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电影·生活·分享

回看芳华:错乱了年代的情怀理想

2018-05-10  本文已影响63人  影子魔

《芳华》刚上映的时候,就曾经凭着刚刚去过影院的热乎劲儿在喜马拉雅上录了一段音频。现在回头来看,当时连草稿都没有的想哪儿说哪儿总是有些散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里面那些槽点担当的想法有一些已经沉淀,而一些曾被忽略的点反而越来越明晰。

《芳华》海报

原来我之所以不喜欢《芳华》,不仅仅只是纠结于它在情节与主题叙事上的毫无波澜,还因为他们错乱了那个时代应有的灵魂。

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区分,绝不仅仅是年代表述的那一串数字,而应该是那段数字区间所代表的那一段时空所特有的气质。我们为什么怀念上世纪的80年代?为什么要把它和同处于世纪末尾的90年代划清界限?因为就是这条界线,分隔开了理想与金钱,送走了“大师的时代”。

回过头来看《芳华》,在上映之前,铺天盖地的影片宣传里我们能就收到的最多的信息点全是“冯小刚最后一部电影:拍30年无人敢拍之题材”之类的惊悚标题。这和电影上映之后铺天盖地的“青春”、“回忆”截然不同。因为在你没有看一部电影之前,后者这样需要有情感共鸣做基础的点很难被大众化宣扬,尤其是在青春片烂场的当下。于是影宣选中了一个永恒不变的电影母题:禁忌。在“爱”与“和平”竞争乏力的当下社会,在所谓舆论管控不断收紧的现在,人们对于“禁忌”的好奇心空前强大。我也不例外,真的,我是真的走进影院里想去好好的看看这所谓“30年无人敢拍”的题材究竟是什么?

对不起,我没有找到。又或者说,我在电影里看见了很多可能是“雷区”的话题,但是,冯导一步也没往那些“雷区”的方向走,他只是站在道路中央,向四周随意瞄了两眼,用手指了指,嘴里说着:看见那些东西了吗?别人谁敢乱看?

文革、粉碎四人帮、毛主席逝世、部队改革、自卫反击战……这些单独拿出来都会扎手的东西,这部电影里全都有,但是,全都没说。所有的一切都淹没在了流水般的电影叙事里,涓涓细流哗啦啦啦啦,从70年代流淌到90年代。这条平静的河流不止抹平了影片题材里所有的“炸雷”,也抹平了整部电影的故事。

平淡的叙事是不是就没有好电影?或者说,是不是一部电影叙事平淡就不能称其为好?当然不是。电影殿堂里不知道有多少用平静表达蓬勃力量的影片,文艺片尤为如此。

从某个角度来看,《芳华》其实也是一部文艺片,只是它向商业、向审查做了太多的妥协。这部电影的情况和它所内涵的情感其实很相似,想挺起理想的胸膛,却被生存的压力压得弯下了腰;想静水流深,却又被厚厚淤泥抬高了河床。

看起来能吞噬一切的河流,一脚踩下去却发现深不过膝,满脚泥泞。这是我看完《芳华》之后一直萦绕心头的失望。对电影,也对电影所处的时代。

抛下对宏观种种的无力感,再来看一看电影的自身的细节表现。之所以说《芳华》错乱了一个时代应有的灵魂,更多的原因还是源自影片的细节。

影片《芳华》剧照

《芳华》的开端故事发生在一个部队文工团,从雪山慰问、林场、自卫反击战这些地方猜测之下应该是在云南。当然,文工团在哪儿重要,重要的是,故事发生在一个部队文工团。

这样的一个小环境实在是太特殊了。“十年动荡”本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在那个疯狂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处在空前亢奋的状态里,只有一个地方稍稍冷静,那就是军队。军队不能乱是那个年代里为数不多的底线之一。而影片发生的地方还不只是一般的部队大院,而是一个部队里的文工团。

为什么要反复地说这件事情,就是想让大家都能够回忆起来这样的事实:你我大众,乃至于我们的爷爷奶奶辈,有多少人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度过的青春芳华?这一点让我一直无法理解后来那些影评们口口声声描述的“爸妈进去看了之后潸然泪下,引发了对自己青春年华的共鸣”的理由是哪里来的?这个小群体太特殊了,特殊到他们在电影里的生活除了硬件设施,没有一点反映出一点当时的影子。甚至让我对文工团都有了不好的印象,乃至于对影片后段提到的裁撤文工团的决定表示出了一点理解?

那个时候文工团的生活那么闲的么?文工团的兵们都是这样的一种精神面貌么?从电影开头整整60分钟的叙事里,充斥着电影画面的是一群明明没有胸却总爱霸屏来一个更衣室全景的女人,是每天排练之余变着花样搞事、作死的女主和女配们。你们看出来的是他们是一群女人,而不是一支部队。

我曾经吐槽那个年代的部队是不是都不用政治审查,怎么会有“部队里的许多女孩儿他们的父亲都平反了”这种情节出现。就算是为了表明粉碎四人帮这一历史节点,但也不能这么硬插吧。一个在牛棚住了十年的父亲,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在省级文工团的二十来岁青春芳华的女儿?

当时这个槽点被一同吃饭的朋友略过了,他说:这算什么问题?《芳华》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把那个时代的情感丢了,替换进了现代社会的冷漠。军人世家出身的他,无法容忍当时的部队中那种难能可贵的人与人之间的革命情谊被这样的塑料战友情所替代。反而影片后面提到的刘峰在海南拉货被打的事儿要比前段的叙事更加真实。在经济大潮翻涌下,多少功勋章挂满胸膛的英雄们成为了社会角落里的无名。

有一条界线,分隔开了理想与金钱,划分出了社会的冷与暖。在左边是高扬的理想主义情怀,是七十年代红色的革命理想,是八十年代闪烁霓虹的诗歌情怀;在右边是汹涌的滚滚红尘,是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是我们大多数人每天真开眼睛就不得不去想的,钱。

在《芳华》里,影片最后一部分所描绘的滚滚红尘冲过了自卫反击战的高潮,侵入了理想主义仅存的那个文工团,把一群高昂理想与激情的文艺兵战士,变成了一群叽叽喳喳无聊八卦的女人。心中的理想坠落,才是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吗?

但也许,这个锅不应该由电影来背呢?

全篇最喜欢的一个点,出现在电影最后。那是我现在想起都会不自觉吟唱的《绒花》。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沥沥鲜血染红它

花载亲人上高山

顶天立地迎彩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