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亲子教育教育

【甜妈亲子日记23】一次单独上学

2019-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东风满树花

昨天早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的:心里一直挂念着女儿是否安全到校了。

早上电梯来的快,进电梯检查书包,忽然发现水杯未装,上学期间电梯忙,一上一下至少得5-6分钟,家离学校很近只有5-6分钟的路程,出小区门不用过马路,顺着墙边一会就到了。

女儿自己下楼在门口的商店买过东西,再说这会都是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应该很安全。当时我想了一下说:“妈妈上去拿杯子,你就按我们平时的路自己走,回头我把杯子送到传达室。”女儿毫不犹豫地说道:“妈妈,书包给我。”这7-8斤重的书包她第一次自己背,这又是一个锻炼。

嫌书包重替孩子背着

我拿了水杯急切地飞奔下楼,一路跑向学校,希望在门口能碰上女儿。哎!没有碰上。我把杯子放到传达室她们班的位置处。我站在栏杆外拼命地朝里张望着,她们班的窗子关着,下面那层是毛玻璃看不到里面。我站在校门口踟蹰了一下还是离开去锻炼了。

我边走心里边打鼓,“自己是不是心太大了,安全和迟到孰重孰轻?”我边走边打开了“喜马拉雅”听书。河面平静的像面镜子,几个老人坐在河边钓鱼,梧桐黄叶已经落得满地,清洁工拿着扫帚清扫着路面的落叶,河边几个老人依旧吹着葫芦丝,往日悠扬的乐曲,今天似乎也感觉不出来了。

我只是埋着头一个劲地向前走着,脑子里不知怎地又浮现出前年女儿走丢的那一幕:那是在我们原来住的小区,小区比较大,她骑着滑板车,哧溜一拐就不见了,说好要去超市,我想她会不会在前面等我,我一路走一路看,到了超市门口只看见人来人往,哪里有她的影子啊!我焦急地折身又往回返,想着她会不会在和我躲猫猫。

走到小区和商业街的门禁处,我看到了她的身影,她站在一个保安叔叔的身旁。我大声地喊着,听到我的喊声和女儿的应和声,保安笑着说正要给我打电话呢。女儿找不到我就到保安叔叔这里了,并把电话说给了保安。想到这里,我相信她不会乱跑,心似乎安定了一点。

走完步,我直接冲到她们学校的传达室,看到水杯已经不在了,我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

下次还敢让她一个人走吗?敢,但是我会远远地跟着。这五六分钟的上学路竟让我的心如此地煎熬。

恰巧昨天翻看朋友圈时看到一篇讲述世界上最危险的上学之路的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看完它才知道,在世界上某些地方,孩子们为了上学真的很“拼”:求学路上,他们可能随时会被沙尘暴卷走、掉入河里被淹死、被鳄鱼吃掉、坠下悬崖…

穿越湍急的河流去上学

世界上上学最漫长的路

卡鲁里部落坐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片原始森林的深处。这里远离城市,荒无人烟。没有飞机,不通火车,甚至没有公路。

为了上学,孩子需要光着脚穿越整片原始森林,到100多公里外的学校上课。如果幸运的话,他们将在7天后到达学校,可是意外常常发生…

他们通常要遇到几个障碍:第一个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深居部落的孩子们不识水性,这对孩子们无异于洪水猛兽。他们需要克服巨大的恐惧才能淌过去...

第二个是藏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这片原始森林里,杀机四伏:隐秘的毒蛇、凶猛的野兽,巨大的鸟、张牙舞爪的野猪、长着牙齿的青蛙……

最后一个障碍:是这片原始森林中最汹涌的河流,是整段路途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挑战。

每一次渡河,都是在向死神发起挑战。一旦掉进水里,即使通水性的人,也很难生还,就算没有溺亡,也有可能落入鳄鱼的口中...

能不能平安渡过,全看运气。对他们来说,上学,是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博弈。

穿越沙漠去上学

世界上最热的上学路

埃塞俄比亚,达纳吉尔凹地的沙漠里,坐落着一个小村庄——阿布德拉内村。

这里不通水电,也没有公路。孩子们的上学之路,是片一望无垠的沙漠。

他们要在50℃的高温天气下,徒步2小时以上,才能抵达15公里外的学校。

清晨6点,11岁的哈米德缓缓起身去挤羊奶,为家人准备早餐。

吃过早饭后,他会和14岁的小伙伴穆罕默德一起出发去学校。

目送他们离开的父母,眼神里总是写满担忧: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无法忍受高温,又或者是在沙漠中迷路。

因为曾经有不少的孩子,在上学途中,被沙尘暴卷走,再也没有回来…

这条长达15公里的路上,没有水源,也没有遮阴处。他们不仅要忍受高温的炙烤,冒着被卷走的风险…

还要途经一条“死亡之路”——被植被覆盖的一片沙地。

比起沙漠,他们更害怕这片绿地,“因为我们看不清里面藏了什么,有时会有蛇或蝎子里面。”

越靠近这里,恐惧就愈发深刻…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秒会不会被毒蛇所咬伤。

可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向前走。

2个小时的路途,只能换来4个小时的短暂学习。

下午一点半,他们就要踏上返程的路。

夜晚的沙漠,会变得更加凶险可怕…他们必须在天黑前回到家,才能保证自己第二天还能照常出现在课堂上。

而回去的路比来时更加难走。

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地面温度已经高达70度。

有的孩子没有鞋,只能赤脚前行,每走一步脚都会陷入滚烫的沙子里。

长期的暴晒和灼烧,让他们的脚变得又干又黑。

如此恶劣的环境,换做任何一个普通的成年人可能都无法忍受…9岁的卡迪嘉却说,“我已经习惯光脚走路了。

翻山越岭去上学

世界上最陡的上学路

墨西哥某小山村,群山环绕,随处可见松动的岩石和陡峭的悬崖。

在这里上学,路线很“简单”:沿着峭壁一直向上爬1000多米。

清晨,6岁的洛伦索吃过早饭后,便背着书包独自出发了。

一路上他需要格外小心,不停查看脚下的路,因为脚下的石块随时都可能会脱落。沿途人迹罕至,一旦出点什么事,可能好几天都没人发现。

崎岖的山路,让他的脚磨出了各种伤疤和水泡,每攀爬一步,脚就隐隐作痛…即便如此艰苦,他也毫无怨言,只会为自己爬过了又一个陡坡而感到高兴。

累了,就停下来按按脚,稍作休息。

饿了,就吃树叶充饥,还能自我安慰道:“嫩叶子比较好吃。”

碰到陡坡,他就爬得慢一点。即使是走在宽半米,脚下是300米的深渊处,他也从未想过放弃。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期盼,“真希望快点到达山顶的学校呀…”

类似的场景,也在中国的某些山区上演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他们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去上学。

四川凉山“悬崖村”,每天,孩子们上学,要花两个小时爬过垂直900米、36000米长钢管修建的钢梯。

在没有钢梯前,他们每天都在“飞檐走壁”,靠着一根藤蔓或木梯向上爬。

脚下是万丈深渊,顶上是学校。对知识的渴望,支撑着他们一步一步向上爬…

纪录片《寒冷的高山有犀牛》里,云南昭通的一位7岁小男孩小武,家住在海拔接近4000米的山顶上。

这里没有交通工具,有的只是冰天雪地的严寒和稀薄缺氧的空气。

每天,他要和姐姐两个人六点多起床,花两个小时,翻越两座山,到半山的小学去上课。

日复一日,冰霜冷雾,寒风凛冽。姐弟俩就在这片雾海里,无声地穿行,因为讲话会消耗他们体内的能量。

有时候弟弟累到闹脾气,姐姐就牵着他继续往前走,“走不动,哭也不是办法呀。”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上学,对我们来说极其普通的一件事,却是有些人拿命换来的奢侈品。

荒漠戈壁、洪水猛兽、风雪交加,我们眼中的危险,却是他们的日常。

那么小的一群孩子,不会害怕吗?怕的,甚至有人害怕到放弃。

但大多数人,提起学校时,脸上还是带着笑容,并且从不抱怨。他们深谙:知识,可能是让命运得以改变的唯一方法。所以他们毫无保留,所以他们一往如前。

挑三拣四地不肯吃饭

比起他们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当我们的孩子肉蛋奶、水果、蔬菜里挑挑拣拣时,我们对他们说,“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吃不上饭呢!”他们小脑袋一昂答道,“那你拿给他们去吃好了。”当我们让孩子们写作业时,孩子们怨恨地看着我们,拒绝配合,一溜烟地跑开去看电视,打电子游戏。我们做家长的无比恼火,孩子们怎么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同样的年纪,不一样的上学之路,我们的孩子内心所能承受的困苦是什么?无怪乎现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受不得一点挫折和压力。太好的物质环境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庇护让孩子们都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得一点风雨。

是时候让家长放开我们的手了,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我成长,将来担负起他们自己的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