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

第5章--结构化的研究结果-交互设计指南 读书笔记

2016-07-05  本文已影响26人  友交互

获得结构化研究成果在设计过程中的位置:(书中的图标错了,红框是对的)

结构化的研究结果就是以一种易于理解的形式 表现的研究数据,可以是故事、模型、视觉形象和人物角色--任何可以把未经处理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可操作的结果的东西。

如果设计研究不能结合设计团队的精神、思想、行为、产品,那么任何设计研究都是无用的。对研究进行分析,得到结构化的结果很关键。

5.1准备数据

5.1.1实体化数据

实体化数据就是把不同格式、位置的关键研究数据打印出来,或者写在便签上,然后贴在墙上或者硬纸板等上面。

这样做的好处:集合多种数据、时不时激发新想法、激发不同人的想法

5.1.2处理数据

(这节讨论以何种规则整理这些贴纸)

处理数据:1、相似的数据单元聚类。2、结合/消除冗余的数据单元。3、并置相关的数据单元。4、为聚类后的数据命名。5、并置不相关的数据单元(!是的没看错,只为碰撞火花)。

排列数据的组织方法:字母顺序、数字顺序、时间顺序、依据频率、依据主题

另一种数据排序的记忆策略:动作、环境、交互、对象、用户

5.2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的主要方式:分析、总结、推断、抽象

5.2.1分析

分析要产生一些像流程图、时间线这样的一些模型,把整个过程按时间分解。

1、排列图表

一个排列图表可以把一个过程分解成分散的步骤,然后标明每个步骤的疑问和问题,还可以标出可以帮助用户在每个阶段完成活动所用的工具。

排列图表适合分解复杂的任务、指出问题 和 过程中存在的机会。排列图表可以很容易了解用户的决策点和活动,如果没有工具帮助用户完成这些活动,那么这里就是可以设计的地方。

排列图表的例子

2、接触点列表

在服务中,接触点是设计师必须要使用或者需要创建的原始材料。(我的理解是整个服务系统会和人交互到的地方,这里的系统可以是很大的系统,包含多种产品,软件、硬件、空间等等。)

3、过程图

过程图表示一个高层的服务视图,重要的是其中的离散步骤,也就是整体服务中哪个部分是影响最大的。过程图可以表示项目的边界,那些步骤不需要设计,会被项目过程中变动影响的地方。

过程图例子

4、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就是最终设计将要支持的活动的原始列表。

任务分析可以用表格、文档、线框图的形式来说明。任务的分类形式可以是功能、访问权限、人物角色等。

任务分析在设计过程后期尤其有用,可以用来检查设计方案是否支持了所需要的所有任务。

5.2.2总结

把数据片段放在一起,加起来并给出结论,叫做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创建更加简明的数据片段,以某种方式把更多的原始数据压缩在一起,并且以某种方式把它特征化。

可以在微观、宏观层面进行总结。

可以在总结中加入数据,增强说服力。

环境描述尽可能的将服务定位细化。

5.2.3推断

推断比总结更进一步,推断是根据现有数据提出(不是总结)新的东西。推断与分析是相对的:分析是把整体分成一些部分,推断是试图根据不同的部分形成一个新的、不同的整体。

推断最可能得到结构化的研究结果就是故事或者描述。这个故事中可以结合一些数据片段,剧情可以很宽泛,不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关注它怎么影响用户的生活。

5.2.4抽象

抽象数据来更好地理解数据。抽象包括移除一些数据,直至只保留了最相关的数据点。那些数据点就可以作为概念模型可视化出来。

保留最相关数据点可以避免细节数据的干扰,方便重要数据的可视化。可视化能更好地展示成果,说服、验证等。

5.3概念模型

抽象的输出通常是概念模型。

最好的设计研究模型要表现出:用户痛点、改进机会、设计任务

概念模型常用的图表形式:线性流图(时间)、环形流图(循环)、网图(数据点之间的连接)、集合(数据点之间的关系)、文氏图(连接关系)、2x2矩阵、地图(空间关系)。

(可以参考《高效设计沟通之道》中的概念模型)

5.4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是一种特定的概念模型,通过行为、动机、期望来划分用户。不要使用市场划分。可以给人物角色命名、配图、虚构人口特征让他看起来真实。数量1-9个。

人物角色需要配合剧情才有用。可以用来测试实用性、设置优先级等。有些设计人员认为人物角色在产品和用户之间形成障碍。一些小项目,可能不需要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的好处:1、指导产品设计。2、与相关方交流设计解决方案。3、对设计建立一致意见和承诺。4、度量设计的有效性。5、对非开发类工作有贡献。

(具体创建方法可以参考about face 4)

5.5总结

以上三章 设计策略、设计研究、结构化的研究成果 确保用户可以满足组织和用户的需要。接下来三章说明产品本身如何进行构思、细化、原型制作和开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