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心理

有关克服自卑的讨论

2023-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绿意从容

《焦虑的意义》这本书内容多且深,读起来并不轻松。

所以此次读书会我一般更喜欢听夏超老师的音频解析为主,顺便看大家讨论书中的内容。

今天刚好是讨论克服自卑的。大家的讨论同样很发人深省。

A:作者论述一个人克服自卑时可能陷入的悖论,这部分非常有启发。如果一个人克服自卑的方式,是不断地追求优越感和支配感,通过提升自我而贬低他人,那这种方式就是神经质的,因为这样的努力恰恰增加了人际关系间的敌意,破坏了个体的安全基础,会使个人的社会地位更加孤立;而想要有建设性地克服自卑,反而是从优劣胜负的对比意识之中跳脱出来,看到真实的自我并努力接纳,去建立真实的社会关系。所以,自卑的相反状态,并不是自信,更不是自大,而是自爱,是自我接纳,是本真的人际互动。

B:是的 但是好像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自我提升 贬低他人 哪怕是不明显的  这种行为 所谓获取优越感吧

C:自卑和自负一般是同时存在的

D:就是哪怕我自认为很友好善良 内心潜在意识也是会有这种在的

E:也可能会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吧,至少在某一个方面做得比别人优秀了,可以不被别人在这一个方面诋毁了,所以会感到轻松吧

A:“所以,自卑的相反状态,并不是自信,更不是自大,而是自爱,是自我接纳,是本真的人际互动。”感觉多数心理问题的相反状态,基本都是自我接纳。“从优劣胜负的对比意识之中跳脱出来,看到真实的自我并努力接纳,去建立真实的社会关系。”这个很难啊,不管是从自我意识、人格成长、还是社会环境来说,能完全做到这种心态的很少也很强了

C:那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适当获取自我优越感,对身心健康也是有帮助的吧

A:作者论述一个人克服自卑时可能陷入的悖论,这部分非常有启发。如果一个人克服自卑的方式,是不断地追求优越感和支配感,通过提升自我而贬低他人,那这种方式就是神经质的,因为这样的努力恰恰增加了人际关系间的敌意,破坏了个体的安全基础,会使个人的社会地位更加孤立;而想要有建设性地克服自卑,反而是从优劣胜负的对比意识之中跳脱出来,看到真实的自我并努力接纳,去建立真实的社会关系。所以,自卑的相反状态,并不是自信,更不是自大,而是自爱,是自我接纳,是本真的人际互动。


↑其中A伙伴理解得很透彻,“自卑的相反状态,并不是自信,更不是自大,而是自爱,是自我接纳,是本真的人际互动。”——这句话特别戳中我的内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