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是一种习惯
昨个早起锻炼,看书写作,一天的精气神非常不错。心里少了焦虑,抖音刷的少了。
商业这块都是要学习的,昨天看欢喜哥推荐的《乔家大院》,不知道看得怎么样,至少不是泡沫剧,主人公一丁点的气质学一点也是好的。
关于反省,每天都得及时,今天一早起来,我就忘了昨天的事情了,这个记忆力很惊人,毕竟还这么年轻。
下班后的时间没有做好,六点回来,七点十分吃完,看电视剧到了八点半,昨个一天看了五集,也就是四个小时的样子,时间很惊人。
晚上学习专业知识和销售知识一个多小时。有点进步。
整个一天下来,是从因努力,不要抱有太多的功利心,要有长远的目光,每天坚持往前走。
越想着快点收获,心里越是静不下来;不可能投入自己,经常性地衡量利弊得失,心性失去了,做事就肤浅了。
昨天看《干法》,一下子又情绪高涨,恨不得把稻盛和夫所有的书重新买回来看,就是要熏陶自己。当年我很看不下进去,忍住了自己的手,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对自己提出要求。好好地看书,看这几本都要用心也要摘录,真正地拿来用,而不是拿来看,这才是目的。所以看完一本才能买下一本。
稻盛和夫《干法》
磨练灵魂,提升心智——为什么要工作
理解工作的异议,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对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人很容易骄傲自大,因为人是一种充满烦恼的东吴。人若想提升心志,重要的是要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
人的烦恼据说有108种之多。
其中“欲望”、“恼怒”、“愚痴”这三者都是卑怯之心,是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它们纠缠于人的内心,要驱赶也驱赶不走。释迦牟尼把这三者称为“三毒”,它们是将人的行动导向错误道路的万恶之源。
“想获取比别人更多的金钱”“想得到比别人更高的评价”——无论谁的心里都潜伏这这样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恼怒”。“为什么这么不如意”人们接着就会发泄“愚痴”和不满。人是不幸的动物,生活中总是被这“三毒”支配。
然而,人生在世又少不了这“三毒”,它们如果根本不存在,人就无法生存。因为人有血肉之躯,未来生存,这“三毒”又是必要之心,是自然赋予人的本能。比如,未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人要满足自己的食欲,对攻击自己的敌人要表达愤怒,要在达不到自己希望的状态时发泄不满,这些都无法戒除。
但这“三毒”却切不可过度,唯有拼命地“工作:。
”三毒“不能完全排除,但却必须做出努力让毒素稀释。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独一无二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工作。
”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努力工作“就类似于修行。而实际上,释迦牟尼提倡的进入悟静的六项修行——”六波罗蜜“,其中之一所谓的”精进“就是拼命地工作。
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练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练我们的心智,促进我们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要每天反省
在人生中,提升心志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实践并不简单。
说来可悲,不管人怎样一心思善,行善,但不知不觉中仍会做出出格的举动。一般人往往做不到把思善、行善贯彻始终,除非真正的圣人君子。
在这一点上,我虽是这么说了,但我同样也做不到。
为了自我诫勉,为了不让邪恶之心轻易地控制自己,不知从何时起,我就采用了一种自诫的仪式。当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这一类邪恶的念头在心中冒头时,我就立即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我年轻时就开始做这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