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我爱读书散文哲思

《身体知道答案》读后随笔

2019-08-10  本文已影响2人  办公家具何工
《身体知道答案》读后随笔

在开始之前先分享一些语录吧!不要问我为什么!

当你的情绪被触动的时候,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触动了你情绪的那个人身上,就是累积内在力量的开始。——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觉察和接纳,是消融负面情绪冰山的最好方法。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如果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讯息。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人是软弱的,所以要觉知,让自己定下来。问题在自己处,不在别人。

——摘自素黑的畅销之作《好好爱自己》

在这个地球上,不经你允许,任何人都无法让你觉得低人一等。

——美国推销员培训师齐格勒

看这本书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两个疑惑,

1.张德芬女士欠武志红先生的广告费该给了没有?

2. 吉利根的学生中,武志红先生是什么样的一个位置?

当然只是开个小小的玩笑,这本书对于一些已经有了一定阅历,感受过世态炎凉,经历过雨打风吹的人感触是蛮大的,如果说你刚好拜读过,徐爱的《传习录》,对王阳明的心学,有一定研究或者了解,那么那么恭喜你,这本书很适合你。而且是非常适合。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而且这三个建立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一门学问,也是修炼强大内心的法典。如果说理学与心学过于宏大,那么这本书就细化到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这样的心理学领域都略有涉及。

如果没有身体的佐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借用佛教的套路来说如果世间是一个大苦海。人在海中。肉身是船。魂儿是船里的人。船载着人,一直向彼岸行驶。是修炼肉身,坚固船身,直至苦海的彼岸?还是修炼灵魂,使船里的人熟悉水性呢?抛开鸡于蛋谁重要的问题先不谈,不管是身体还是灵魂都涉及一个觉知的问题。觉知会带来改变,而全然的觉知会导致全然的改变。那么要觉知必然需要身体为媒介。皮肤去感受微风拂面或者烈日酷暑,舌头去感受酸甜苦辣,耳朵去感受人籁天籁。眼睛去感受山河有情。我们抬头能看很远,满天星斗,重峦叠嶂,高楼大厦,人间沉浮尽收眼底,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的身体内部的秘密。其实很多影响我们一生,甚至影响世界运行的关键物质都在我们的身体里。

在2000多年前就提到精,气,神的概念。而“内观/内视”一词在佛教和道教的一些典籍都有不同程度的但大相径庭描述。《心经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道教《列子·仲尼》提到: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内观体道。道家更有《太上老君内观经》当然这些都有点玄之又玄的感觉,反复揣摩间让人觉得好像有点道理,又有时候觉得“他们”这是在扯犊子。

武志红先生这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通过寥寥数语拿走了我眼前障目的树叶,豁然开朗见南山的即视感。人有的时候会失眠,脑子越想清静越难清静,闭上眼睛思想如脱缰的野马不知道云游了多少层天之外,脑海里各种画面如打开了多个电影窗口,快进三倍的速度滚动播放着,直到一次次发现,睡觉无望还不如拿起手机看会书,看书能催眠?ON我能看一通宵。尝试着闭上眼,把所有的精神聚集到身体的一个点,(可以是手指,或者脚趾)用心的去感受这个点的神经与血肉,去感受这个点的任何一点点细微的感受,然后从这个点延伸到全身,经常蔓延的感觉没有体会到,在这个“点”还没有体会透就睡着了。内观我是没有练出来,但是失眠却治好了,这应该算是最大的意外之喜。取法乎上,的其中也,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有这么有点突兀的一段“身为汉族人,就好像是天然会有一个结果——感受能力会被家庭和社会阉割。这样讲,或许你可以看出,我对孔圣人有些意见,觉得他和他的继承者们教化了我们这个民族,但在这个教化的历程中,我们最后只剩下了僵硬的秩序与礼教,而失去了自己的心。”这一点我有点补充,我总是觉得他的弟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有了,但是没有学会善良。礼、乐、射、御、书、数都学了就是忘了骨气。毕竟去曲阜旅游之前,我是抱着朝圣的心去的,去完后这个地方给我感觉。“猫那个咪的”曲阜人骗人的时候都是“子曰”开头。

跑题了 ,跑题了,言归正传。忘记了是谁说的:“那些你所压抑的,总有一天,会以最丑恶的方式,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同样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不由得想起《黄帝内经》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祝,看过的都健康吧,共勉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