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Kindle
前段时间前女友(现在的老婆)送我一部Kindle作为生日礼物,我特别感激她,主要是因为她知道我要什么,加上我没有用电子书看书一段时间了,有种激情重燃的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491/82660680b6e2ee90.png)
这段时间用Kindle感觉得心应手,主要是因为当年我就折腾过KT4。以至于它有天实在是无法工作,穿着我买的淘宝皮套永远躺在我的抽屉里时,我也没有特别的遗憾。
Kindle最能满足你吃自助餐才有的诡异心理,你花钱吃饭不是为了美味,而是为了吃饱了撑着。你很容易就会把Kindle当作移动图书馆,4G内存不一定够你用,因为你的时间都花在找书找资源上,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
当然,我当年买Kindle前也是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得出若干问题的答案。几年过去想法没有太大改变,倒是更加坚定了。我想你可能会对Kindle有很多疑惑,现在算是供你一些建议。
要不要买Kindle?
如果你不喜欢看书的话,没有必要买,这东西对你来说肯定是让你后悔的沉没成本。
如果你喜欢看一些书,但是尚未养成自己的口味,拥有它你会有一个新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内,你可以带着免费电子书不看白不看的心态去探索自己的口味。
如果你看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口味,特别是英文原版,小说,漫画,社科,科技,传记等,购买它不会后悔。图画类,摄影类,技术类的书籍太多图表,有时倒不如iPad更有优势。
Kindle能做什么?
首先总结一下Kindle的三大优势,极致的方便体验,更好的英文学习体验和强大的资源保证。
先说说极致的方便体验,首先Kindle重量轻,比一本普通畅销书轻才能真正区分开纸质书,不然你就不会觉得它很易于携带。这点也不是Amazon一开始就想到的,前几代比较重,通过不断迭代才做到现在这么轻。其次,它的购买电子书流程体验非常好。你的亚马逊账号可以充值,或者购买Kindle Unlimited服务,只需要在Kindle上点几下就能马上下载电子书。
更好的英文学习体验。为何这样说?首先因为Amazon在英文书才是它的主战场,提供优质英文书是轻而易举的事。有段时间,它的国内营销策略推广主打就是叫学习智友,它声称能帮你学好英文。事实确实如此,它的词典,生词本,还有现在的生词提醒功能都非常方便。这些技术带来的体验是纸质书无法比拟的。
我感触最深的是,现在的生词提醒功能,在每一页打开的时候,每个生词都会在上面有一行小字解析。这功能的伟大无异于人类开始使用工具。你的大脑不再需要切换工作模式,你不需要再刻意长按某个单词等待两秒才看到结果,也不需要在别的智能设备上面输入单词查找,这种功能是把人类大脑效率提升到极致的功能。
强大的资源保证。Amazon的云现在已经横扫世界了,它的数据更懂你,也能更加保证对你的服务质量。Amazon多年的积累,大牌名牌的书商基本都笼络了,你基本不用担心一本比较出名的书上面找不到。书的市场跟在线音乐市场差不多,需要拼版权数量,在创作周期长的情况下,拥有版权和书商合作关系对电子书商更重要。
买Kindle还是买iPad?
这是个哲学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我的观点仅供参考。如果你自认为自制力不足,用Kindle是一个比较合适而没有干扰的选择。如果你自认为自制力足够控制自己,用iPad看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一些杂志,多图的书籍,专业的书籍会比Kindle有优势。否则,用iPad只会让你有一个更好的设备去玩游戏,看电影。
因为当年我就是了解自己的情况,才选择了KT4。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可以使用iPad Mini看书,而且很少玩游戏。于是开始转向完全用iPad Mini看书,发现效率也没有收到影响,某些程度上体验更好。
市面上出现很多类似Kindle的产品,应该如何选择?
如果有留意科技新闻的读者,近期发生的电子书热应该都能察觉。近期京东,当当,掌阅,QQ阅读都分别推出了各自的电子书,它们的功能有些优于Kindle,这会让消费者难以选择。
不过,我还是推荐Kindle,同时可以观察QQ阅读和京东。理由参见我上面总结的Kindle三大优势,目前市面上这些同类产品都无法比肩。其次,它们的定价方法都是基于撇脂定价,基本是想主攻Kindle Voyage的市场。但个人认为,在一款已经迭代了8代的极致竞品面前,用类似甚至更高的价格去冲入市场,最后结果可能是头破血流。因为在功能基本相同,性能上的部分提升是难以覆盖用户的切换成本的,对用户来说边际效用已经极小。
关注QQ阅读和京东的原因,很多人关注电子书的硬件,其实本末倒置,电子书的硬件技术是壁垒非常低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的背后的云,还有QQ阅读背后的阅文集团拥有的优质版权和京东图书的版权。从社交的角度来看,QQ阅读会更有前景和优势,个人也更加看好。
要不要买Kindle unlimited包月服务?
如果你认同对待一本书最好的方式是掌握其中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拥有它,你会选择这项服务不会有太大的阻力。我趁着这段时间的优惠,选择了这项服务,为的是节省一点时间去寻找电子书资源,还有不必忍受网络免费电子书的劣质排版。
使用这项服务以来,最大的惊喜是书虫系列基本都囊括了,这套丛书是可以把英语阅读变成升级打怪兽的游戏,反正我是第一次英文阅读有快感。额外的惊喜是有不少我想看的社科类和传记类的书都在里面,例如前天推荐的《最后的耍猴人》。
要看多少本才能值回这项服务的费用?当你一年后回头看自己在上面看过的书还能有幸运的感觉的时候。
写在最后的猜想
作为产品经理,咳咳,说得有点心虚。下面权作娱乐,假设我所在公司类似与掌阅这种APP互联网公司也希望趁着这波热度推出自己的电子书,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产品?
如果我要做竞品切入已经被Kindle雄霸的市场,我会选择一个小众的市场避免直接竞争。第一款产品的定位是追网络小说的神器,目标用户是高中和大学生。网络小说的版权是已经被我司拥有的,设备的定价会比Kindle入门级更便宜,功能更加简洁。购买的流程跟Kindle一样方便,而且在这个电子书上面购买还会有比App上更优惠。系统的功能迭代,会有社交的方式,例如账户之间交换书,分享笔记,书评等。
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后会不会有人使用类似的策略,只能过一两年回头再看看这个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