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哩哩|好文集心理

因为它有了价值

2024-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陈阿丽

中午吃饭,店里的咖喱鸡饭售价是18.8元,我到某平台上看了一下团购价是21.8,说是加一份油菜和豆干,看挺合适呢就拍了,也没仔细琢磨,在店里验券就餐。

上菜的时候一看,原来就是在原来是咖喱鸡肉饭的基础上加了两个配菜,说实话这俩配菜都不是我喜欢的,要放平时的餐点里,这个配菜我可能放置一边不会碰。

今天毫不犹豫的吃掉了,吃完我在想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我花了钱了,扔了它俩就是扔了两块钱,吃掉了就觉得没亏着。看来遇到自己挑食的时候,这个方法还挺好。

这种心理在吃自助餐的时候尤其适用,好像不吃饭撑这个钱就打水漂了。

记得朋友之前去其他城市工作,养了一个小狗,老家那边拒绝收养,她到那边住宿舍或者租房子实在没法带着,只能托付他人。

最后给小狗卖掉了,想要收养的朋友问她怎么回事,因为这个朋友问她要来着,得知她给卖了,觉得她心肠硬,把狗子当商品了,宁可卖了也不给他,心理不平衡的来追问。

朋友说正是为了狗子好才要卖了它,而不是白白送人,花了钱的才会珍惜。我和你是朋友不想赠予,更不想卖给你,那才叫交易,你喜欢狗可以自己去买一只,你也会全心全意爱护它的。

这一听,是这么个道理,因为是花钱来的,有了价值,才会更精心呵护,免费的你也会想反正也是白得的,随便吧。

就说买房子的事,中国人大都想要一个自己的安所,房子会给人安全感。身为居所,考虑的因素就简单了,格局喜欢吗,床舒适吗?

可是谁买房子会仅仅考虑这几点,更多的是作为商品的选择,因为花了钱了,就会想到投资和回报率。价格怎么样,地段怎么样,会不会升值……目的就不简单了,住的时候顾虑也会多。

因为有了价值,事物的最本质也就变质了,就像衣柜里的衣服,换来换去,新旧交替,那些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往往是品牌的价格贵的衣服。便宜的穿几次不爱穿扔了也不可惜,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有时候真的要舍弃一些所谓的价值,价值都是自己定义的,能标价的是物品的价格,不能标价的才是它的价值。

一件衣服虽然便宜的不行,可是它有它的实用性,一个绿叶菜几块钱一大把,可是它有它的营养性,一个房子也许不值多少钱,可是它平静舒适,让生活更舒心,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呀,少想一些表面的价格,多品品它所给予的安心,富于意义的事物是无价的,物品服务于人,而非人服务于物品,这个顺序千万别反了,被物品牵着走必定受累于物。

不穿的衣服就处理掉,压箱底的东西不管价格多少,也不会再给生活提供价值,物欲横流的世界,看轻物品的份量的本质是心灵的豁达与放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