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处理——檀培芳

2020-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进香

一、危机干预中的目标人群分类

在什么范围内干预(跟角色有关)

第一级人群:事件的亡员家属、幸存者

第二级人群:危机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同伴被冲击、现场指挥、救护人员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密切相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直系亲属等亲人

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危机事件发生后在事件地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

二、社会心理服务中常见的危机

1、发展性危机:正常成长或发展过程中急剧变化所导致的异常反应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工作开始前三五年:职业适应、稳定情绪

管理:任务导向、人际导向

危机没有发生的时候,多做一些准备,可以事前干预

2、境遇性危机: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个体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危机

单位领导要清楚本单位员工最近的生活事件,尤其是重要事件,给与相应关注

3、存在性危机: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出现了内部冲突和焦虑

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4、 环境性危机:当自然或人为的灾难降临,身陷其中的人反过来又影响其他

水灾、病毒感染

我有可能是最先受害的人,后续有可能影响别人

在什么时候干预

1、求助时:

2、预警提醒时:关注舆情检测,知道有可能发生什么事。如果是企业EAP,要了解企业情况。裁员的时候,人心会有大的波动

3、根据形势及经验预测未来

干预到什么程度:以往研究资料

境遇性危机影响

(1)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4周内消失

(2)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

(3)预后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弹性、适应能力和主动作用,以及他人得当的帮助或干预

掌握要点

1.避免继发性获益(撞车后)

2.避免产生依赖(MF370遗属)

3.避免成为员工要挟企业的导火索(过度干预)

如果是危机干预小组进驻,一定以小组的目标为主

三、 干预中的伦理讨论框架

(一)Naah(1981)提出检验伦理决策的12个问题模型

1、你准确地确定了问题吗?

2、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你将如何确定问题?

3、这种情况首次发生时会是怎样?

4、作为个体和作为组织的一员,你对谁和对什么事表现忠诚?

5在制定决策时,你的意图是什么

6、这一意图和可能的结果相比如何?

7.你的决策和行动可能伤害谁?

8.在你做决策前,你能和受影响的当事人讨论问题吗?

9.你能自信你的观点在长时间内将和现在一样有效吗?

10你的决策或行动能问心无愧地透露给你的上司、首席执行官、董事会、家底或整个社会吗?

11.如果你的行为被人理解,那么它的象征潜力是什么?如果被误解了,又该如何?

12在什么情况下你将允许发生意外?

(二)伦理决策的四项基本因素

第一,谁是决策后被影响的对象( targot),这些对象包括股东、顾客、供应商、员工成政府机构等;

第二,决策后产生什么样的效益( benefit),这里的效益包括成本、利润以及多数人的福社等

第三,决策时个人权益( privacy)的保护,个人权益包括个人隐私、避免被骚扰、被解雇及被聘用的条件保护等

第四,决策时根据何种准则( sui ne)行事,即组织内部决策行事的准绳

四、心理危机干预常用技术。

(一)稳定情绪技术要点

1、倾听与理解;

2、增强安全感:是吃饱穿暖

不要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3、适度的情绪释放;

4、释疑解惑

5、实际协助;

6、重建支持系统;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目标:帮助重点人群联系可能获得的其它部门的服务。

(三)心理辅导要点

通过交谈来减轻事件对相关人群造成精神伤害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时,应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

关键词:正常化、稳定化、去病理化

你所了解的,并非是你要告诉当事人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