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架子鼓说开去(2)

这两天,关于教育焦虑,听到的,看到的,自己碰到的,想到的,感慨很多。
(小舍得)正在热播,虽然剧情铺排,人设,演员演技都不如(小欢喜),但就因为它讲的还是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把我勾住了,依然有那么多追剧的,评论的,有那么高的热度,说明教育,终是如今的三座大山之一。
剧中夏欢欢的父母,受过高等教育,也有清晰的育儿目标,决意不跟风,不攀比,尊重孩子的个性与特点,可是,在周围一片焦虑声中,还是被裹挟到补习大潮中…

昨天下午在开心豆的家长休息室里,一旁家长的谈话吸引得我离开简书,静心听她们的对话。
两个家长貌似孩子一般大,小班样子, 都是来试听的。
甲:你家的除了英语还学了啥
乙:哎,不瞒你说,前阵我们还真试听了好多课,什么斑马、小火花、小猴,我们都听过,我认真的比较分析过的
甲:你厉害啊
乙:不谦虚的,我是个负责的妈妈(得意的)有的太花里胡哨,小朋友像玩游戏一样,有的教的内容我们都会的,有的我听人家说,开始很吸引人,后面就很快的,反正,最后,我啥都没报,不是钱的事…有那必要吗?这么小,就学这些,都懂了,对以后真的上学了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我的表姐的两个孩子,从小就上各种课,后来上小学,也不见得多好,也还是到处上培训课…你呢?你家学啥了?
甲:我家也没学这些,本来是想学钢琴的,都说上小学前,先弄素质,要考级的,在上小学前都考完,结果我被隔壁学钢琴的孩子反作用了,那孩子的妈说,我家学钢琴唯一的收获是,钢琴成了她的武器,孩子说,只要你不叫我练钢琴,我做什么都愿意。现在,但凡她要叫孩子背英语,写作业,只要说,去,练钢琴去,准乖乖地作作业了……
乙:哈哈……
两个妈妈聊着,时而淡定,时而焦虑。第三个妈妈加入进来了,她是个中学老师。
于是年轻的妈妈问她,那些艺术类的考级对中考有用吗?什么乐器都不学,素质分怎么办
中学老师说,学校有音乐课呀,乐理知识会教的呀!所谓中考要加试素质类,要求都不高的,有证书可能加个几分。其实,强调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孩子多试试,看自己喜欢啥,适合啥,并不是要达到啥,并不必要考级的,但现在都焦虑,你学我也学,你考我也考。
想起壮壮学打鼓,初心也是只为了消磨时间,锻炼协调,培养些对音乐的爱好,能懂乐理就更好了,结果,我们也偏了,考级,还想连考二级,这都是被不知不觉中裹挟进来的。
就是焦虑。尤其是听说中考要加试素质类,就怕了,也想拿证。
学篮球也是,初衷是为了锻炼意志品质,学习规则,团队精神,服输争赢,最后才是篮球技术,毕竟,我们的目的为了不是达到啥水平,只要快乐运动,锻炼身体,技术有进步,就好。如果一定要盯着为啥没有达到啥程度,那就不纯粹而功利了。
其实,离中考还有这么多年,他究竟会喜欢什么,对什么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做家长的,只需要观察,引导,创造条件就好,四处出击,八面开花,是为了体验,不必赶着往某一条路走,(但是,很烧钱)。
静心想想,这么大,有几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除了有特殊天分,老天赏饭吃的,一般人,都是自己尝试过很多,到一定年纪后才明白的。
红红四岁学武术,五岁学钢琴,七岁学小提琴,结果后来发现自己喜欢画画,二十多岁才真的学画,职业也与美术、设计有关。
小波临中考前,突然对父母说要学吹笛子,不仅家里人惊讶,老师也觉突然,也不知他哪根筋搭牢了,记得为此他父母还特意来我家,意欲让我们劝劝他,你从来没有学过音乐,不过就会唱唱歌,都啥时候了,想吃艺术这碗饭,太晚了呀,还是好好地补文化课,争取考个好高中,可是他,很坚定,住在一个笛子老师家里,短短一个多月,学会了,考到一个以艺术见长的乡高中,整个高中就奔南京艺术学院而奋斗,结果如愿以偿。这事,当时也是让我非常吃惊的。毕业后,做了调音师,在省城立足了。
刘兴结婚前没摸过钢琴,也没学过任何乐器,可结婚后有了钢琴,居然也无师自通,可以自娱自乐了。
所以,真的不必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