的。所以对他身上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并不觉得需要悲伤。”
之后这对夫妇就会露出满脸真诚的笑容,让人们相信在面对如此残忍的事实时,他们仍然快乐。
面对上面的案例,很多人会质疑:这对夫妇是在掩饰吗?防御性否认吗?他们是在无意识之压抑了悲伤甚至是抑郁吗?阿尔伯特埃利斯认为,这都有可能,而这个故事最大的意义在于:人是可以改变自己情感的,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如何感受这件事情都可以由你决定,你可以这样选择也可以那样选择。
你的人生由你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