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我的备课简思
备课简思
文/丹老师
今天我主要从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准备课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实践,希望我们一起共同学习。
“精准”一词,是精炼、准确的意思。谈到备课,如何进行精炼、准确地备课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课堂是我们的主要操练场,只有准备工作做到位,才能在我们的主阵地“大展身手”。
主要从备课原则、备课思路和备课实践三个方面展开交流。
一、备课原则
我用以上这两句话:“超前善后的闭环思维,用心记录的常态做法”来总结。也就是说在备课的过程中前期的准备工作固然重要,最后的善后同样重要,有了这样的闭环思维,在经历了一次完整地备课后,才会思有所获。
还有一点就是记录备课的过程,用文字记录的过程,是二次思考的过程,真正的思维碰撞也是在梳理和记录中产生的。
我们再来看于永正老师的备课精髓:课标是教学的圭臬,是依据,要常看,常看常新;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这法、那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是没法;认真写教学反思的人,必定能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可以说每句话的背后都是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可以总结为备课的四个关注点:课标、教材、朗读、反思。迁移运用才会有质的提升。
二、备课思路
备课思路以《松鼠》一课为主要例子,同时会穿插几处其他课堂实践。
(一)选课
1.《松鼠》的选课理由
首先想挑战一下自己对说明文的把握,再有就是在别的研讨小组要对《松鼠》一课进行同课异构,因此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
2.《鸟的天堂》选课理由
对于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分析后面的几个单元让我的心里有了谱儿。第五单元的说明文挑战难度较大,不敢尝试,第八单元的课文又超过了进度,最终选择了第七单元《鸟的天堂》这一课。钟情于作者巴金的文笔,青睐于课文中明显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选课初就暗暗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希望挑战一下自己上一节指向写作的课。让自己的课再上升一个台阶。
(二) 研课
1.研究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和内容第8条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到具体的第三学段的目标中,关于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聚焦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说明性文章。本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其特点,并尝试写一篇说明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围绕这一要素,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不同类型,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太阳》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太阳;《松鼠》语言活泼,描述生动,作者抓住松鼠的主要特点,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习性等。两篇课文的课后题都与习作要求紧密联系,为单元习作作准备。《太阳》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松鼠》课后题让学生梳理相关信息,并且关注说明文不同的表达特点。
2.研究教材
《松鼠》这篇课文抓住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搭窝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本课一共分为5个自然段,每段独立表意。第1自然段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动物,乖巧、驯良。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相等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第2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并且白天休息,夜晚才出来活动。第3自然段侧重表现它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从“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机警,从它蹦跳的动作表现它的敏捷,从它喜欢秋存冬粮来表现它的聪明。第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撘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及窝口的特点来表现它的聪明才干。第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换毛时间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
课后题与习作要求紧密联系,为单元习作作准备。《松鼠》的课后题让学生梳理相关信息,并且关注说明文不同的表达特点。
课后第一题是: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在指导学习这一题的时候引导学生明白本文是一篇科普短文,语言优美、富有趣味。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作者大概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阅读所得,对信息进行分类。可以用分段梳理的方法,还可以更细致地分条整理,比如,松鼠的外形从“面容、眼睛、四肢、尾巴、进食动作”等方面梳理。提炼出关键词语后,为了能够一目了然,采用小组合作列提纲、画图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分条呈现。
第二题中出示了三个例句,引导学生读下面的例句,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在这一题中以第一个例句为例: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引导学生对比读一读,思考例句和课文在介绍松鼠外形时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通过交流,体会这句话是从松鼠的体形、身长、尾长、体重四个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采用客观严谨的数据,用词准确,让人觉得简介明晰;课文是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外形的,突出了松鼠的特点,语言形象生动,让人觉得活泼有趣,能激发阅读兴趣。采用这样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体会第二、三个例句与课文相应内容在表达上的不同。
这个时候更要关注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是否能说出从例句和课文相应内容中读到的不同信息和不同感受。第二个例句在松鼠撘窝的地点、所用的材料以及窝的大小等方面提供明确简洁的信息,而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松鼠撘窝的过程,表现了松鼠的聪明、能干。第三个例句提供了松鼠换毛的季节、产仔等信息,而课文第5自然段还谈到松鼠毛发的颜色以及松鼠如何梳理毛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生活习惯。
(三) 文本解读
1.什么是文本解读?
(1)文本:文件的某种本子。亦指某种文件。文本是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的语言材料,具有完整性和系统含义,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是一个篇章。
(2)解:本意是用刀把牛角剖开,指将整体分为若干小的部分的过程。读:最初是指照文字诵念,后意义逐渐扩大,通过看的方式从文字中获取信息(阅读),乃至从非文字的对象中获取信息都可以看作是读。解读:对对象进行分解、细化,从中获取蕴含信息和个体体验的过程。
(3)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对书面语言形式存在的文件进行分化、解析,从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文本解读是对文本所展示世界的理解、解释和应用。文本解读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知识对文本进行诠释和丰富。
2.文本解读的原则。
(1)多重身份相结合的原则。
作者—编者—自己—学生。
(2)通赏细品相结合的原则。
通赏:即整体把握。文学艺术作品的美,重要的是整体美,切勿停留在肢解层面,应重视文本的整体形象、意蕴与意味。
细品:就是潜心会文。要从语言文字入手,要细细推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3)共识创见相结合的原则。
共识:提倡个性阅读体验,但不等于可以完全忽视作者的创作意图、教材编写者的选编意图、课标要求和教学的主导倾向。
创见:就是独到的、创造性的见解。文本是有生命的,需要解读者进入到其特定的情境中寻找那些令自己怦然心动的细节,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文学修养去激活、去点燃,这样便可能从文本中见人之所未见。
(4)知识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积累知识是基本功,相关的文史哲书籍要多读一些,这样语言才能吃得准。我们今天搞课改,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整体素养,知识结构要更能够适应课改的要求。(于漪)
文化:即文化底蕴。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才可能对一篇文本解读得比较正确,比较接近作者的原意,才有可能把文本的意义读出来。
3.文本解读的方法。
结合课例重点交流文本解读的方法。
(1) 关注语言
《松鼠》是一篇说明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时并不感到枯燥和乏味,相反,读来倒很有情趣。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A.说明语言形象、生动。
这一点是相对于平实说明而言的。作者在介绍这种小动物时,不是像写说明书似的,将松鼠的特点(包括长相、性格、习性等等)直接告诉读者,而是运用各种描写手段以及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介绍这种小动物。例如:《辞海》中介绍松鼠的尾巴时,只有“尾蓬松,长16~24厘米”几个字,而作者对松鼠尾巴的介绍就显得既形象,又能让人喜爱。文章就生动起来了。
B.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文章还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文章还准确地运用了词语。例如作者在介绍松鼠的活动范围时写到:“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这其中“从来”“也不”“只”等词语,清楚明白而准确地写出了松鼠的活动区域。又如作者在写松鼠做窝时,用“先”“再”“然后”等表示工作程序的词语,将松鼠做窝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写得有条不紊,用“搬”“放”“编扎”“挤”“踏”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地说明了松鼠做窝时的动作。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说明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
(2) 关注比较
在对比《松鼠》和《鲸》这两篇课文时,我有了全面的认识。虽然都是说明文,但是不管是在语言风格上还是表达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
《松鼠》这篇课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和准确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这种漂亮的小动物,抓住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的撘窝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鲸》是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这篇课文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教材中的四次批注分别从用词准确、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性文章,并尝试借鉴和运用。课后题引导学生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3) 关注文体
这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动物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松鼠的形态、颜色、用途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勾画出了这种小动物漂亮的外貌、驯良它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
如果说它是说明文,因为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说明了松鼠的形态与颜色、驯良与乖巧;肉、毛、皮用途广;繁殖能力;及其他特点。如果说它是文学作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将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研究的结果用文学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给人以一种艺术享受。
这种文艺性的说明文又称为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短小精炼,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有力求知识的科学性;活泼生动,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还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引人入胜。《松鼠》这一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4) 关注素读
大家可能早就熟悉“素读”这个词语了。我们重温一遍,“素读”的第一步,要求教师打开一个文本之前,要以一个纯粹独立的读者身份与文本展开对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师能够“对文本有真实的阅读体验、真切的审美感受和独立的价值判断”。“素读”的第二步,教师以教师身份自主阅读文本,同样不借助任何资料,通过自己的专业积淀做出判断和思考。素读,往往会读出很多真实的发现,读出丰富的感觉,读出多维的思考。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我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备朗读,至少读三四遍,上公开课,读的遍数还要多。要求学生背的,我先背下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人物要读活,读谁像谁……
我谈谈我在备《爬山虎的脚》时一些做法。留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爬山虎是如何爬?”原文是这样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作者用六个不同的动词精准地表述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系列动作,在解读的过程中,我顺便用手在桌子上尝试了一下,发现作者的表述真的是太绝妙了,每一个动词都拿捏的特别到位。我将自己的五根手指先是轻轻地触着桌面,然后将指尖下滑,受力面增大,仿佛变成小圆片一样,真的感觉巴住了墙。一开始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细丝变弯曲了就贴得墙更紧了,就反复尝试,反复朗读。当我将伸直的五根手指逐渐变弯曲时,我惊奇地发现指尖真的越来越有力量了。
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同时也成功地嫁接到课堂中,经过这样的参与体验,孩子们也是恍然大悟,事后听评课的老师也说:你让孩子们演示的时候,我们也在下面一直尝试,还真是这样的。
(5) 关注关键词解读
作为教师必须得有咬文嚼字的本领。哪里是重点?哪些词、句是关键?我要求自己不但要逮得准,还要读得进、讲得出。词语用在文章中,总有它特定的语言环境,而且上下文中的信息往往也为理解词语提供了线索。
在备课的时候,对文本中的关键词,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哪些词语是引领全文,内涵丰富的;哪些词语是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在备朗读的时候,我们都要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联系上下文,要有深入的理解。自己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孙绍振老师在《名作细读》中介绍到可以采用还原法来帮助理解一些关键词,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规范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层次。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在字词的剖析上,抓住“寒”、“孤”两个字,“寒”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孤”字既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
“平明送客楚山孤”,“孤”字是这首古诗的诗眼,王昌龄没有将离别的忧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的楚山之上。因为天刚亮时把友人送走了,辛渐可以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王昌龄,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望着这茫茫江水,越显孤寂。所以在这里这个“孤”字能让读者读懂诗人的孤独。
(6) 关注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也就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文本。在语文教学中,对写作背景的关注,深入挖掘其内涵,并且合理配置在教学环节中,有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有利于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同时也会激起学生对那一时代的文化得到美的熏陶。
《落花生》这篇课文中,父亲的特点是文中的一条明线,通过孩子与父亲议论花生的品质,来体现出父亲对他们的教诲。有资料显示,作者许地山不仅写了《落花生》这篇文章来追忆父亲的教诲,而且以“落花生”为笔名勉励自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家庭活动对他的影响甚是深远。
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单从这几句话来看,父亲是一个事务繁忙,不经常参加家庭活动的。
那么这些背后的信息是什么样的,既然父亲那么繁忙,那晚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正好就是我们在课堂上可讲的。还原矛盾,从而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一般说来,父亲总是和妻子、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但由于许南英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因此过节还要去请他。
通过这些父亲的资料的补充,对父亲的形象就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因此最后谈到: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父亲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庭活动,跟子女们的交谈更是让他们永久铭记,直扣人心。
三、备课实践
(一)备朗读
一篇课文无论文体是什么,朗读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准备《松鼠》这一课的时候,我前前后后朗读了无数遍,我深知对于一篇课文,只有自己吃透了搞明白了,在课堂上才会有侧重点的传达给学生有效的信息。
这篇课文语言风趣,读起来让人心生爱怜之情。我自己在备朗读的时候抓住语言文字中的关键信息,透过词意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时候,在朗读中体会松鼠撘窝的过程,同时在字里行间还描述了窝的特点。我抓住这段中“先……再……然后……”这几个关联词反复朗读,这就是一个训练点呀,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写松鼠“自述”的环节,这样引导学生在表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时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同时有了这三个关联词做支撑,学生很容易就表达出来课文中松鼠撘窝的经过了。
窝的特点是:又干净又暖和,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这三个特点是这段话里的原文,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提炼出来就是我在朗读中所感悟到的。每一句话都表述了一个特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
(二)备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这节课中我采取启发式、交流式、课件演示、资料呈现等教学方法来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由于《松鼠》一课语言通俗,条理分明。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在预习的过程中,我提前给出预习单,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理解文本。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通过自读、默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通过同桌合作或者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来解决。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提高自己梳理信息、分类整理信息的能力。
1.研究名师课例
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进行课例研究,我盯准的名师是于永正老师,在研究课例的时候也是先从于老师的课例开始。我们先从阅读卷说起,《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阅读教学卷】》,这本书中一共收录了低中高学段的28个课例。
我们都知道专业的听评课,要听什么?不是听这个老师的个人风格和特点,而是听老师如何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一篇课文的教学环节,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等等,也就是一节课中应该这样,不该那样的依据。
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就是我们要学会从名师的课例中提取出语文教学知识。
于永正老师在《第一次抱母亲》的课堂上说:有人把读书叫作“煮书”。“煮”就是告诉我们要把书读熟,读得遍数越多,书就煮得越熟,它的味道、它的意思才能被体会出来。这篇课文如果反复品读,我们就会对母亲了解得更多更多,所以我们要静下心来,潜心读,静静地读,用心读。
我在研读于老师的这个课例时,将课例中的“煮书四工序”整理出来:读出味道,需用心;反复推敲,重理解;两眼读书,再感悟;细慢吟诵,志在品。这就是从名师课例中收获了思考。
2.教师自身优势的发挥
这一点特别关键,每位老师都具备自身优势。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展示出来,更会给自己的课堂添姿添色。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的简笔画,栩栩如生,特别是在《草》那一节课上,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古诗的意思,于老师的简笔画随之变化,不仅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
记得有一次听一位老师讲古诗,课堂上带着学生把古诗唱了出来。我们努力去挖掘自己身上的优势吧,在课堂上展示更全面的自己,这样的话,与学生的契合度也会越来越高。
对于我自己,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属于幽默风趣型的,相处起来非常轻松,也正是因为这样,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
教师的优势所在也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发现、提升的。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不能具有全部优点,但是部分之和一定大于整体,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和名师一起帮助我弥补自己的短板。才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不断前行。
3.关注教学效益
在备课时,还要时刻关注到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起落点在哪里,这一点儿很关键。备课要备好三个点:第一是终点,教学目标。也就是这篇课文必须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学生必须理解和感受到什么,这是终点。第二是起点,教学的起点。这篇课文学生目前能理解和感受到的是什么?第三是台阶,设计两到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弥补落差。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或台阶时,必须备两个点,一个是这个环节学习什么内容,第二个是这个环节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
(三)备环节
在学习王荣生教授的专著时关于课堂环节的讲座给我很多启发。
课堂的环节不宜过多,三个最佳。我谨记这一点,在设计《松鼠》这一课的时候也是分成了三个环节,分别是:问题导向,检查预习;合作探究,自主解读;感悟写法,当堂练笔。
在课堂的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向,检查预习时我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从这个问题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且继续考察了学生的总结和梳理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小组合作讨论,旨在锻炼学生的小组探究能力,通过活动内的三个问题指向找到教学目标的落脚点。第一步是讨论作者大概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特点?第二步是结合讨论结果分类整理相关信息。第三步是师生共同提炼关键词,总结梳理信息的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是感悟写法,当堂练笔。在这一环节中迁移学习了于老师在《新型玻璃》中指导学生写“自述”的教学环节。在学生整理好松鼠的相关特点时,引导学生写松鼠的“自述”,在这样的写作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学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写法。
(四) 备学情
备课时,应该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和认知状况。
1.备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备课要备到“点子”上。同时还包括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智力水平和生活积累。
有了这样的前提性思考,在备课的过程中就会有所侧重。
2.备学生的身心特点
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也就是刚刚说到的要关注学段目标。同时我们也要了解一些脑科学的知识,关注一些孩子脑部的发育和功能,对我们的教育活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备学生的兴趣爱好
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教学更亲切地走进学生。真正做到与学生在课堂上共舞的状态。我们所执教的学段不同,孩子的兴趣点也就不同,比如说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活动就情有独钟,而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一些竞技类的活动。
最后我们来聊聊备课形式:
在我们平时的备课活动中无疑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体备课一种是个人备课。其实,备课不必拘于任何形式,活化备课形式,才能扎实推进课堂教学。只要教师清楚往哪走(目标明确),知道怎么走(流程清晰详细),明白谁来走(凸显学生主体),无疑就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听、说、读、写、思的经验应该很好地继承,这也是我的语文教学中所一直需要坚持的,并且渗透到我的教育教学思想中。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得多了,连在一起,便会形成气候,形成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