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着眼处都是文章

家人的不公平

2021-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苇潇潇

01.

昨晚,我跟阿梅到公园散步。

阿梅说,辉哥,即她爱人,从老家出来深圳才2天,又得回去带老人到医院复查。

“检查得怎么样?”我问。

“医生说,慢慢恢复。可是,现在老人吃不下。”

过了一会儿。

她说起一个疑惑。

元旦,他小叔打了两次电话,叫她回去看望老人。

我默默听她说。

其实,今年他们家老人住院三次,都是阿梅一家子,到医院照顾老人。

特别是最近这一次,老人住院两个多月。

先是阿梅的大儿子,回老家照看老人。后来,老人要做心脏搭桥手术,辉哥又回去照顾了一个多月。

可阿梅的小叔子,两个多月,只回去过一个白天,就走了。

辉哥,照顾老人一个月下来,他就瘦了12斤,眼袋肥大了,皱纹深了。

那天,他刚从老家出来,我见到他,看他一身疲劳,胡子拉碴。走过他身边,都是药的味道。

白天,晚上,他在医院都是没得睡。只能间隙地打一下瞌睡。每天他都要替老人的处理吃喝拉撒。

吃饭时,这些画面就不可控制地,一个个跑出来,他再也吃不下。

元旦,小叔子的公司放假了。他孩子的学校,也放假了。

可他们一家子,一个都没有回去。

小叔子跟着客户,到佛山泡温泉。这是为了生意,也无可非议。

可他的妻子,开着车带孩子回娘家去玩,娘家离婆家,就30分钟的车程,他们也没有进去医院探望老人。

却一再叫阿梅回去。

阿梅问我:

“他,这是什么意思?”

阿梅,藏起内心的不满。可能是羞愧面对,自己与亲人之间的计较。

一路以来,她都是家里的大姐大。

老人病重了,尽力争取医疗机会的,是她。她到处询问医生,联系医院。

她将辉哥认识的医生,小叔子认识的医生,或者是朋友认识的医生,将联系方式一一收集过来。

然后,她通过电话,还有微信,一个个地询问,并将资料发给医生看。

可是,她做这一件事,是很难的。

毕竟她只有三年级的文化,时常问要医生一句话,或者说明一个情况,都是想了又想,语言组织了又组织,再读了又读,才敢发出去给医生。

阿梅,为家里老人大力付出。

现在,小叔子一家子倒是把照顾老人的责任,都推给她。

阿梅不高兴。

02.

阿梅的心情,我很理解。

对老人的态度,我是在阿梅的熏染下,发生改变的。

我从客气对待老人,到真心疼爱他们。虽然我没有阿梅的做事魄力,可也做得不错,称得上一个好儿媳妇。

可我家的小叔子,跟阿梅家的小叔子,他们是一个半斤,对一个八两。

曾经,我邻居家的阿姨,她面对我过着的大家庭生活,给了我一个诚恳的劝告:

兄弟之间的事情。只要你家老公,他做得没意见,他出钱出得没意见。你就要做一个瞎子,当作没看见。

这样,你才有快乐的人生。

过了许久年月,我马马虎虎做到了,阿姨说的对兄弟之间的事。

遇见阿梅,她是一个奇人。她推动了我一步,她是把公公婆婆,当作自己亲生父母,来一样尽力的人。

我才慢慢地解除了,一个婆媳安全模式,从内心里,爱上了我的公公婆婆,愿意为他们尽心尽力,也愿意孩子爸,他多出力,多出钱。

可我对小叔子一家的退缩,还是有意见的,所以,我特理解阿梅的心情。

03.

我家公公,几次大病住院,都是孩子爸回去老家,找医院的人疏通关系,办理住院手续,负责照顾老人起居。

公公,起初是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

半年后,食道癌中晚期,做了切除一部分食道手术,再化疗。

这期间,孩子爸他跑了整整2年。

小叔子,他一次都没有。

有时,昨天孩子爸才从老家出来深圳。第二天,老人感觉不舒服,他又开400多公里的车跑回去,接老人到医院。

这样来来回回。

2年下来,除了老人住院单据上的费用,是兄弟俩平分的,其它的所有费用,都是我们家出。

住院的费用,除去了农村医疗的报销,小叔出的,只是九牛一毛。

小叔子的老婆还说:“两次大病,有农村医疗真的好便宜,才几万块钱。”

可我家28万的存折,被孩子爸花得,只剩下不够孩子一个学期的学费。

孩子爸,他是长子。

潮州有一个风俗,一个很不可思议的风俗,家庭的责任,都是长子的。

孩子爸的姐姐,在奶奶过世时,她突然跟我说起的。

她说,次子对家,在潮州这地方,是没有任何责任的。可以不祭祖,不负担老人,甚至老人去世,他都可以不到场。

我听了,不知道姐姐是在抚慰我,还是在为她的小弟一家子脱责。

我听了,心里狠狠骂了一句:

“去它的,狗屁风俗。”

婆婆,曾经也跟我提起过他们的风俗,就是长兄为父,做兄长的,就得照顾好自己的弟弟。

所以,小叔子结婚15年了,还是一直跟着我们一起过。

我们多开了一间店铺,他还是要跟他哥哥,守同一间店铺。

我,却来到了新店。

听婆婆说完,我只是默默转身离开了。

要是我起初,就知道他们家乡的风俗,就知道我们今后的相处方式,我才没勇气,嫁给孩子爸。

可是,生活就是一个未知数。

阿梅,她和她的爱人都是客家人。他们夫妻,也是跟我们一样,也在好好地扛起。

不然,我们就落入了,亲人不断争吵的境地,老人受委屈的处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