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了,为什么还有人买外国车?
前些日子坐在奔驰引擎盖上哭的女司机近期喜提一部国产车WEY VV7,也让这件轰动一时的事件落下了帷幕。同时也揭到了奔驰,这个德国出租车主打品牌的所谓“豪车”的画皮。买奔驰的司机们,被人调侃“是不是漏油款的”成为了一种时尚。
漏油车女事主喜提新车
那么我们不禁发问?这种所谓的“豪车”真的值得买吗?
网上有很多人对比同样的车型国内外售价的差距,我们知道,国家对于进口高级乘用车的税是很高的,目的一是保护国内汽车产业,二是保护经济能力有限的国内智力缺陷者不被忽悠。以下是中国汽车消费网整理的一份奔驰国内外价格对比,我们看到,同比价格,国内的同款售价基本上都在国外价格的两倍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五六倍。
这里面有高税率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国人人傻钱多的原因,就不多说了。但是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张表,那就成为了,一辆在国内售价几十万上百万的外国车,真实价格是多少?
所谓真实价格,就是能够真正带给人们享受的价格。就比如说,我在楼下水果店买了一个红富士苹果,价格一块钱,我吃了,我享受的是一个红富士苹果,成本一块钱。而如果有人花一万块买机票,从日本给我带来一个花500日元买红富士苹果,我吃了,这个苹果成本是一万多块钱。虽然贵了好多倍,但实际享受还是一个苹果的价值,甚至还可能不如楼下买的,因为新鲜度差了些。所以如果真有人跨国带个苹果过来,普通人都会认为该人脑子有坑。而不会觉得这个人多土豪。
反过来我们说车,也是一个道理。如果家里实在买不到能提供同样享受的车型了,像几十年以前,那么,花点钱买个享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国产处处能买到同样甚至更高质量的享受的话,花大价钱买价值低得多的产品,则何苦来着呢?
我们还是看那张表,以gl450为例,国内卖160万,国外不到40万。说明他的成本价值在实际就是四十多万。而且还是国外的价格。这样我们还要看成本构成,大家知道国外的人工、物流、原料、销售等成本基本上都是远远超过国内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国内能造出来的东西就会变成白菜价的原因。早些年,诺基亚生成的砖头手机,动辄两千块以上,后来华强北造出来后,价格就直接变成了一百多块。所以他那个客观成本就那些。从这个角度推断,这款35万的车,同款的国产成本计算后,售价恐怕只有十多万块钱而已。这个就是这辆车的实际价值,也就是人们能享受的价格。超出的那部分,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是装逼税,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智商税。
以笔者两个朋友为例,同样是花了二十万左右,一个朋友花了八万不到买了款国产车,花了十万左右买了个车位。而另一个朋友花了二十多万买了辆合资车。关键的是,合资车的配置比另一辆国产车差了好几个身位,没有语音控制,没有倒车雷达,没有车载导航,等等。买合资车的朋友坚持认为他的车质量更好,能够多开几年。我们姑且不说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数据支撑吧,就目前来看,他们都开了两年多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我们就算说他的合资车能开十年,另个朋友的国产车能开五年吧。那么另一个朋友五年再买一辆当时价格的车呢?怎么算都比合资车享受的多得多吧。这还不计五年资金成本产生的利息。
也有人说买辆所谓的“豪车”能够在泡妞、做生意角度占有更大的优势。当然这个社会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对于像我朋友那种已婚小上班族的,实在看不出能在这两方面有什么大的成就。
综上所述,有那闲钱,存在银行存利息也好,何苦多花几倍的钱买差得多的服务,还要被人讽刺是不是漏油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