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想法散文

越是不求回报,得到的回报越多

2024-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陌小诺

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微信昵称】:陌小诺

【我对《道德经》新的理解】:

《越是不求回报,得到的回报越多》

书中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则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

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话,那么丑陋的东西就显露出来了,如果都知道善良的事情是善良的话,那么不善良的事情就显露出来了。

有无、难易、长短、高和在相互对立、比较和依赖中产生,前后相互对比中得以出现。

因此圣人所做的事情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提倡人为的干涉,圣人推行的是不用语言的教育,圣人顺应万物的生长而不技术限制,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求回报,建立了功劳而不据为己有,正因为圣人从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功劳。

联系个人体验:

小时候,父母经常对我和弟弟说:“我养你们不是为了你们长大后孝顺我们,而是希望你们自己能够过得很好。”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从来都不计较回报的,他们总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刻出现在我面前,为我遮风避雨。

上高中的时候,父亲为补贴家用开过一段时间货车,我那时候在住校。

有一次,我放假回到家了,父亲看到我回家后很是开心,居然忘记车上面的篷布和架子还没取下来,就兴冲冲地把车开进车库,把房顶上的瓦片都撞坏了很多。

从这样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把我送去读书,内心是多么地想念我。

我生孩子以后,父母见我工作忙,就主动轮流过来帮我看孩子,母亲一直从出生看到了三岁,父亲则是接力赛似的从四岁看到上小学一年级。

他们做的这些事情,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回报他们,却在我们心里播种下了感恩的种子。

现在,我和弟弟都非常孝顺父母,我弟弟还经常跟我弟媳妇说,父母为了养育他受了大半生的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好的都留给他和姐姐了。

弟媳妇听了后,也对我父母非常孝顺,我母亲60大寿的时候,她还给母亲买了她一直都想买的金镯子和金项链,还经常带我父亲去买衣服买鞋。

父母不求子女回报,却得到了子女最大的孝顺和感恩。

反倒是有些父母,养育子女一场,就觉得自己有多大功劳,要求子女长大要孝顺他们,感恩他们,越是这样,反倒是越让子女叛逆,变成了白眼狼。

现在的我,也传承了父母这种对子女的爱不求回报的做法。

我经常也对孩子说:“让他好好学习,不是为了等他长大后粘他的光,而是希望他长大后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不要中途退学和啃老,我等到老了后,就会去世界各地边旅行边写作,不会做一个需要他照顾拖累他的人。”

儿子听后,反倒是更加孝顺我了,因为他知道我们母子一场,我对他的爱全然是无私的,是不计算回报的。

这让他也很为我着想,对我也特别好,有一次,他还主动把春节期间拿到的所有压岁钱都给了我用。

我和他一起去买菜,他会主动帮我提菜,给我减轻负担。

有时候,你不刻意去期望别人回报你的心去做事情的时候,反倒是能够得到更大的回报。

一旦想通了这个道理,我就会更好地不含杂念地去爱孩子、爱老公和爱家庭,不抱有功利心去做这件事情。

同样,我们创业和做生意时也是这样,要还有利他之心去做事情,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反倒更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采取措施:

懂得辩证思想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做事情要多去帮助别人而不要过于计较回报,我们坚持到这些就能过上想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