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笔记

鉴古知今之《激荡的中国》

2017-02-01  本文已影响17人  娅立

先生在前言里道了写书的目的:从历史中找出一点教训。

确实,乐天知命的中国人是容易忘记历史的,当硝烟散去,又是歌舞升平。

先生的笔墨下是他的所见所闻,没有渲染,而是娓娓道来。从他的家世聊起,诉说着近代中国历史所遭遇的:腐败的清末、愚昧凶残的太平天国、西方列强的掠夺、军阀割据、日本对大中华的觊觎至肆意残暴的侵略。

他提到“五四”运动后,蔡元培先生对辞去北大校长一职的解释是,蔡先生认为北京大学今后将不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利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难以满足。

以史为鉴。这段分析让我想到了另一场学生运动,越演越烈的原因很多,但尝到权利的滋味也是之一吧。

梁先生临危受命担任北大代理校长之时,对学生们的演说提到:“故诸君当以学问为莫大的任务。西洋文化先进国家到今日之地位,系累世文化积聚而成,非旦夕可及。千百年来,经多少学问家累世不断的劳苦工作而始成今日之文化。故救国之要道,在从事增进文化之基础工作,而以自己的学问功夫为立脚点。”

他讲述了战争爆发后,大学逃难的过程。教授与学生们不断迁移,他们如同中华文化的火种,而他们也深知使命,即使敌机在轰炸,也没有影响学生们的求学精神,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用功。这段讲述让我热泪盈眶。

先生在这段回忆的结尾写下:“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迂曲,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却始终未变,正像向东奔流的长江,虽然中途迂回曲折,但是终于经历二千多英里流入黄海。它日以继夜,经年累月地向东奔流,在未来的无穷岁月中也将同样地奔腾前进。不屈不饶的长江就是中国生活和文化的象征。”

在谈中日的长短时,他肯定了日本的善于学习和模仿。这个优点让它一跃成为强国。

在“中国文化”一篇里,他提到:“中国文化是少数古文化现在还巍然屹立的一枝。它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能不断吸收新的文化与适应新的环境。”

先生以胡服骑射为例,道出他的见解:“外来的文化,可以刺激本国文化的发展;而本国的文化,受了外来的影响,也可以更适应环境。如果食而不化,便不会产生像汉代一样灿烂的文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