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终端的每一个人 请珍惜大数据给你的发言权

2019-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呼里哈啦

今天很早起来,到了这个年纪,感觉每天就是在抢时间。临睡了,每天还有很多的事情想着要做,真真是时不我待啊。

年少时就从来没有这体验。据报道,说老年人比年轻人感觉每天时间短,是因为老年人人生阅历多,经验丰富,心中的事情也多,时间被分散到很多要注意的方面,因此时间不够用,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

年轻人反之,他们还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对事物期望是美好的,能够专心、专注,可以尽心尽力做好一件事。不管正确有否,但是,时间真的很宝贵,时间就是金钱,谁也不能否认。

这让我觉得能认认真真每天写好一篇小文是不容易的,但是,我想把它写好,毕竟在信息时代,我能留下什么,想想,还真是这些流淌在文字中的心性,不管将来是我的后代、还是其他人看到,也都会从字里行间挖掘到以前的人对事物的看法, 进行批判、修正。

现今,每一个个体都是数据终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传输着信息,包括我们在qq上的聊天记录、微信上所发的信息、EMAIL内容、甚至是网购信息等等、等等,只要是你通过无线或是有线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行,都统统会记录在案,也许我们有时删除了,可是你真的能删除吗?没有。

所以,既然我们的所言所想都已经被记录在信息数据中了,而且不知道保存在何方何地,你就要坦然面对。

有了这个认识,我也想写一些小东西了,我思考着这些内容能不能在某个时间节点处归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小体系。而不是现今每个人发的一些杂乱无章的、只言片语的、支离破碎的一些信息。转发太多,疲于奔命,手机“低头族”,把一天的很多时间都泡在网路上,又能发多少有营养的信息……所以,请大家还是要珍惜时间,为生命中留下有用的信息做点工作。

每个人都传递信息、浏览信息。

他可以发任意一条信息,不管屏蔽不屏蔽。屏蔽了,大众看不到,但是网编可以看到,信息还是储存了。抛开社会礼法和道德以及约定俗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可厚非。

从人类社会规范看,你的信息可以是阳光的,也可以是阴暗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正如,西方国家一样,随便你写什么,不干涉。

但是,大数据遵从宇宙法则,它具有自清功能,大数据不害怕你写什么,让时间说明一切。时间如何说明一切,清者自清。所以,我所写的,如何保证被储存得更久远,需要跨过“心灵”的关隘。

大数据给你发言权,就要用好它,多少年之后,这些当时写下的东西依然能够经受自己这一关,那么,它便存留于世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