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2 王世民

2017-09-10  本文已影响100人  windplay

2017-09-10

第五章 解决问题(高效执行及检查调整)
第六章 假设思考

第三部分--自上而下地表达

第七章 讲三点
  1. 两个好处。
    • 可以快速在他人心中营造逻辑性强的“伪印象”。
    • 真正提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
  2. 如何养成?
    • 练习前期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尽可能采用“讲三点”的表达形式。
    • 有目的地积累“三点”的框架并刻意联系。
第八章 从结论说起
  1. 表达结构。
    • 顶层要点先行。
    • 接下来从左到右、自上往下的顺序。
  2. 适合场合。
    • 以突出成果为主要目的,包括公文、商业报告和研究报告的写作,解决方案的演示,研究成果的汇报和月度/年度工作汇报等。
    • 需要在短时间内说清楚一个要点、事情。
  3. 如何做到。
    • 口头表达:开口前在脑中进行归纳。
      1. 要点先行。
      2. 从左往右、自上而下,依序说明。
    • 书面表达:锻炼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第九章 金字塔结构
  1. 三个规则:
    • 规则一:任一层的论点,都必须是下层论点的总结。
    • 规则二:同一层的论点必须具备相同特性。
    • 规则三:同一层的论点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2. 演绎式逻辑论证
    演绎是一个从普遍到特殊的过程,即基于已知的普遍规律(大前提),代入一个特殊前提(小前提),从而得到一个具体结论的过程。
  3. 归纳式逻辑分组
    归纳式逻辑分组是将上层的中心思想拆分为并列的多个论点或论据,如多个例子、多个原因或多重对策等。
    三个优点:
    1. 便于受众记住要点。
    2. 对关注“怎么做”的受众更为有效。
    3. 即使有一点或几点被否定,结论有很大可能依然会有说服力。
第十章 形象化表达
  1. 为什么需要图表化展示。
    • 人类大脑的特点:
      1. 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对视觉输入构建结构,并在神经系统层面上感知形状、图形和物体,看到不会是互不相连的边、线和区域。
      2. 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部分依从于中提。
    • 图表化能够更清晰地传递信息
      1. 图表的信息量大。
      2. 图标的信息迅速。
      3. 图标的信息传递准确。
      4. 图标的信息更富整体性。
  2. 常用的图标及设计方法和技巧。
    • 图表分类:示意图、统计图表、地图、界面图、历法图。
    • 图表化结构: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演绎逻辑顺序。
    • 设计方法和技巧。
      1. 构建表达内容的框架。
      2. 选择图表化结构。
      3. 填充元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