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遗存折射里人积极意识(四)
宗教遗存折射里人积极意识(四)
反抗性,以宗教为掩护,致力于反抗社会的叛逆活动,绝不是匪夷所思,在历史进程中屡见不鲜,瞿秋白就曾说:“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黎地里民以宗教活动表白不屈暴力压迫的心志,亦为明证,若说不同,仅有直露与委曲的区别而已。
草根小民,历朝历代都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生存状态无人关怜、听天由命。可当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最敢挺身而出反抗暴政,挽救国运于狂澜既倒的,还数默默无闻的他们。我们从坐落在黎里清泽村的吴王庙的前世今生,就可充分领悟这一历史定论的正确性。吴王庙是黎乡农民为纪念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吴昜而设。曾经是故朝进士的吴昜,在外族进逼、敌寇肆虐之际,挺身而出,树帜起义,无疑,具有爱国主义的感召力和誓死抗暴的震撼力。吴昜的举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民族团结御侮、不屈不挠的心声。因而,在34岁的吴昜杭州草桥门英勇就义后,黎乡民众把他迁葬于吴江黎里清泽庄,建吴王庙以为祭祀纪念之所,就势所必然。当然,如果站在今天提倡民族团结、一统政治格局的时势,来衡量当年吴昜的揭竿起义,难免有狭隘民族主义之嫌。但历史不能假设,英雄不必苛求,吴昜坚持反抗外族入侵,保家复国,捍卫全体汉民族人民的利益和尊严,因而受到人民首先是家乡贫苦渔民、农民的敬仰和尊崇,其由人而神名垂青史的壮烈传略,不但是吴昜的光荣,更是黎乡劳苦大众借助神灵庇护这独特方式、冲破种族专制桎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大弘扬,日月可鉴,天地为证,称之是以宗教方式体现民族正义的反抗性,决非虚妄。
反抗外族侵略的正气在民众心底的积淀厚重绵长。原址在建南村墨字圩水楼上的金龙四大王庙,里民为祀黄河福王而建。按《浙江通志》记载,被百姓尊奉为神的福王姓谢名绪,行四,浙江会嵇人,初为诸生,隐于金龙山,宋亡,痛哭赴水死。明太祖伐元,阴助破敌,敇封金龙四大王。由此可见,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的传承,任何外力无法令其中止,恰恰相反,压制越重,反抗越烈,历时弥久,信仰弥坚。
有史以来,反动统治者一直视民众的反抗性为洪水猛兽,竭力镇压,百姓托佛道宗教寄反抗之愿,当属大无畏之举,更多的是隐晦,是内敛。如海阳庵之悼念海瑞,其本质是身处黑暗世道百般无奈的民众以企盼清明政治有道官员的出现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反封建反压迫的思想宣泄!假如换个角度考量黎里天主教堂大厅对联,“蹈德咏仁”的愿望属于乌托邦式的幻想,但超脱现实黑暗世道的追求,不正寄托里民乡人渴求摆脱苦难、普享安康幸福的朴素愿望?不正反映出民心的向往、民意的皈依,有其叛逆现实的反抗性。
重视民生以张扬人民性,倡善普济以彰显均富性,顺应发展以揭示辩证性,抵御侵略以昭告反抗性,这就是黎地宗教遗存留给我们的积极启迪。
———————————
注:①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刘猛将军庙条。②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海阳庵条。③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昭灵侯庙条。④见《黎里镇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卷十二社会,第三章宗教,第三节天主教。⑤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罗汉讲寺条。⑥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普济禅院条。⑦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土地神祠条。⑧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秦太尉庙条。⑨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观音堂条。⑩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五,寺院目,玛瑙庵条。⑾见清•徐达源著《黎里志》卷之二,祠庙目,李氏宗祠条。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完。谢谢您的赏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