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读书社简友广场云杉森林

多丽.咏白菊浅析

2023-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长波微澜

词牌名:多丽.咏白菊。多丽,又名“绿头鸭”“陇头泉”“鸭头绿”“跨金鸾”“多丽曲”等。

作品年代:南宋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词义浅析:

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可恨那萧杀无情的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雪白的肌肤般剔透的白菊花。它们不像是杨贵妃娇艳的酒醉容颜,也不像是孙寿的娇柔媚态。更不像韩令的风流,徐娘的傅粉,他们的行为都没什么稀奇,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较。仔细看来、只有屈原和陶令他们孤傲高洁的品性、风貌与神韵才堪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送来白菊悠远的芬芳,若与花开洁白淡雅的荼靡相比,白菊也丝毫不逊色。

秋天已接近尾声,白菊却愈发得如雪般洁白,又如玉般清瘦,好似在向人们流露出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眸的汉皋神女,又好似班婕妤流着泪在团扇上题诗。上天阴晴不定,时而明月清风,时而浓雾秋雨,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芳姿飘零。纵使我对它们倍加爱惜,却不知这样的爱惜又能使得它娇艳的容颜保留多久呢。可叹世人若是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屈原行吟楚泽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呢?

这阙《咏白菊》是《漱玉词》中最长的一阙。全篇一百三十九字。易安爱菊,她在词中歌颂了菊的容颜、香气、风韵、品性。作者善于借物抒怀。抒发了对当时社会污浊腐败风气的不满,衬托了作者端庄高洁的气质品格。词中引经据典:贵妃醉酒、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传粉等各种世俗形态来对比烘托白菊的独特品性和气韵。以汉皋解佩、纨扇题诗来寄寓易安对白菊即将凋零的怜惜与赞美。结句更是借屈原、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来抒发自己的胸襟,透露出作者轻视鄙俗,不愿随波逐流的志向。

细读下来,通篇用了多个典故却没有让人有堆砌拖沓之感。咏的是白菊通篇亦不出现一个“菊”字,好个词境每每让人拍案称奇的女词人!好个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易安!最喜结句:“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与开篇首尾呼应,让整阙词的意境更加开阔旷达似乎又让人读来有意犹未尽之感。

格律:

双调一百三十九字,上阙十四句六平韵,下阙十二句五平韵。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中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平) (仄) (仄),仄仄平【平】。

【平】:押平韵

(平):可平可仄

(仄):可仄可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