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到写

《如何阅读一本书》12——“拆书党”的起源

2021-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月光穿池水无声

5年前,刚刚回上海,到集团营销部工作,当时面临大量新信息、新知识需要吸收,开始看《好好学习》这本书,里面讲到了“拆书党”一词,就是很多读者把一本书通过书目分解、篇章支解、内容拆解,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拆书式”学习,号称把这本书掰开揉碎。此书作者还有一个怪癖,同样的书买两本,一本用于“拆”,一本用于“藏”。当年,自己也试着尝试了一下,因为当时预期太高以及当时工作压力原因,做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

今天看这本书,讲到了这个方法,而且作者是非常推荐这个方法,他说你一定要深入其间,才能发现真正的架构。同时,你没有发现真正的架构,你也很难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概括出这本书。如果就算你概括出一句话,也只是你的运气而已,和真正读过这本书而概括出来的人是很有差距的。

“拆书”是一个很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如果不是专业靠“拆书”贩卖知识的人,很难坚持。这个七十年前的人,也非常清晰知道。所以,他说你一定要精挑细选值得“拆书”的书,另外不要在乎“拆书”的数量。他写道“就是最优秀的阅读者也只会选少数相关的几本书,依照这个规则的要求做出近似的大纲来。”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实践的窍门,在开始提升阅读技巧的时候,可以选几本世界经典的论述型书籍进行拆解,并且搞懂这本书的“建筑动线”,这样就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探索从出版编辑甚至作者的视角去看这本书。

这个写大纲就是思维导图,近期很是迷恋X-Mind,用了非常得心应手,我认为思维导图是给自己看的,别人的思维导图没有多大的价值,同时思维导图不在乎结果到底多少漂亮、整理归纳多么巧妙,他是一个思考的工具。

附几张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