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到达西江千户苗寨,已近中午时分。苗寨依山而建,地基由石块堆积而成,通常三四层高,其中框架为水泥的为新建,只有那些木头结构的才是原汁原味的吊脚楼。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桐油黄刷就的立面,黑色丸片覆盖的屋顶,没有过多的色彩渲染,没有过多的雕梁画栋,有的还在屋角悬挂上油灯,古朴悠远的意境扑面而来。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上行的石经弯曲串行,虽不太陡峭,但空间狭小,让人有些压抑。预订的房间在半山腰,加之外面阳光灿烂,累得大家气喘吁吁。好不容易到达旅店,刚刚经过一楼难闻猪粪的洗礼,大家实在难以再接受部分房间没有空调的现实,直呼上当,几乎退房。老板娘见机赠送了冷饮,加之人困马乏,于是我们作了妥协。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山脚下石板、石子铺就的街道,平坦而宽阔,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如织。店铺经营品种以饰品、食品为主,银饰和苗王糖算是当地特色。亦有卖碟片的店家,随着音乐的节奏,双手交错拍打着鼓点,口中轻轻的吟唱。苗寨风情让人不经意停住脚步,似曾相识的商业模式,又让人提不起进店驻足,随手拿起一件商品,进而细细品位的情致。让人值得玩味的到有几处景点: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一是谈情说爱的芦笙场。芦笙是苗族的一种古老乐器,是青年男女恋爱的重要媒介,每逢重要节日或祭祀活动,人们就会吹起芦笙,载歌载舞、交朋识友,表达心中对恋人的爱慕或对先人神灵的景仰、敬畏之情。
在我们老家也有个大家集会的露天场所,其功能无非是娱乐看露天电影,或是政治上的村民大会选举,好像都缺少了情爱的成分。也许这方水土养育的人比较害羞内敛,不善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多会寻一处隐蔽的地方,谈情说爱、畅想人生,自然也没有人来组织这类活动,更不要说阿哥阿妹公然隔山传情了。江苏出不了刘山姐这样的传奇故事,看来就是这种文化差异使然。
二是遮风挡雨的风雨桥。风雨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旧时桥面铺板,现已改为石材。两旁设栏杆、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多层檐角飞翘,桥顶盖瓦,为行人遮挡风雨,故名风雨桥。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老家的新旧庄址之间也有一座桥,两路石板铺就,中间隆起呈八字形,旁边无扶栏。每逢风霜雨雪,总让人战战兢兢。长大了,我时常牵着奶奶的手,送她到桥北大伯家,这样的画面,多年后想起还是如此温馨。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也许山区生存环境的险恶,使苗族人潜意识中多了一份风险防范意识,多了一份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这是在平原生活的人们需要补上的一课。风雨桥不仅有好看的式样,而且有十分实用的功能,在白水河上一盖就是九座,苗家人宏大的气魄、雄壮的手笔,让我久久的感动,她挥洒的是如同粪土的钱财,抵挡的是冰冷无情的风雨,聚拢的是如沐春光的人心,彰显的是关爱众生的胸襟。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随行的美女们慧眼独具,戴上银光四射的头饰,穿上五彩缤纷的盛装,如同即将出嫁的新娘,争相在廊桥前留摆弄造型,引得不少行人驻足流连。随着快门轻快的咔哒声,她们将如花美好的时光,巧笑嫣然的倩影永远的停留在风雨桥前,而我将这温情和谐的画面,永远的定格在记忆深处。
三是生态良好的苗寨风情。去过不少江南古镇,如苏州山塘街,感觉十分的古典秀丽,但始终感觉缺少点什么。今天到了西江苗寨,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缺少的是良好的生态。如同陈列在博物馆的文物,谁都无法否认它的历史价值,但是近距离观赏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原因何在,因为它脱离了存在的历史环境,脱离了特定的生态系统,已经丧失了特有的灵性与生机。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而在西江你可以处处感受这份自然的律动:风雨桥下,绿波荡漾、纤尘不染的白河水穿寨而过;青山脚下,片片梯田层层叠翠、生机盎然;群山万籁中,苗寨夜晚的万家灯火如星光般灿烂、熠熠生辉。。。。。
大美黔川,贵在天然(二)她们如同明眸善睐的眼睛,迎风舞动的霓裳,音律跃动的歌喉,为整个山寨增添了一份灵动与飘逸。
嘎唧嘎唧的地板还在响着,没有空调的人们三三两两挤到一起,那份原始的况味还在挑动人的嗅觉(粪臭),而我们却早早在梦乡里与苗寨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