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的力量

2022-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璐_

        新学期开学,他坐在倒数第二排靠墙的位置,根据班主任的排位来看,他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第一次关注到他,是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无论他身边的几个同学如何偷懒或玩闹,他始终从未参与,我把他归入了,听话但成绩差的一类学生行列。所以,我尝试着提问了他简单的问题。也许是因为腼腆,或许是因为紧张,亦或许是真的不会,提问过几次,都答不上来。为了避免他的尴尬,我不再再课堂上提问他。慢慢的第一个月,他淡出了我的视野。

        第二次关注到他,是背书过关。他背的很慢,重复了几次,但终究还是在我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了背诵。我无意的表扬了他几句,还给他点了点书上的古文赏析的几个要点,告诉他接下来背这几个。当他回到座位时,那个早读离下课,还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后两三排的学生已经合了课本,盼着下课,而他却继续投入到背诵里。我对他又燃起了关注的希望。以后每次上课,会趴他身边关心他一句“我刚才讲的听懂了没?”“知道任务是啥不?”等等。

        就这样,到了期中考试,想着自己对他的鼓励和关注,满心想着他一定能进步。成绩出来,57.5分。比他入班成绩,高了一点点而已。有想放弃的想法,关注他还不如多辅导倆成绩好的那。

        第三次关注他,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我坐在教室的后面,等着最后的自由交流环节。这个时候他的妈妈找到了我说:“您是小杰的语文老师吧,我儿子可喜欢你了,回去给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对他好,关注他,关心他,鼓励他。他成绩不好,但就是可喜欢学语文。谢谢你,你要是没事儿还多鼓励鼓励他哈……”一番话说的我有点愧不敢当。只是一点小小的关注,就赢得了家长如此高的评价。而我原本还想着放弃。

        这一次的交流,也让我有了深刻的反省。我们总说有教无类,总说面向全体,总说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实际落实到工作中,我们又真正做到了说的几分。

        家长会后,我要做的就是弥补。关注他的学习状态,关注他的课堂表现,关注他的日常生活。慢慢的我发现,他的惊人进步,成绩的提升自不必说,他更阳光了,他会回应我的微笑了;他更开朗了,他能跟身边的同学讨论问题了;他更自信了,他能在课堂上完整的回答我的问题了。

        就在昨晚,发现他有一本数学学习资料找不到了,我又找到了一本让班主任转交给了他,而在今天早饭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他特意走到我的身边,跟我说:“老师,我们班主任把书给我了,谢谢您!”虽然还是低着头,小声地告诉我,但我很开心。这是私底下,他第一次主动跟我交流。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存在一种心理效应叫做“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而在教育学中,指的是学生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表现的更好。

        继续关注,期待我的关注,能等来更多的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